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铜鼓响

2012-10-21 04:42何林超
当代贵州 2012年14期
关键词:铜鼓民族民间状元

文 何林超

状元故里铜鼓响

文 何林超

2003年10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左二)参观农民画家现场作画。(麻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为有夏同龢,百余年来叫响了狮山,叫响了状元第,叫响了麻哈古城。

夏同龢幼小时就随父游历在云南四川之间。夏廷源死后,夏同龢随兄燮(时任广东道员补用)赴广东游历,不仅认识和交结了康有为等饱学大儒,而且与毕生为国鼓呼的丘逢甲结为挚友,为他后来的积极探索垫下了深厚的基石。

清末的这个状元,虽其含金量早已大不如昔,但夏同龢似乎也没把这个“身份”当一回事。他谋划好了,以官派留学的形式东渡扶桑,看看是否能借他山之石,来攻自己的玉?夏同龢然后针对性地选修了法政,留学时间未满,即编著了《行政法》一书,成了首开我国最早研悟依法行政的学者之一。

回国后,他在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帮助下成立了法政学堂,为大清及后来的中华民国培养了一大批法政人才;之后北上江西探索实业,以身示范践行法政,请辞厅长职务之后,又走上全力推行法政的“务虚”道路。以状元起,以议员终,不虚此生。

遥远的报喜锣声似乎还在狮山回响,而今天,在丰富的文化养分里走出的麻江人民,也在继续延唱着独特的文化之歌,铜鼓村就是一个代表。

铜鼓村是黔东南知名的苗族大寨,排名仅次于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共有530多户2300余人,其中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8%。这里汇集了“芦笙会”、“闹冲节”、“爬坡节”等民族节日,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及享誉世界的苗族民间绘画。

铜鼓村的民族民间绘画笔法和风格,它既不同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也不同于陕西户县充满现代色彩的民间绘画,更不同于上海金山、浙江舟山等地的民族民间绘画,铜鼓民族民间绘画有其独具的特色和表现手法,那就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源自历史深处的,充满现实写真的内容,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厚重感和厚度感。在构图上以庄重典雅为主。在铜鼓民族民间画乡的诸多作品中,《睡猫》、《太阳和月亮》、《杀虫归来》、《管天苗女》等都曾获省级及以上大奖。

铜鼓村现有省、州美术家协会会员28人,省州现代民族民间研究会会员46人。 铜鼓农民画被国家、省级博物馆收藏35幅,获国际奖28个、国家级奖76个和省级奖103个。1991年,铜鼓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作者系麻江县文联主席责任编辑/付 松)

猜你喜欢
铜鼓民族民间状元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状元饼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