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进入“6”时代

2012-11-09 13:42杨燕婷
中国教育网络 2012年5期
关键词:用户发展教育

文/本刊记者 杨燕婷

全速进入“6”时代

文/本刊记者 杨燕婷

随着全球互联网IPv4地址的枯竭,向IPv6演进已经不可逆转。加速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动“宽带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实现互联网整体跃升,全速进入“6”时代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新一轮挑战。

“今年是IPv6发展的腾飞年,中国必须加紧IPv6的部署!”在4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2012年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如是说。互联网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相关的技术设施,它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积极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仅拥有约3.32亿个IPv4地址(不含港澳台地区),不足全球的8%,并且存在着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政策春风助推IPv6演进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高度关注IPv6的发展,美国、日本、欧盟等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及过渡计划大力推进IPv6的升级、建设与商用部署。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会议对推动我国现阶段IPv6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会议研究了如何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路线图和主要目标,会议指出发展IPv6、促进IPv6的商用部署,加快IPv6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中国宽带互联网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的IPv6峰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致辞中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紧迫性。他提出,要积极营造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路线和发展计划,推进IPv6网络规模化商用,推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2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下发 “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 的通知,这是第一个出台IPv6发展的国家专项,是对国务院确定发展IPv6路线的细化和落实。随后在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通知,明确了“五年”发展腾跃规划。意见指出,2013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商用试点;2014年至2015年全面部署IPv6商用,逐步实现全国约70%的县级以上政府外网网站系统支持IPv6,约70%的高校外网网站系统支持IPv6,移动互联网业务全面向IPv6过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业务需要IP 网络地址时全部使用IPv6 地址。

根据《意见》的指示精神,我国政府还将加大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分阶段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重大工程,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有线电视运营企业、软件研发企业、设备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企业等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确保实现发展目标,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华丽转身的契机。

教育网推进IPv6过渡

《意见》,对教育网的IPv6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3 年底前的现网商用试点阶段,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技网(CSTNET)全部支持IPv6,“211工程”学校外网网站系统全部支持IPv6。到2015年,全国约70%的高校外网网站系统支持IPv6。《意见》明确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发展目标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地址获取量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与此同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启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提倡超前部署教育网络,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全面支持IPv6。对于教育网来说,下一代互联网和云计算将成为教育网建设的两个重要问题。

据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马严介绍,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Pv6主干网,同时也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的全国性学术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从1994年启动建设以来,CERNET从原来的64K扩展到10G,今年将会上升到100G,为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运作基础,是分层次的全覆盖、高带宽、多种终端接入模式的国家教育网络体系。他说,“目前有将近300多所高校开通了IPv6,现有的CERNET也会逐步向支撑IPv6过渡。由于国家的政策支持,部分高校的IPv6使用流量已经大于IPv4,在推进IPv6规模商用过程中,CERNET承担着重要角色。”

打造IPv6教育云服务体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在IPv6基础上构建面向教育应用的云计算网络,如何利用IPv6的无限地址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云的应用成为未来校园网发展的关键。赛尔公司技术业务服务总工程师李信满在此次峰会上介绍了教育云项目的相关情况。他说,赛尔公司负责运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I P v 6教育科研网C N G ICERNET2,同时也是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云计算业务服务的开发商,拥有两个国际级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在云计算领域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教育云是赛尔公司承担的一个全国性的、国家级项目,借鉴了北京市关于云建设的构思以及高校建设教育云的设想,通过对各地IDC的升级改造,实现支持云计算的IDC服务。目前云计算存在着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三种模式,对于教育网来说,必须先建设校园私有云,同时充分利用公有云。

在谈到建设教育云服务体系时,马严强调,随着业务系统与用户对IP地址需求的增加,首先要考虑对IPv6业务的部署,在IPv6基础上发展教育云。他提出,通过搭建强大的基础设施与网络服务体结构,发展应用系统,利用虚拟化技术,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能力通过云计算环境提供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通过搭建利用虚拟化技术的基础设施,部署云软件,改善软件服务能力,做到进一步的合理化、节能化、安全化,实现虚拟化的服务价值。

在刚刚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做好教育云体系建设,建立支持云体系的全面覆盖的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实现五年发展目标和十年长远目标”成为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清顺教授在谈到如何构建教育云的服务体系时指出,教育云是为教育信息化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IPv6技术的教育云服务体系,要做到“设施、资源、服务、运营”八个字,把基础设施平台和各种资源云化,形成云服务能力与服务方式,通过运营管理,形成符合虚拟化云技术体系的下一代校园网。他说,“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的云服务。可以依托教务处、人事处等校办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提供资源服务,也可以通过社会化应用,向家长和市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以及在线学习和培训。”

运营商加速IPv6产业规模化

运营商是推动IPv6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随着IPv4地址枯竭所带来的压力,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发力IPv6,从不同侧面逐步推进IPv6的全面部署。

中国电信:“两步走”计划推动IPv6升级

目前,中国电信在IPv6的商用试点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湖南、江苏等地进行的IPv6试点工作,不仅实现了两地的双栈互通,同时还在城域网进行了双栈升级和支撑系统升级,实现了有线宽带和无线宽带支持双栈介入能力。

