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战斗英雄

2012-10-27 05:37纪萍
检察风云 2012年22期
关键词:魏军行贿人

文/纪萍

蜕变的战斗英雄

文/纪萍

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猫耳洞口,他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挡住了敌军的子弹,直到现在,他身上还残留着好几枚弹片……

9月,开学的日子,铁窗下的他竟然不由自主地盘点起学校的工作来,那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为什么战场上的功臣,任劳任怨的“十大好校长”会蜕变为阶下囚?

【引子】

听说魏军曾是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因伤致残(三等甲级),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不懂教育的他凭着一股子热情和拼劲,硬是把一个寂寂无闻的技工学校升格为国家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英雄情结的党员干部怎么会沦为阶下囚呢?9月2日,笔者带着好奇和疑问,与常州市人民检察院预防处黄为民处长来到常州市看守所,与魏军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在小会议室刚坐稳,管教将魏军带了进来。显然是刚从劳动车间过来的,魏军戴着一副油黑的棉纱手套,他急急忙忙脱下手套,垂手立正在一旁。黄为民处长道:坐下吧。他才就着会议桌角坐了下来,给他递上一杯热茶,谈话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下开始,囚禁者很多内心的东西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真实流露。

【过去式】

一个骨子里蕴含革命传统的战士,一个奋不顾身掩护战友的功臣,一个正直的军人。

问:在这里感觉怎样?劳动能适应吗?

答:劳动倒是能适应,身体状况也挺好。

问:现在的境遇跟你进来之前落差很大,是不是心理负担挺重?

答:怎么说呢?生活方面倒是没问题,以前当兵也吃过苦,甚至比这个还要苦。判了之后就安心服刑吧,对自己考虑不多,主要担心爱人,她乳腺癌手术后恢复期;还有就是儿子,刚刚上大学,应该说是很优秀的孩子,从小到大成长得很好,没要操心,我的事肯定会给他造成影响,很内疚。

问:听说你出生在一个值得骄傲的军人家庭,能说说你的家庭吗?

魏军,男,1960年2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本科文化,原系江苏省某高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正处级)。经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查明:2000年5月至2011年间,魏军利用担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的职务之便,在工程承包、工程款支付、设备采购等方面为行贿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55.8万元。因具有主动自首及立功表现,2012年4月10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从轻判处魏军有期徒刑五年。

答:父母亲都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回来后还是在军区。我就是在部队出生的,部队就是家,人就是部队的人。我16岁就去当兵了,是改了户口把年龄改大一岁才去的;俩姐妹也是当兵的,岳父母和我妻子也都是当兵的,一家子都是部队的人,不折不扣的军人家庭。

我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时候,按照当时内部政策可以留一个子女在身边。当政委的父亲完全可以把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调回身边,可是他瞒着我母亲,一咬牙把我送去前线。

那会我和妻子都在同一军区,是领导牵线谈的恋爱。谈恋爱的时候我要上前线了,出发前妻子说先领结婚证再走吧,我没同意,万一挂了她将来再成家不好,心想等我活着回来再说,嘴上还不能这么说,怕她担心,后来我受伤的消息传到她那儿,哭的不行……我们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还经历了10年分居,现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守着她……

说到这儿魏军眼圈红了,低下头,他在竭力控制情绪,不让眼泪流下来。我们没有打扰他,良久,他抬起头:不好意思,被审查到现在,我还没流过泪,这是第一次。

问:部队的经历以及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你的人生有哪些影响?

答:我入伍是在当年迟浩田将军率领的部队,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传统的队伍,我的工作作风就是在那里练就出来的,绝对服从命令,敢打敢拼;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较个人利益……在这个部队干了20年,转业前是团副政委。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连打前线,在最前沿与敌军交战,双方距离最近只有不到200米。我们连130号人牺牲了七个,受伤的就多了。我那天在猫耳洞口接应运送供给的战士,刚出洞口接他,敌军突然开火,我冲上去抱住那个战士趴下,就地一滚,但还是一颗子弹打到了我,幸亏我的钢盔挡了一下子弹,不然我就是烈士了。“为了掩护战友,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当时我的事迹在战地作了这样的宣传报道。直到现在身上还有好几块弹片,一到阴天下雨就不对劲,酸疼。(说着他抬起一只胳膊)这个胳膊就有弹片,是三等甲级残疾,这几天天不好就又疼了。

按照当时情况我应该立一等功的,对今后提干更好,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要让给另一位战友,就立了个二等功。心里很平静,战友都牺牲了,我还活着回来了,有啥好计较的。现在说起这些就让我脸红,惭愧呀!

