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为例

2012-10-26 06:42赵立刚向召斌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均方均数握力

赵立刚,向召斌

(沈阳工业大学体育部,辽宁 辽阳 111003)

实验与调查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为例

赵立刚,向召斌

(沈阳工业大学体育部,辽宁 辽阳 111003)

通过对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不同时间段样本的体质追踪调查,研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变化状况,从而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找出影响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体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2006级男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追踪研究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课从大三开始停上,所以大学生从大三开始身体锻炼主要靠自发的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因此,本文研究的2006男学生在进入大三后,根据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将学生分为“不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经常锻炼组”3组,“经常锻炼组”是按问卷调查符合体育人口(要求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按照问卷调查结果,介于“经常锻炼组”和“不锻炼组”之间为“偶尔锻炼组”,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50.7%、17.8%、31.5%。

根据上述的分组,笔者对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因为大三学期的学生刚刚停止体育课,因而他们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保持大一、大二两年体育课的锻炼成果,因此在大四学生的问卷基础上,通过体育人口的分组,运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按年级对2006级男学生进行了分析。

2.1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2.1.1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身高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身高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身高做控制大三时期身高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1、表2。

表2显示了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身高F=均方协变量大三身高/均方残差=1623.98,P=0.00,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身高和响应变量大四身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分组变量组别F=均方协方差大三身高/均方残差0.39,P=0.68,按0.05的检验水平接受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身高效果不显著(P>0.05)。

表1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身高表

表3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体重表

表4 各目标检验结果(大四男生体重)

表5 估计边缘均数(大四男生体重)

表6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肺活量表

表7 各目标检验结果(大四男生肺活量)

表8 估计边缘均数(大四男生肺活量)

2.1.2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体重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体重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体重做控制大三时期体重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3、表4、表5。

表4显示,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体重F=均方协变量大三体重/均方残差=0.085,P=0.012,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体重和响应变量大四体重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分组变量组别F=均方协方差大三体重/均方残差=2.710,P=0.017,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体重效果显著(P<0.05)。

从表5中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分组各组的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69.15kg<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70.43kg<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76.07kg,所以可以认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体重的影响好于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体重的影响好于不参加课外活动组。

综上所述,课外体育活动对男生体重有显著性影响,并且都是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体重比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轻,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体重比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轻。

2.2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2.2.1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肺活量做控制大三时期肺活量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6、表7、表8。

表7显示,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肺活量F=均方协变量大三肺活量/均方残差=1.18,P=0.03,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肺活量和响应变量大四肺活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分组变量组别F=均方协方差大三肺活量/均方残差=9.86,P=0.00,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肺活量效果非常显著(P<0.01)。

从表8中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分组各组的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5140.83ml<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4508.25ml<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4355.90ml,所以可以认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肺活量的影响好于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肺活量的影响好于不参加课外活动组。

表9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台阶指数表

表10 各目标检验结果(大四男生台阶指数)

表11 估计边缘均数(大四男生台阶指数)

表12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台阶指数表

表14 各目标检验结果(大四男生握力)

2.2.2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台阶指数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台阶指数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台阶指数做控制大三时期台阶指数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9、表10、表11。

表10显示,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台阶指数F=均方协变量大三台阶指数/均方残差=1.05,P=0.04,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台阶指数和响应变量大四台阶指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分组变量别组F=均方协方差大三台阶指数/均方残差=8.86,P=0.00,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台阶指数效果非常显著(P<0.01)。

从表11中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分组各组的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60.28<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54.47<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50.87,所以可以认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台阶指数的影响好于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台阶指数的影响好于不参加课外活动组。

综上所述,课外体育活动对台阶指数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都是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台阶指数比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大,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台阶指数比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大。

2.3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3.1 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握力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握力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握力做控制大三时期握力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12、表13、表14。

表13显示,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握力F=均方协变量大三握力/均方残差=0.09,P=0.04,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握力和响应变量大四握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分组变量组别F=均方协方差大三握力/均方残差=3.48,P=0.04,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握力效果显著(P<0.05)。

从表14中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分组各组的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49.03kg<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46.04kg<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44.50kg,所以可以认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握力的影响好于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握力的影响好于不参加课外活动组。

综上所述,课外体育活动对握力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都是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握力比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大,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握力比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学生大。

表14 估计边缘均数(大四男生握力)

表15 2006级男生大四时期台阶指数表

表16 各目标检验结果(大四男生俯卧撑)

表17 估计边缘均数(大四男生俯卧撑)

2.3.2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俯卧撑的影响为了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高校男大学生俯卧撑的影响,特对男大学生俯卧撑做控制大三时期俯卧撑的协方差分析,分析见表15、表16、表17。

表16显示,各目标检验结果,协变量大三俯卧撑F=均方协变量大三俯卧撑/均方残差=0.39,P=0.03,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无效假设,可认为回归效应显著,协变量大三俯卧撑和响应变量大四俯卧撑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分组变量组别F=均方协方差大三俯卧撑/均方残差=21.68,P=0.00,按0.05的检验水平拒绝假设,可认为课外活动分组之间对俯卧撑效果非常显著(P<0.01)。

从表17中可以看出,课外活动分组各组的均数和95%的置信区间,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34.48个<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26.36个<不参加课外活动组的调整均数为17.58个,所以可以认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俯卧撑的影响好于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偶尔参加课外活动组男生对俯卧撑的影响好于不参加课外活动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健康、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生认为班级组织的活动是最好的课外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后,大家都能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在之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到精力充沛,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学生也普遍认为学校的体育课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同时学生也对学校的场地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4.1.2 课外体育活动对男学生的体质影响显著课外体育活动对男学生的身高、单脚站立、反应时和体前屈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对男学生的体重、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俯卧撑、纵跳均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说明课外体育活动对男学生的体质影响显著。

4.2 建 议

4.2.1高校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高校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在体育课教学中不断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他们养成自觉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竞争中不被自己的身体所打倒,做一名身体健康、思想健康的社会新新人类。

4.2.2 高校要与时俱进,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和场馆建设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和空间,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比赛,办好每年的秋季春季运动会,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建立课外体育运动咨询小组由专职教师兼任,为学生提供运动方法、运动处方及简单的运动损伤预防常识和运动损伤发生后的紧急医治方法等,可与校医院的医护人员合作,让学生在参加体育课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无损伤等后顾之忧,快快乐乐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从中尽情领略体育运动的魅力。

[ 1 ] 陈春平.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J ].科技信息,2007(36).

[ 2 ] 田凤彩,李子明.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 3 ] 郭兆霞.山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动态研究[ 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 4 ] 张丽萍.西安高校2004年本科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 5 ] 张春燕.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析研究[ 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G804.49

A

1674-151X(2012)08-068-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35

投稿日期:2012-06-11

赵立刚(1978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均方均数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微悬臂梁的瞬态均方响应研究
有损信道下网络化系统的均方最优渐近跟踪
构造Daubechies小波的一些注记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一类随机微分方程的均方渐近概自守温和解
你能活多久,握下手就知道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