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药物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2012-11-13 07:41夏勇夏鸣喆李艺刘世敏具紫勇何金森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症候群计分桥本

夏勇,夏鸣喆,李艺,刘世敏,具紫勇,何金森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机理复杂,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迄今病因不明[1-8]。笔者在以往的研究[9-12]中已经发现,针灸可有效改善甲状腺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本研究拟以临床症状计分、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所需时间和眼征计分为指标,观察艾灸疗法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以进一步评估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艾灸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观察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甲状腺病专科门诊明确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85例。所有患者经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后,根据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配方案将患者纳入各组进行治疗,其中灸药组42例,西药组43例。两组患者基线状况良好(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在接受本研究期间停用其他疗法。灸药组和西药组各脱落2例、3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采用Fisher的临床诊断标准[5]。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韧,或有结节而表面粗糙高低不平;②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③甲状腺显像有不规则的浓集或稀疏区。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 20~70岁之间,性别不限;②受试对象为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就诊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在接受本研究期间停用其他疗法。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者;③观察期间突发其他疾病者;④疗程不全者;⑤年龄<20岁或>70岁;⑥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⑦未按本计划书接受治疗者;⑧未按本计划书定时检查观察指标者。

1.5 随机、对照、盲法

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组间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实行单盲改良法,即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

2 治疗方法

2.1 灸药组

取穴分两组,①膻中、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命门。上述腧穴取穴方法参考全国中医院校针灸专业六版统编教材《经络腧穴学》。采用隔附子饼灸,每壮含纯艾绒2 g,每次每穴灸3壮。两组穴位交替,轮流施灸,隔日治疗1次。另于晨起空腹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5g/d)。

2.2 西药组

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

3.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比较

灸药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计分与西药组比较,高代谢综合征(P=0.362)、高循环症候群(P=0.382)、神经肌肉(P=0.525)、消化系统(P=0.147)计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灸药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计分与西药组比较(t检验),灸药组高代谢综合征、高循环症候群、神经肌肉计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00、P=0.009、P=0.000,均 P<0.05);灸药组消化系统症状计分低于西药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68,P>0.05)。灸药组各临床症状计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高代谢综合征、高循环症候群、神经肌肉、消化系统症状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0,P<0.001)。西药组各临床症状计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高代谢综合征、神经肌肉、消化系统症状计分低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122、P=0.216、P=0.216,均P>0.05);治疗后高循环症候群计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45,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3)P<0.05

项目 n 治疗前 治疗后 n 治疗前 治疗后灸药组 西药组高代谢综合征 37 6.68±3.56 1.35±1.551)3) 34 5.93±3.75 4.73±3.09高循环症候群 27 4.73±4.70 0.90±1.261)3) 22 3.83±4.45 2.15±2.682)神经肌肉 31 5.78±4.26 1.43±1.871)3) 30 5.18±4.13 4.13±3.36消化系统 20 1.73±1.91 0.30±0.561) 13 1.13±1.76 0.70±1.24

3.3 两组治疗期间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所需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治疗期间症状出现显著改善所需时间比较

灸药组治疗第3星期起高代谢综合征计分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00,P<0.05),西药组则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122,P>0.05)。灸药组治疗第3星期起高循环症候群计分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 =0.002,P<0.05),西药组则于治疗第4星期症状计分出现显著下降(P=0.045,P<0.05)。灸药组治疗第3星期起神经肌肉计分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00,P<0.05),西药组则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216,P>0.05)。灸药组治疗第3星期起消化系统计分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03,P<0.05),西药组则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216,P>0.05)。详见表3。

3.4 两组治疗前后眼征计分比较

灸药组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灸药组多泪、畏光、酸胀、眼疲劳计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05、P=0.038、P=0.004、P=0.000,均 P<0.05)。灸药组治疗前后比较,灸药组治疗后多泪、畏光、酸胀、眼疲劳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0,P<0.001)。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西药组治疗后畏光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32,P<0.05);多泪、酸胀、眼疲劳治疗前后计分无显著差异(P=0.065、P=0.343、P=1.000,均 P>0.05)。详见表4。

3.5 剔除终止脱落病例对疗效的影响

本次研究无剔除、终止病例,但是西药组和灸药组各有3例和2例脱落病例,脱落率为3.8%(<15%)。故基本上可以忽略其对疗效及统计结果的影响。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眼征计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眼征计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3)P<0.05

