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破冰之旅起航

2012-10-27 05:38魏雅华
检察风云 2012年22期
关键词:战旗郫县别墅

文/魏雅华

土地制度破冰之旅起航

文/魏雅华

2012年中国经济减速,对启动内需的关注越发迫切。启动内需我们已经喊了多年,可内需就是启动不了。问题出在几十年来,我们始终绕着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走,我们的城乡差别不但没有缩小,还在继续扩大,土地问题不仅是农村问题,更是中国问题。

土地活了,一切便都活了。解决农村的贫困,这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新闻事件:土地修法年内完成 确权农地等待“赋能”

2012年9月14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土地修法年内完成 确权农地等待“赋能”》。文中说,近半年来,由相关部委或官方智囊机构组织的与土地改革有关的座谈和内部讨论,密度已超过了以往。

在修法、座谈的同时,国土资源部也在督促地方土地部门依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年底之前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在一些专家眼中,完成农地确权将是进一步推进上述改革的基础所在。

这条新闻透露了这样一条意义非凡的重大信息:在中国改革的所有重大事件中,几乎可以位列第一的“土地制度改革”,随着国务院要求在年底之前完成全国的土地确权工作,传达了这样一个讯号:中国土地制度破冰之旅将从这里开始。

中国的农业要成为现代化的大农业,必须打破实行了已三十多年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标志的,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而要打破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首先必须改变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要改变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则必须先从土地确权开始。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土地流转起来。如果土地不能流转,则中国的农业成为现代化的大农业,永远只能是海市蜃楼。

只有让土地“流转”起来 才能成为鲜活的生产力要素

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让土地活起来,让它成为非常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为我们创造不可思议的巨大财富。

美国人善于创造,日本人善于学习。所以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经济强国,而紧随其后的日本,会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如果我们既善于创造,又善于学习,中国就一定会成为更加强大的世界强国。

说到“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首先要让冰封的土地活起来,使土地成为极其珍贵的财富资源,人们就会自然“惜土如金”。

现在,全中国都在作着“土地流转”这方面的探索。而且我们已看到了诱人的前景。关于此事,让我们再读一条新闻: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课题专家组赴四川郫县调研

千龙网2012年7月14日报道了这样一条貌似平常的新闻:《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课题专家组赴郫县调研》。文中说: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杨中川率专家组一行七人,赴郫县进行调研。国家环保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发改委、住建部、中组部的有关专家参加了调研。

也许许多人至今也不十分清楚这件事的意义有多重大。

让我们跟随国家环保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发改委、住建部、中组部的有关专家,一起看看四川省郫县战旗村发生了什么:

一进入战旗村,你就会看到,规划整齐的青瓦白墙,既有现代潮流,又有民间纯朴色彩的,充满中国元素的设计风格的一家一户的二层小楼,让人惊艳不已。

白墙青瓦的屋檐下是小桥流水,流水中可以见到鱼儿的欢跳。战旗村的田地里,一望无际的、大片大片的清香四溢的紫色薰衣草,如花海般地在微风中涟漪荡漾,富有异域风情的大风车点缀其中,一片让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让我们再看一看数字郫县:

2011年,郫县的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度达78.2%,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度为92.8%,城乡文化发展统筹度为83.3%。

这一组数字够辉煌的。这真是一个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绝好的样板。

所有这些变化关键的是,“钱”是从何而来?战旗村的融资渠道是什么?离开了“钱”什么都是空谈。

战旗村利用“土地综合整治”预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23.8亩集体建设用地,以50万元/亩作价入股,总价值1190万元,与企业合作建成项目。引入社会资金,建成三万平方米的乡村酒店、600亩的薰衣草花田、太空果蔬观光大棚,在战旗村已成为现实。

战旗村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利用整理节约出的208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向成都市小城投公司融资9800万元,这里采用的是真正的市场化融资手段。

“钱”还来自推动包括资本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地“上山下乡”。其前提是农民的土地、房屋等大量资源,通过确“实”权、颁“铁”证,转化成“资本”。

在成都,产权制度改革与其后土地综合整治,尤其是对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探索,形成了巧妙的“双打”,实现了城市资源反哺农村,以及激活农村固有资源两个艰难而又华丽的转身。

成功的例子还有:新津县委书记巫敏则说,我们已经完成了七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仅兴义镇翔生有机农场项目,就引入社会资金七个亿。

也许,彭州市委书记韩轶的话,更能吊起我们的胃口。

他说,在濛阳镇清卓村,“北岛农庄”项目刚刚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将通过出让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统筹发展,测算需要的42亿元资金,政府不需投入一分钱。

你可以想象,由于盘活土地使用权,让土地流转起来,仅一个村子便能引进42亿元,这个村子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发生?

“盘活土地使用权”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郫县战旗村农民姚从根说:

“我家过去的宅基地有400多平方米,土地整理后按照人均35个平方米的标准,住进现在的260平方米的房子,不但没有出钱,还倒找给我两万多元。”

一分钱不掏,倒找两万多元,住进260平方米的超大房子,这样的事,可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走进姚从根的小洋楼,对开门的大冰箱、真皮沙发、液晶大彩电应有尽有。这样的变化以前姚从根连想都不敢想。

姚从根已不再种地。可不种地后靠啥生活?集中居住了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种地的农民又该怎么办?

郫县战旗村村书记回答说,留下来,可以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享受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走出去,可以带着宅基地和承包地“进城”。一个口袋里装着几十万元现金进城的农民,与一个背着铺盖卷进城的农民工一样吗?

