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2012-11-10 02:54彭树增李凤珍颜小焰张雨青吴坎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警觉亚群淋巴细胞

彭树增 陈 纯 李凤珍 颜小焰 周 琦 王 力 张雨青 吴坎坎△

汶川地震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彭树增①陈 纯①李凤珍①颜小焰①周 琦①王 力①张雨青②吴坎坎②△

目的 探讨自然灾害后创伤后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汶川地震18个月时通过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对205名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教师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严重程度的测评和T细胞及其亚群水平的化验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102名PCL高分组被试和103名PCL低分组被试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CD3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0),在CD4?CD8水平上存在边缘性显著差异(P=0.069)。进一步的秩和相关分析发现,CD3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4个症状都呈边缘性显著的负相关(闯入、回避、麻木和高警觉的P值分别是0.098、0.081、0.065、0.073),而CD4?CD8仅对PTSD中的高警觉症状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地震18个月后幸存者的CD3水平可以作为PTSD的生物标记,而CD4:CD8的值则可以作为PTSD的高警觉症状的生物标记。

5·12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症状自评量表;细胞免疫

5·12汶川地震作为巨大的应激事件,不仅造成了物质财产、人员伤亡,同时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和机体神经免疫系统的变化。前人关于应激和心理创伤的研究不仅关注其流行病学调研和症状模型的建立方面,而且在PTSD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应激往往会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如PTSD患者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神经内分泌紊乱,其海马、杏仁核、脑干和神经递质都会发生变化,而对应激或心理创伤与免疫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各种结论都很不统一,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1]。此外,在PTSD与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中又以美国对退伍军人中PTSD患者的免疫系统的研究居多,而自然灾害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化特别是细胞免疫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2]。如战后士兵中PTSD患者的CD3、CD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而CD8高于对照组水平[3210],但同时也有研究发现了相反或不一致的结果[10212]。

本研究通过对较大被试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的不同创伤后应激反应程度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之间的差异进行探索,并且以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结构为行为基础,探讨具体各个症状的细胞免疫机制,以了解自然灾难后亚洲人群创伤后应激反应的T细胞及其亚群指标的变化机制,并且发现各个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的细胞免疫过程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针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干预提供初步的免疫系统的信息和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5·12汶川地震后18个月时在极重灾区绵竹市和什邡市的3所受灾较严重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共发放PTSD测量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5份。其中包括男性111(54.1%)名,平均年龄为39岁,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为61岁,其中183人(89.3%)已婚,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4.0±2.0)年。本研究的被试样本为作者之前研究中样本的子样本,且与之前的样本在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另外,205人的血液样本均为早晨8:00~9:00的空腹血样,采集完后6小时内即进行化验。

1.2 方法

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共包含17个题目,且每个题目与DSM-I V中PTSD的诊断标准是一一对应的,其中前5个项目对应标准B的5个题目,随后的7个项目对应标准C的7个项目,最后的5个项目对应标准D的5个项目,便于症状的分类和诊断,且其在PTSD研究领域运用众多,杨晓云等人在196名医学院学生中对PCL的修订发现,其重测信度为0.708,且Cronbach’sΑ系数为0.822,与SCL-90的效度指标也很高[13],此外,作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该群体的症状模型符合闯入、回避、麻木和高警觉四因素模型,且其PCL量表总的Α系数为0.95,闯入维度的Α系数为0.87,回避维度的Α系数为0.89,麻木维度的Α系数为0.87,高警觉的Α系数为0.93[14]。

1.3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指标的测定

采用美国BD公司FACScan型流式细胞仪检测,所用流式试剂为BD公司提供,对 CD3、CD4、CD8 分子进行定量测定,获取 CD3、CD4、CD8所标志的总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毒性T淋巴细胞的阳性百分率。具体化验工作由德阳市人民医院完成。

1.4 统计处理

统计分析。通过PCL的分数把所有被试分为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将CD3、CD4和CD8的百分率通过反正玄转换法将其转换为正态分布数据。以进行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与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t检验,之后对测量得到的PCL的总分及各个症状簇的分数与CD3、CD4、CD8百分率和CD4:CD8的值的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者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使用秩和相关的Spearman等级相关。

