腹部理疗佐治婴幼儿腹泻病疗效观察

2012-10-08 02:55蒋林海毛定安
关键词:糊状理疗轮状病毒

蒋林海,毛定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湖南 长沙 410008)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腹泻病的治疗在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抗感染、微生态制剂及肠黏膜保护剂应用的基础上,再加上腹部理疗,可明显缩短患儿腹泻的病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科2010年9月~2011年10月住院的265例腹泻病人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2010年9月~2011年10月住院的265例腹泻病人,均根据实用儿科学腹泻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180例,女85例,年龄0~1岁119例,1~2岁66例,2~3岁55例,≥3岁1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所有病人大便的性状

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有119例,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有106例,黄色糊状夹粘液便的有40例。

1.2.2 所有病人均送检大便常规

大便常规镜检未见白细胞或偶见少许白细胞的有209例,镜检白细胞2+~3+的有48例,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均可见的有8例。

1.2.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根据实用儿科学腹泻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1],给予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微生态制剂及肠枯膜保护剂治疗,大便外观为黄色糊状夹粘液便的以及大便常规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可见的病人加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人于人院第l天至第5天给予腹部理疗(每天1次),具体如下: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共119例)做腹部理疗的有75例,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共106例)做腹部理疗的有56例,黄色糊状夹粘液便的(共40例)做腹部理疗的有25例。大便常规镜检未见白细胞或偶见少许白细胞的(共209例)做腹部理疗的有126例,镜检白细胞2+~3+的(共48例)做腹部理疗的有25例,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均可见的均未做腹部理疗。

1.2.4 观察方法

观察病人入院时大便次数及人院后1~5d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并将腹部理疗病人与未做腹部理疗病人的情况进行比较。

1.2.5 理疗方法

先将天越MC-A型旋磁按摩仪置于患儿脐部15分钟,后接着使用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直接照射患儿腹部30min。

2 结果

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见表1。大便外观为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见表2。大便外观为黄色糊状便夹粘液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见表3。大便常规镜检无或见少许白细胞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见表4。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2+~3+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见表5。

表1 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

表2 大便外观为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

表3 大便外观为黄色糊状便夹粘液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

表4 大便常规镜检无或有少许白细胞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

表5 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2+~3+的病人平均大便次数变化情况

3 讨论

腹泻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腹泻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小儿腹泻病调查结果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发生在6、7、8月,称夏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发生在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1]。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几乎5岁以下儿童至少经历1次轮状病毒感染[2-4]。20世纪70-80年代的有关资料显示在世界各地轮状病毒的检测阳性率为11%~70%[5]。国内部分地区90年代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约40%~60%[6-8]。有资料报道[9]儿童菌痢的发生率高于成人,考虑与这一人群卫生知识缺乏,不注意饮食卫生有关。

腹泻的发病机制有:"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分泌性"腹泻: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及"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肠道运动功能异常,饮食、气候因素引起的腹泻一般为渗透性及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多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便,病毒性腹泻一般为渗透性腹泻,多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引起渗出性腹泻,多表现为黏液及黏液脓血便,但临床上不少腹泻并非由某种单一机制引起,而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10]。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轮状病毒感染宿主后以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复制为特点,引起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广泛受损,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葡萄糖吸收利用障碍,从而引起渗透性腹泻[1]。腹部理疗主要是通过交变磁场产生轻微震动按摩脐部.起到按摩活血的作用,通过电流加热达到祛湿、散寒、通络,从而减少肠腔内的渗透活性物质并促进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而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渗透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腹部理疗对大便常规镜检无或有少许白细胞及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病人疗效最好,与未做腹部理疗的病人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腹部理疗对大便外观为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病人疗效次之,与未做腹部理疗的病人进行比较,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腹部理疗对大便外观为黄色糊状便夹黏液的病人疗效不如前两者,到入院后5 d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与未做腹部理疗的病人相比有显著差异。腹部理疗对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2+~3+的病人疗效不明显。大便常规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均可见的病人均未做腹部理疗。

综上所述,腹部理疗对大便常规镜检无或见少许白细胞、外观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糊状便的肠道功能异常性腹泻以及大便外观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的病毒性腹泻疗效较好,我国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腹部理疗简单易行,无明显副作用,不失为佐治小儿腹泻的良好方法。另外,注意饮食卫生不容忽视,避免进食不洁饮食是防止腹泻的有效途径。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羊柳.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318.

[3]黎明新.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肠道外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51-8852.

[4]Glass RI,Bresee JS,Parashar UD,et a1.First rotavirus vaccine licensed:is there really a need[J].Acta Paediatr Suppl,1999,88(426):2-8.

[5]Cook SM,Glass RI,LeBaron CW,et a1.Global seasonality of mtavirus infections [J]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90,68(2):171-177.

[6]常汝虚,潘瑞芳,朱冰,等.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 [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3):405-407.

[7]赵锦铭,陈红,严岚,等.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55-57.

[8]Wu H,Taniguchi K,Urasawa T,et al.Serological an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rotaviruses detected in China[J].J Med Virol,1998,55(2):168-176.

[9]徐少宝,吴晓玲,沈强.急性腹泻病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8):8851-8852.

[10]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301.

猜你喜欢
糊状理疗轮状病毒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紫雪新用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糊状钎剂浓度对其黏附行为的影响
新癀片外用 治糖尿病足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治病毒性感冒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