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的设计
——以甘草为例

2012-11-08 01:59郭昌洪许汉香荆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小包装方剂学中药饮片

郭昌洪,许汉香 (荆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我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的设计
——以甘草为例

郭昌洪,许汉香 (荆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设计出适合医院临床使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品规量。方法:抽取医院上年度4个季度中各1个月的中药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将每一种饮片的每一种用量的使用频率进行排序,参照方剂学上常用量,根据使用频率、配方组合筛选出每一种饮片的品规量。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医院处方,按使用频率高低、配方组合筛选出的品规量,能满足大多数医师开方需要。结论:小包装品规的设计必需结合医院医师处方习惯,才能满足医院医师的用药需要。

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 使用频率

中药配方调剂历来采用“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而传统调剂方法存在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若干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确保中药处方的配方质量,对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方法进行技术改造势在必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开始试点推广的小包装中药饮片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调剂方式的诸多弊端。小包装中药饮片是将饮片定量包装的饮片,每味药一般设定3~4个品规,因此如何使有限的包装规格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就成为小包装饮片成功运行的关键,王添生等[1]认为每种小包装饮片只需2个规格就可满足临床需要,而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药占重要地位,医师处方习惯各不相同,固定的2个规格很难满足我院医师用药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出适合本院医师处方习惯的饮片规格。我院在实施更换小包装饮片前,在经过对处方数据科学的统计分析后,筛选出了适合我院医师用药习惯的小包装饮片的品规量,经过实践检验,我们设定的小包装规格是科学而合理的,现就我院设计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的方法和过程报道如下。

1 医院中药处方抽查与分析

表1 甘草的使用频率为10次以上的用量

通过数据库抽取我院上年度4个季度中各1个月的中药处方共计24815张,统计出每一种饮片的每一种用量的使用频率,并按频率高低进行排序,保留出现10次以上的用量,并将方剂学2中饮片的常用量进行频率统计。选取每种饮片使用频率最高的4~5个用量,结合方剂学中饮片常用量的频率高低,并参考数字组合结果确定3个品规量。

1.1饮片的使用频率

以甘草为例,饮片的使用频率为10次以上的用量见表1。

1.2《方剂学》中饮片用量的统计情况

将《方剂学》[2]中饮片的常用量频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2 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品规确定

表2 《方剂学》中药物用量的统计情况

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我院甘草6g用量使用频率最高,达到甘草使用总次数的73.4%,在方剂学中6g使用比率也达到30.92%,预选规格时可首先保留6g规格,而10g用量频率达到11.7%,在方剂学中比率为32.91%也属于最常用剂量,还可组合成20g、30g剂量,因此10g规格可保留,9g用量达到甘草使用次数的5.1%,排名第3,但保留9g便不能兼顾3g用量,而3g用量也达到了434次,如果保留3g规格,便可同时满足3g、9(3+6)g等规格,所以初步选出甘草三个规格:6g、10g、3g 组合后还可满足9g、15g、20g、30g、12g等使用频率高的用量,几乎涵盖了甘草中所有频率为10次以上的用量。

我院中药饮片达500余种,每一种饮片的用量习惯都不相同,筛选品规时需按上述方法对每味饮片逐一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出每味中药的品规量。

按上述方法每味药一般设定3个品规,涉及儿科用药时,需首先保留小剂量,并兼顾可组合性。而在设计过程中,10g和9g剂量经常被同时选中(按频率),后经药事会上各专家一致认为,10g和9g为重复用量,可以合并,所有9g品规一律改为10g,而某些6g、5g之类似情况也可按此方法操作(但毒性药除外),这样一来我们筛选范围又可扩大,设定的品规更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我们将设定好的小包装品规量用本院医师处方进行划价测试,完成率达到90%以上,这充分验证了只有结合本院医师处方数据、参照教科书设定的中药小包装品规量才是科学而合理的,才能更好地满足本院临床用药需要。

[1]王添生,何新荣. 对中药饮片小包装规格的探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107-108.

[2]段富津.方剂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7.

[编辑] 一 凡

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

长江大学外科学学科点经过50多年的发展,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于2006年获批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耳鼻咽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口腔科、普外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为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本学科共有师资人员58人,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人,讲师(主治医师)16人。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9人。本学科点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活跃在学科建设的前沿。2006年开始独立招收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点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卫生厅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省巿级奖励共计50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性专利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2项。

该学科还在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方面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合作项目)“前庭中枢代偿机制及眩晕疾病规范化诊断与康复治疗方案研究”、“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和“脑卒中外科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3项课题。与此同时,普外科是湖北省卫生厅指定的省级腹腔镜培训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科室之一。以电视腹腔镜为核心的腔镜系列诊疗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多次举办全国腹腔镜培训班及腹腔镜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刊选编)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1.036

R954

A

1673-1409(2012)01-R066-02

2011 12 15

郭昌洪(1974),女,湖北荆州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猜你喜欢
小包装方剂学中药饮片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课程体系比较
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中的利弊探讨与建议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大包装一定比小包装划算吗?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方剂学的学习兴趣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