所有资料都用SPSS 19建立数据库并进行

2 结 果

2.1 人口统计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通过对PCL得分的正态性检验发现,其分布为正偏态分布,所以,本研究以PCL得分的中位数为标准(M d=26)将所有被试分为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15216],总共得到PCL高分组102人,PCL低分组103人,其两组被试人口统计学资料见表1,卡方检验和M ann-W hitney U检验(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结果都表明两组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2.2 PCL高分组与PCL低分组之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指标的差异 见表2。

表1 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表2 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之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各指标的t检验

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CD3的百分率和CD4:CD8的值存在差异或者达到边缘显著性的差异,分别表明PCL高分组的CD3的水平显著低于PCL低分组的水平,且CD4:CD8的值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低于PCL低分组的水平。而两组CD4、CD8的百分率都无显著差异。

表3 CD3、CD4、CD8、CD4:CD8 的值与 PTSD各症状之间的秩和相关(r)

2.3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各指标与PTSD四因素麻木模型各症状的相关性 见表3。

通过对所有205名被试的PTSD总分及其4个症状与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4各指标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CD4:CD8的值与高警觉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表明CD4:CD8的值可以作为高警觉症状的生物标记,而CD3并未表现出与某症状之间的特异性相关,而是可以作为PTSD 4个症状的生物标记。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PCL高分组和PCL低分组的各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CD3和CD4:CD8的值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次,CD4:CD8的值与PTSD的高警觉症状呈显著负相关,CD3与所有PTSD的症状都具有边缘程度的负相关,即高警觉症状严重者其CD4:CD8的值水平较低,而PTSD的4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越严重其CD3水平也越低,表明CD4:CD8的值对高警觉症状非常敏感,CD3是一个对所有PTSD症状都敏感的指标。

CD4:CD8的值作为判断和鉴定T细胞亚群成熟的标志,当机体因病毒等的入侵而激活免疫应答时,CD4:CD8的值的比例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本研究发现,CD4:CD8的值的水平对PTSD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敏感性,与仅有的关于CD4:CD8的值与PTSD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即Glover等人针对患有癌症儿童的妈妈的被试(PTSD组9人,非PTSD组7人,对照组9人)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年龄、睡眠质量和酒精依赖等因素后,发现PTSD组的CD4:CD8的值显著高于非PTSD组和对照组[9]。本研究也是首次在中国自然灾难后被试中通过CD4:CD8的值探索到PTSD严重者其免疫功能较低的证据。另外,CD4:CD8的值与PTSD的高警觉症状的相关表明,CD4:CD8的值对PTSD的高警觉症状非常敏感,而与闯入、回避和麻木等症状无关,CD4:CD8的值可以作为高警觉症状的生物标记或PTSD高警觉症状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

CD3作为总T淋巴细胞的标记物,是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本研究发现CD3指标对PTSD的严重程度比较敏感,与Kawamura等人对60名日本工人样本的研究结果一致[11],但与Boscarino等人对参与战争的美国陆军士兵的大规模研究、V idovi等人对克罗地亚战争导致PTSD的士兵的研究和Sabioncello等人对战后8年导致的PTSD人群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26],另外,针对亚洲人群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的正常志愿者的研究发现,CD3、CD4、CD4?CD8的百分数水平显著都低于非亚洲人群,所以,人种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出现分歧的重要原因[17]。同时,根据对PTSD的四因素模型与CD3的相关分析发现,CD3与PTSD的各个症状的严重程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表明CD3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PTSD各个症状的生物标记。

CD4和CD8,分别作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毒性T淋巴细胞的标记物,代表了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机体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辅助性T淋巴细胞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也能促进其他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而毒性T淋巴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本研究中,对PCL高分组与PCL低分组之间的CD4、CD8、进行t检验的结果发现,两组的CD4和CD8水平并无差异,此结果与Laudenslager等人针对长期患有PTSD的老兵的PTSD的研究结果一致[12],而CD4的结果还与Sabioncello等人对长期生活在克罗地亚等战争地区的幸存者的PTSD的研究结果[10]一致,即本研究对CD4、CD8与PTSD症状模型的相关的研究表明,中国成人自然灾难后幸存者的CD4、CD8的百分率水平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另外对PTSD各个症状与CD4、CD8的百分率的进一步相关分析也未发现其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PTSD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虽然是通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发挥作用的,但是PTSD与单独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毒性T淋巴细胞并无显著相关性,而是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毒性T淋巴细胞联合在一起的总的T淋巴细胞和CD4:CD8的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PTSD的各个症状与细胞免疫各指标的关系,即发现CD3是一个对所有PTSD症状都敏感的指标,而CD4:CD8的值只对高警觉症状非常敏感。