其实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四川,陕西也有。就发生在陕西高陵。

土地重整:高陵别墅洋房免费住

上下两层,设计典雅,面积200平方米,有后院,有车库,这样的别墅洋房,农民们免费住,这事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陕西省高陵县农民身上。

按计划,五年内,全县5.2万农民,都可以免费住进这样的别墅或洋楼。盖别墅的钱来自“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什么是“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土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就是这样的重新整合、节约土地的政策,让高陵县的农民“一夜暴富”。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超大屏幕的平板电视机正在播放演唱会,70岁的村民雷百灵边看电视边坐在沙发上悠闲地抽着旱烟。一说起自家222.8平方米大的别墅,他立刻神采飞扬:“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雷百灵是高陵县东樊村村民。今年初,该村村民陆续搬入现在居住的别墅群。这里不但有简洁大气的别墅,而且有宽阔的街道、时尚的路灯、雅致的凉亭,花坛绿树环绕其间,水、电、天然气、宽带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住别墅,不用缴物业费。

在别墅群一侧还建有一个圆形大场馆,这是给村民免费提供的多功能厅,可以容纳500多人,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就到这里来办,方便、气派又实惠。附近超市、学校、广场、停车场、医疗卫生、村级综合服务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雷百灵说,这么大的别墅他几乎没花钱。和他一样,东樊村469户农民中已有80多户陆续入住别墅,另外的正在装修。

药惠管委会书记谭胜利说,不但雷百灵没花钱,而且所有住这样别墅的农民也都没花钱,政府也没花一分钱。盖别墅的钱来自“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东樊村是陕西省第一批利用该政策成功改造的村庄。

原来,东樊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大多数村民住房和院子加起来超过一亩地,且居住分散,村庄空心化严重,浪费和闲置的建设用地达482亩,造成了资源损耗。经过与村民多次沟通,县政府决定对东樊村进行整体改造,在公路边择地新建居民小区,将原村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拍卖。

经严格控制,新社区只需用建设用地180亩,这次改造节约土地302亩。这302亩建设用地,通过政府公开拍卖获得1.7亿元,完全可以满足新农村改造。

“钱”就是这样来的。结论是:流转起来的土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流转起来的土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那么,怎样让土地流转起来?

第一,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就是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国土资源部已要求全国各地在年底前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第二,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

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最先出现在成都,创设于2008年。现在武汉、北京、上海,都已出现,交易规模已相当惊人。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是一个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机构,实行招拍挂制度。

让我们来看一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是怎样进行土地产权交易的:

“恭喜39156号竞买人,以1000斤大米/亩·年的价格,成功竞得此项目!”

2008年12月25日下午3时20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电子竞拍室的大屏幕上,出现一行红字,伴随着现场一片欢呼和掌声,四川省郫县安德镇泉水村的570亩承包土地流转项目成功落槌。这也是全国首个以电子竞拍方式成交的土地流转项目。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中,成都走在了前面。该市对农村土地进行分类别梳理,努力寻求土地现状和政策之间的平衡点。明确了“还权赋能”的核心理念,不但要把农村集体土地的农户使用权、经营权还给农民,而且要把由此派生出来的转让权,即完整的农村“土地财富权”,交还给农民,并赋予农民产权以更为全面和多样的权能。

在确权颁证后,一部分农民开始加入大规模集体流转土地,农业生产逐步专业化;城市资本可以合法地进入农村,使一家一户的小农业,转变成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农业。一部分农民可以因此就地变成领工资的产业工人,一部分农民则选择出租土地,获得土地的租金收益,自己则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可以拿到两份收益。

加入农村土地合作社的农户,都可以得到《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持证人可依法使用、经营、流转、转让土地,也可以作价、折股作为资本进行股份经营、合作经营或者抵押担保。让农民成为富裕的有产者。

我们不能把土地问题看成是农村问题

中国农村的问题,已经严重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因为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成了中国经济的瓶颈。

我们再不能把中国的土地问题看成是农村的问题,农村不活,半个中国不活,六亿农民的购买力板结,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卖给谁?

中国过早地进入了过剩经济,中国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和流动是正常的,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压根儿就不应该有失业问题,而应当有着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就像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新加坡、日本和台湾地区一样,这才是正常的。可中国的现实并非如此。

中国的过剩经济是由于农村的贫困造成的,我们再不能把农村的贫困看成是农村问题。

我们不是没有看到,中国农村这个我们自己本乡本土的,巨大得难以想象的市场,始终是冷漠而无奈地注视着城市生产的繁华和时尚,可我们一次又一次启动农村市场的努力,都铩羽而归。直到2012年,我们仍感到启动内需很难很难。

我们不是没有看到农村的贫穷,我们发动声势浩大的“希望工程”,“红凤工程”,“星火计划”……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援助工程,都在努力地致力改变农村的贫穷与落后。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农村依旧贫穷。

难道说,“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过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这样悲伤而无奈的歌,我们真的要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地唱下去吗?

结论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产权制度,对改造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不出五年,我们一家一户的小农业,会变成现代化的大农业,我们的农村会比城市更有活力。

土地活了,一切便都活了。

要让农民富起来,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土地还给农民。让农民对土地享有处分权、财富权、所有权。让农民不再是赤贫的、一无所有的无产者。

想要进入城市的农民,可以卖掉自己的土地,变成进城经营的资本,不要让土地撂荒。想要发展耕种业、养殖业的企业家,可以到农村买地租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到农村去租地。并且总是担心如果礼没送到,被村长强行收缴千辛万苦才养肥的土地,弄得自己倾家荡产,重返赤贫。

解决农村的贫困,这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我们寄希望于2013年的农村。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战旗郫县别墅
传统郫县豆瓣和红油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孩子们,接过先烈手中的战旗
景观别墅
SOPHIA别墅
百面战旗扬军威
WAVE别墅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湖边别墅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铁血战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