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案例分析法在助产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10-17 03:21张玉琳于纪棉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形态学助产分析法

张玉琳,于纪棉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教育教学研究·

课前案例分析法在助产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玉琳,于纪棉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在助产专业人体形态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课前案例分析法2种方式进行教学并比较期末实验成绩及人体形态学竞赛成绩。结果显示课前案例分析法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人体形态学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明确解剖结构与临床操作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分析法;人体形态学;助产专业

Abstract: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pre-clas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were applied in human morphology course for midwifery specialty. The fi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human morphology competi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 to evaluat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e-clas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human morphology and help them make a clear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tomic structure and clinical operations.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Keywords:case analysis methods; human morphology; midwifery specialty

人体形态学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病理学整合而成。整合后的人体形态学在内容上得到了认可,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感到知识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加上高职人才培养周期较短,给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难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更多的解剖名词和疾病病变特点,加上基础知识大多较抽象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教学难题,我院在助产专业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中尝试课前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级助产专业一年级4个班学生共200人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均为普通高考正式录取学生,入学时均为随机分班,其年龄和入学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设一班、三班为实验组,二班、四班为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100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实验标本示教等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课前案例分析法。2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期末统一标准进行考核,比较2组学生理论与实验考试成绩。理论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实验考核主要针对标本的识别辨认、层次结构、器官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操作结构基础等多个方面。另外,从每组中选出期末总评成绩排名前10位的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人体形态学知识竞赛,竞赛内容主要是运用人体形态学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比较2组参赛学生的成绩,评价2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灵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

1.2.1 案例分析法具体实施步骤 (1)实施前做好教学设计,如分组安排,案例的选择,如何指导学生等方面;(2)将每班学生分成5组,每组约10人,在理论授课之前,结合助产专业特点,精选若干不同的案例,设计出不同的问题,打印成资料发给各组学生。如在讲解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这一节时,课前设计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案例:某女,25岁,因失血性休克而入院,查体:血检HCG(+),腹膜刺激征(+),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10mL。初步诊断:异位妊娠。试分析: ①为什么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正常受精的部位在哪里,请说出该器官的形态、位置及其微细结构;②受精卵正常植入的部位应在哪里?说出该器官的形态、分部及其微细结构;③异位妊娠还可以引起哪些部位出现异常植入?其中易出现较为严重后果的是哪些部位,为什么;④异位妊娠破裂后血液常积存在什么部位?阴道后穹隆穿刺,穿刺针在哪个部位穿到血液?请说出阴道的位置与形态;(3)案例设计要旨[1],将知识点融于问题,注重基础知识与临床的结合,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助产专业特点,突出如运动系统的骨盆、盆底肌、会阴和女性生殖系统、胚胎学概论等解剖内容,另外增加了一些与护理专业相关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4)各小组按照案例中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采集资料,经过学生分析讨论、资料收集,以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5)理论讲课结束后,在实验课中结合标本、模型各组推荐代表阐述案例中的问题[4],并指出本案例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女性解剖结构在专业中的应用。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实验组的竞赛成绩(70±11.06)明显高于对照组(62±7.93),t= 2.86,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

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前案例分析法的评价。88.0%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78.0%的学生认为该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81.0%的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79.0%的学生认为增加团队合作精神;75.0%的学生能有效地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联系起来;90.0%的学生赞同及推广此种教学方法。

3 讨论

采用课前案例分析法将临床中真实的案例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性,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及与基础知识的相关性。

3.1 课前案例分析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知识死记硬背,不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而课前案例分析法在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所要掌握的内容与临床案例联系起来,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学生在收集资料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2 课前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的衔接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从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来介绍人体各系统、器官,学生很难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疾病联系起来。课前案例分析法通过结合专业的特点,在课前导入临床常见案例,使设计的案例与护理、助产操作内容密切联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联系起来,促进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临床护理解剖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兴趣中发现学习方法,在讨论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3 课前案例分析法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前案例分析法的实施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思考,搜集各种适合教学的案例。同时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定期下临床进修学习,关心医学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3.4 实施中注意事项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少数学生认为此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个别学生依赖性强,不够积极,因此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实施前要给予充分的指导,最好能将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必要时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在时间上要有所把握,包括导入案例的时机、资料的采集、理论授课时间等;三是案例的选择,要结合授课章节,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来实施,重点加强技术应用。

[1] 余文富.高职助产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7):35-37.

[2] 闫海强,丁国芳.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能力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56-57.

[3] 丁国芳,杨最素,闫海强,等.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3):391-392.

[4] 任晓兰.P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2):136-137.

Applicationofpre-classcaseanalysison"HumanMorphology"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midwiferyspecialty

ZHANGYulin,YUJimian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Zhejiang 315104,China)

G642.41

B

1672-0024(2012)03-0012-03

张玉琳(1979-),女,吉林白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体形态学教学与研究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1A610030)

猜你喜欢
形态学助产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