[1]孙源泉,李莉,高峰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化机制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8(11):139421396

[2]Wong C.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dvances in psychoneuro immunology[J]. Psychiatric ClinicsofNorth America,2002,25(2):3692384

[3]Boscarino J,Chang J.Higher abnormal leukocyte and lymphocyte counts 20 years after exposure to severe stress: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PsychosomaticM edicine,1999,61(3):3782386

[5]Boscarino J.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hysical illness[J].Ann.N Y Acad.Sci,2004,1032:1412153

[6]V idovi A,V ilibi M,Sabioncello A,et al.Circulating lymphocyte subsets,naturalkiller cellcytotoxicity,and componentsof hypothalam ic-pituitary-adrenal axis in Croatian war veterans w 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ross-sectional study[J].Croat M ed J,2007,48:1982206

[7]Kosor E,Gagro A,Kozari-Kova I D,et al.The effec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syndrome on the outcome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C].Hrvatska Annual meeting of the Croatian immunological society,2005

[8]Gotovac Bori K,Sabioncello A,Rabati S,et al.Endocrine and immune interactions in war related trauma[C].1999 Annual M eeting of the Croatian I mmunological Society,1999,Zagreb

[9]Glover D A,Steele A C,StuberM L,et al.Prel im inary evidence for lymphocyt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at rest and after acute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TSD- symptomatic women[J].Brain,Behavior,and I mmunity,2005,19(3):2432251

[10]Sabioncello A,Kocijan-Hercigonja D,Rabatic S,et al.I mmune,endocrine,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in civilians displaced by war[J].Psychosom M ed,2000,62(4):5022508

[11]Kawamura N,K im Y,A sukaiN.Suppression of cellular immunity in men w ith a past hist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American Journalof Psychiatry,2001,158(3):484

[12]LaudenslagerM L,AasalR,Adler L,et al.Elevated cytotoxicity in combat Veterans w ith long- term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rel im inary observations[J].Brain,Behavior,and I mmunity,1998,12(1):74279

[13]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等.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629

[14]彭树增,李凤珍,颜小焰,等.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地震前后生理指标变化[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82284

[15]张厚粲,徐建平,心理与教育统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6]Irw in J,M cclelland G.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dichotom izing continuous predictor variables[J].JournalofM arketing Research,2003,40(3):3662371

[17]Howard R R,Fasano C S,FreyL,et al.Reference intervalsof CD3,CD4,CD8,CD4KD8,and absolute CD4 values in A sian and Non-A sian populations[J].Cytometry,1996,26:2312232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ndrome Severity and Cellular I mmun ity of"5·12"Wenchuan Earthquake

Survivors.

Peng S huzeng,Chen Chun,L i Fengzhen,et al.D eyang Peop les’H osp ital,D eyang618000,P.R.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verit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Syndrome(PTSD)and cellular immunity of natural disaster.M ethodsThe PTSD wasmeasured by PTSD Chicklist(PCL)18-month after"5.12"W enchuan earthquake,T cell and sub2populationswere also tested.ResultsThe percentage of CD3(P=0.050)and the ratio of CD4:CD8(P=0.069)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 group and the low group.A nd the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found that CD3 was sensitivity to all the symptom sof PTSD(thePvalue intrusion,avoidance,numbing and hyperactivewere 0.098,0.081,0.065,0.073).On the other hand,the ratio of CD4:CD8 was only sensitivity(P<0.05)to hyperarousal symptom.ConclusionM aybe CD3 is the biomarker of PTSD and the each symptom of PTSD,in addition,the ration of CD4:CD8 is the biomarker of hyperarousal symptom.

"5·12"W enchuan earthquake;PTSD;PCL;Cellular immunity

① 中国.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 618000 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通讯作者 E2mail:wukk@psych.ac.cn

中科院抗震救灾应急研究项目中的“灾后应激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子课题(O8CX112011)、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基金项目“震后心理应激反应的民族差异及其社会心理模式”(O9CX1540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900402)

2012206219)

猜你喜欢
警觉亚群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今夜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警觉与疾病的传播次序性对动力学的影响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2015-2017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认知警觉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偷摘葡萄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