问:1998年你转业地方,转行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之后把一所比较落后的学校改造成为国家重点高级技术学院,也因此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最高荣誉。十多年地方工作有哪些感想?

答:在地方的这十几年,我觉得很充实也很留念,干成了一些事……不瞒你说,这几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不由自主地琢磨起学校的事来。习惯了,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深夜才回家,那里的一草一木闭上眼睛都能看见,没过过一个寒暑假,假期工作都满满的,可以说是以校为家。

刚转业时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可是分配到技校,提不起精神来。不懂教育,咋干呐?在部队一直干得很出色,怕干不好丢人。可是军人讲的就是服从,干吧,而且要干就得干好了。2000年5月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那年招生只招了100多名,没有生源,人家不报考你这破学校,专业落后,师资奇缺,硬件条件差,一副烂摊子。我一上任就抡了三板斧,人事改革竞争上岗,开设热门的汽车专业,引进培训师资,2003年招生就达1000多名,去年在校生已达4000多。我因此获得全市十大好校长、省级教育系统创业风云人物等等。就工作这块我觉得我是个能挑重担的好干部,保持了军人的传统作风。

【现在式】

“朋友太多太杂,这么些年跟他们称兄道弟,有事没事一起喝酒,马剑明(化名)女儿结婚我还去当了证婚人,完了他给我1万元红包,竟然糊涂到这个地步!”

问: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你开始滑坡,怎么认识这段经历和这种转变?

答:从内心深处直到现在我都不能相信自己会走到这一步。从小就看到父亲的敬业廉洁,父亲唯一的嗜好就是抽口子烟,都是自己买“大前门”“黄金叶”这些廉价的烟,从来没抽过单位的烟,这个对我影响很深。自己是当兵的出身,没到地方之前对自己非常严格。

到地方后,我觉得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作风上,一直保持军人的传统,没有沾染不良习气。要说有改变,那就是社交方面。我不是本地人,没啥亲属找我办事,是因为工作关系才扩大了社交圈,主要是建筑行业的老板,时间长了,相互脾气性格有些投了,其实是他们有意投我所好罢了。与他们(行贿人)成了朋友,朋友太多太杂,交往多了就放松了警觉,不再考虑应不应该的问题。

就是在这种朋友关系里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说白了,这种朋友关系跟战友之情是两回事,跟友谊根本挨不上,还不是冲着我手中的权力。

问:扩大招生,增加师资力量,就必须扩建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等等,大量的基建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工程方有了频繁的接触。受贿55万有52万是承包工程的老板送的,这是收受贿赂的外部及客观原因。主观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

答:听过检察院预防犯罪讲座,知道不能拿这些钱,开始也是死推,第一次推了,第二次也推了,第三次再推就说不过去了。我这人很要面子,比如工作上实在有困难想跟上级领导说说,几次走到领导门口还是没进去,自己硬撑吧。所以感觉死乞白赖地把钱退给人家,当着面难堪不说,人家还感觉你太不通人情世故,而且你不收他们心里就不踏实,就像患者给医生送红包一个道理,送出去了也就踏实了。再有他们送的数额也不大,开始一般几千元,上万元的不多,而且大都是逢年过节,这就感觉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不那么烫手,也就心安理得拿了,不知道,日积月累数额就不小了。再到后来次数多了数额也大了,数万元也敢收了。

还有比较主要的一点,我一直认为,在工程承接、施工、验收、结算这些环节我并没有特殊照顾他们,公事公办,没违反原则,我的底线是不能让学校吃亏。好像只要做到这一点,感觉拿了人家的心理压力就不那么大,渐渐地就不考虑该拿不该拿了。而且他们大多不是一事一次,工程完了,逢年过节也来,其实他们是长远打算,但是我想又没跟工程有关,收了就收了吧,平时拿了人家的,到了有工程的时候他们找你也就顺水推舟被他们利用了。