项目 n 治疗前 治疗后 n 治疗前 治疗后灸药组 西药组多泪 9 3.00±0.00 1.11±0.601)3) 6 3.00±0.00 2.33±0.52畏光 11 3.00±0.00 0.91±0.831)3) 5 3.00±0.00 2.00±0.712)酸胀 10 3.00±0.00 1.00±0.471)3) 4 3.00±0.00 2.50±0.58眼疲劳 13 3.00±0.00 0.54±0.661)3) 8 3.00±0.00 2.75±0.71

4 讨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初起时甲状腺机能正常,常无特殊感觉,少数患者早期可伴有一过性甲亢表现,最终约有半数以上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均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中的心肝二脏,其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类似于神经系统、肌肉兴奋活动的调节作用;心主血脉,肝主疏泄,都与甲状腺激素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相关;肝主疏泄及脾主运化的功能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为此,本次研究对高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肌肉兴奋症候群、消化系统症状和眼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结果中发现,灸药组治疗后高代谢综合征、高循环症候群、神经肌肉、消化系统计分均出现显著性改善,而西药组则仅高循环症候群计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相比较,灸药组治疗后高代谢综合征、高循环症候群、神经肌肉计分明显低于西药组;灸药组消化系统症状计分低于西药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对于消化系统症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改善在时间上晚于其他几项,有待进一步研究。

灸药并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不仅在疗效上优于单纯口服西药,而且在治疗时间上也有着很大的优势,灸药组于治疗的第 2星期起临床症状就有明显改善,而西药组治疗见效至少要4星期。表明艾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在调节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同时,还能高效地改善机体由于激素水平紊乱产生的各项临床症状。

眼之所以能发挥其视觉功能,与内在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中医学“瘿病”,它与肝、脾、肾均有联系。因此,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有突眼、多泪、眼疲劳等眼征。在本研究中,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仅对于畏光有明显改善作用,而灸药并用对多泪、畏光、酸胀、眼疲劳均有显著改善疗效。两组相比较,灸药并用治疗后计分明显低于西药治疗,有显著性差异。在起效时间上,灸药并用于治疗的第 2星期起即有明显改善,而西药治疗则在疗程结束后眼部不适症状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许多研究者发现,针灸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有效地调节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13,14]。本研究表明,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疗法的背景下,艾灸可以作为改善免疫功能,阻止或降低患者发展为甲减的有效方法。灸药并用在调节激素水平的基础上,同时发挥了整体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改善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起效快、疗效好的治疗方式。

[1]陈冬,邓大同,陈明卫.TPO/TPO抗体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J].安徽医药,2011,15(1):1-3.

[2]张志祥,郑岚,徐树进,等.TPOAb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2):108-109.

[3]Rebu ffat SA, Nguyen B, Robert B, et al. Antithyroperoxidease antibody dependent cytotoxicity in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J]. J Clin EndocrinolM etab, 2008,93(3):929-934.

[4]Ozbek MN, Uslu AB, Onenli-Mungan N, et al. Thyroid peroxidase gene mutations causing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in three Turkish families[J].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9,22(11):1033-1039.

[5]姚智燕,单宝恩,赵瑞景,等.CD4+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25(9):858-862.

[6]朱涛,谢克俭.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 TPOAb检测及临床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2):109-110.

[7]朱杰,王善菊,常青燕.HTG、A-TG、A-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4):510-513.

[8]Brix TH, Hansen PS, Kwik KO, et al. Aggregation of thyroid autoantibodie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is mainly due to genes: a twin study[J]. Clin Endocrinol (Oxf),2004,60(3):329-334.

[9]夏勇,舒适,李艺,等.针药并用治疗甲亢性突眼症临床效应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691-693.

[10]夏勇,舒适,李艺,等.针药结合治疗甲亢性突眼症临床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3):34-36.

[11]夏勇,舒适,李艺,等.针药并用治疗甲亢突眼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498-500.

[12]夏勇,舒适,李艺,等.针药结合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疗效和副反应分析[J].中国针灸,2010,30(10):806-809.

[13]何金森,金舒白,恒建生,等.针刺对甲亢患者血清TSH受体抗体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1990,10(6):19-20.

[14]何金森.不同针刺疗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1986,6(5):15.

猜你喜欢
症候群计分桥本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河南省某县农村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预警*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