会上,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公布了中国电信有关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总体实施方案与计划。该计划指出,在湖南、江苏等地试点基础上,将增加新的省市启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改造,扩大覆盖规模,有线宽带和无线宽带覆盖用户达到600万,力争IPv6接入用户达到300万。计划将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2012年以提升网络能力为主,确保网络的运营与用户的使用;第二阶段,到2013年以扩大用户覆盖规模为主,对城域网分区域分步骤加以实施改造,扩大网络改造,满足用户容量的需求。

赵慧玲提出,中国电信将分层次,在业务平台、承载网、支撑系统、客户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做好基于双栈与隧道技术的城域网部署工作,增强支持IPv6的网络和业务能力。她说,中国电信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IPv6门户服务的运营商,将加强与盛大、腾讯、新浪等公司的合作,对重点区域IDC进行双栈升级,实现网络和业务协同,并将和业务提供商探索业务合作迁移模式,提出新型过渡技术。

中国移动:IPv6应用“三级跳”

为了应对新兴技术及业务应用的发展对IP地址的需求,中国移动准备大范围开展IPv6试点,并且已在9个省启动IPv6试点部署。据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介绍,中国移动已制定了一个整体推进计划,即在国家指导下大力推动IPv6产业链成熟,开展试商用和商用,逐步扩大IPv6用户和网络规模,最终完成IPv6过渡;同时以IPv6为切入点,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进程中占据主动地位。该计划将分三阶段进行:现阶段到2013年是启动期;2014、2015年是推广期;到2016年达到全面应用。

另外,中国移动在技术和资源储备方面做了工作部署。通过大量地址的申请和过渡方案的制定,完善现有设备和终端对IPv6的技术要求;在现网逐步开展试点工作,推动TD-SCDMA终端、TD-LTE终端实现IPv6功能。同时,中国移动还制定了包括接入网、承载网、支撑系统、终端等环节的IPv6完整过渡计划。

中国联通:让用户真正使用IPv6

中国联通也表示将以公众互联网为主战场,积极开展相关研究试验工作,力争尽快实现IPv4向IPv6的过渡。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提出联通将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对现有IPv4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改造运营支撑体系,支持IPv6业务开展;改造IDC,支持IPv6应用部署;三是使用双栈或隧道技术为用户或相关应用提供IPv6接入手段,逐步实施接入网和城域网的全面IPv6改造。唐雄燕还特别强调,要真正推动IPv6发展,不仅要网络支持IPv6,关键是要让用户真正使用IPv6,给用户提供IPv6的接入手段或者接入能力,为用户创造网络价值。

政策春风助推,运营商发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全球将掀起新一轮的互联网革命。随着IPv6的普及,必将为 “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带来强劲的动力,促使国家宽带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国家高技术司司长徐建平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也已经制定了促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他指出,不论是运营商还是服务提供企业,或是相关研究机构,都应建立良好的全球合作机制;着力完善产业链,保障信息安全,加强联合公关;重视技术创新和新型体系架构发展,促进 IPv4向IPv6演进,务实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提出,面对全球IPv4地址枯竭的现状,中国政府必须拥有自己的地址空间,申请属于自己的地址长度,尽快部署IPv6工作,同时要加大对IPv6的宣传与教育;另外,建议中国三大运营商不要错过布局IPv6的最好时机,也希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启动IPv6规模化应用项目。

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中心教授马严在会上表示,网络基础设施与教育系统的搭建,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换代。他提出,希望通过搭建利用虚拟化技术的基础设施平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能力通过云计算环境,提供给最终用户,把高校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节认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特别是物联网,部署IPv6势在必行。他说,随着摩尔定律的遵循与推广,今年将可以看到22纳米的晶体管量产,这种具有高集成度的工艺水平的技术创新,给物联网和IPv6应用提供可能;同时,物联网、互联网、IPv6也刺激了摩尔定律往前发展,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投资与技术门槛的提高,摩尔定律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PowerCache解决校园网络出口难题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从2000年至今,网络的流量模型及应用模型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根据权威统计,2011年,互联网每月产生的流量为280亿GB,这个数字在2015年将再翻4倍!其中,视频流量将占据61%!

在流量飞涨的背后,实质上是应用模型和用户行为的变化——从早期的聊天、浏览网页,到后来的各种应用软件、各种业务系统。未来,互联网会逐步由基础设施向服务转变,智能终端、云计算、高清视频等应用,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形成数据流量的飙升,对网络出口造成重大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锐捷网络推出了R GPowerCache内容加速系统产品,实现“外网资源内网化”。具体来说,就是PowerCache可以分析用户访问资源的热度,将热点资源缓存在本地。后续用户访问该资源时,直接从本地读取即可,这样既提高了用户的访问速度,又节省了宝贵的出口带宽。

锐捷网络的出口产品线经理潘志华透露:RG-PowerCache包含W5、X5、X10三个型号。W5可以针对WEB网页进行加速。X5、X10可以针对HTTP下载、流媒体、P2P等资源进行热点缓存,以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并可实现20%-30%出口带宽节省。RGPowerCache产品的工作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外网资源内网化”。Cache通过智能的算法,判断互联网上的热点资源并自动下载缓存在本地,供用户使用。用户下载已缓存资源,速度可达10MB/S,加速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在一个2G出口的环境实测中,高峰期可以节省500MB/S的出口带宽资源,相当于为用户新增了一条价值70万/年的虚拟出口。

目前,RG-PowerCache已经在海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测试使用,客户反映良好,在上网高峰时期的网络出口带宽拥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前总是抱怨网速过慢的学生用户也在学校论坛发帖表示对现有的下载速度表示非常满意。

猜你喜欢
用户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