问:发展到最近几年,你已经自觉地去关照行贿人了,比如为某个行贿人专门设置一个门槛,让他顺利中标,之后你一笔就收受了5万元。你曾特意关照学校基建部门的负责人把几个工程给鸿发建筑公司马剑明做,这都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们谋取利益的行为,起诉书认定你受贿总额55万元中就有20万是马剑明送的。

答:现在我知道这样的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原来考虑他们承接工程后也是严格按照行业规定来的,所以就不以为然。我到学校之前马剑明就在做工程了,反正谁做都是做,他要做就做呗。到学校第一个社会上的所谓朋友就是他,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作为他们来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关系来获得他们的最大利益。开始我还是挺清醒的,他帮我装修房子,我老婆坚决要结算清装修款,我几次三番把钱给马剑明,他怎么都不要,我当时还跟他说这么着是违法的,然后他就信誓旦旦不会出卖我,把票据都给了我,以表坦诚。那天听说他被纪委叫去了,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就觉得这事跟我有关,跑不掉了,就是愚蠢,抱侥幸心理,总觉得这事不该发生在我身上。那天是周一,还在院里早会安排一周工作,心里总掂量这事,心情很复杂,感觉这事早晚要出来,结果就是马剑明把我供出来了。

社会环境是一方面,归根结底还是到了地方后主观上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这么些年跟他们称兄道弟,有事没事的一块喝酒,马剑明女儿结婚我还去当了证婚人,完了他给我一万元红包,竟然糊涂到这个地步,真是一场梦,唉,赶紧醒来吧!

问:55万贿赂款的用途?对金钱的认识?

答:我爱人在事业单位,我们俩一年有20多万吧,我和爱人没啥奢侈消费,两边父母都不需要负担,我们家真的不差钱。拿那些钱我也没让爱人知道,她平时一直提醒我不能糊涂,有两次人家送家里来,她坚决要我去退了。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上学没要额外花钱,今年他刚考上自费出国留学,一年费用十多万,用我们的正当收入就是干净的钱完全承担得起,根本不用拿别人的钱。受贿的55万没派任何正经用场,案发就全退出来了。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不应该也没必要收这些钱,结果葬送了自己,还害了一家人,唉,后悔的话就不说了……

问:此前你也接受过廉政教育,对此有哪些看法?

答:实话实说吧,感觉廉政教育这块多为面上的东西,并没有触及灵魂,听了也就过了,没有让心灵震撼的东西留在记忆里,过后会经常想起来,好不时地敲打自己……

结束谈话,黄为民处长与魏军握手:争取早日回到社会!魏军点点头。他俩背道而行,一个走向监区,一个走向铁门外,各自都在思考着什么……

【回访后记】

黄为民处长认为魏军的教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第一,魏军的案例不仅在教育部门,在基建项目较多的国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都具有典型性。受贿人为单位一把手,行贿人为建筑行业老板,单笔行受贿数额并不大,小恩小惠,但持续年限长,累计起来也就可观了,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第二,错误的法律观。魏军一直认为,行贿人工程承包后自己并没有给予特殊关照,还是在底线范围内按原则办事,这就不成问题;逢年过节收受钱财跟平时“一事一受”有区别,是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第三,魏军自我剖析的受贿心理及与行贿人的朋友关系也具有典型性,在很多受贿案件中都有类似情况。领导干部交友圈是症结所在,对此需要加强教育与自我防范。

第四,廉政教育的表面化问题。除了机制上、体制上、制度上加强防范职务犯罪发生的对策,廉政教育方面必须具体化,人性化。比如行受贿违法犯罪法律条款的理解及罪与非罪的界限的灌输,犯罪成本的警示作用,人性化的教育形式,针对受贿人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具体到怎样拒绝受贿等等,这些都是今后预防犯罪工作中的重点。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魏军行贿人
未婚生育的遗腹子能继承遗产吗?
行贿人末路
行贿人末路
三国漫——真假魏军
苦孩子
《红珠记》剧照
论审讯中如何把握行贿人心理
春韵
行贿人何以被“轻处”
对新刑诉法背景下受贿案中行贿人翻证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