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2012-11-13 07:41夏粉仙甘莉叶红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羊肠线关穴失眠症

夏粉仙,甘莉,叶红明

(富阳市中医医院,浙江 311400)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失眠人群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有 27%的人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但传统的针刺方法需要患者来往奔波,因而有它的局限性。探索一种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甚至更有效、无副反应、又省时、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评价失眠症的中医临床疗效既要考虑指标的改善,也要考虑症状的改善,还要考虑卫生经济学的比较[2]。自2009年起笔者用内关穴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失眠症,并随机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针灸科及内科门诊患者,共84例,以患者就诊顺序序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4年制订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草案)[3],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 h;⑤日间残留效应,即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 18~70岁之间;③病程在1月至5年之间;④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因全身性疾病戓外界环境干扰引起继发性失眠;③心、肝、肾、肺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穴位埋线

以型号为0.9 mm×38 mm一次性针头作针套,直径0.30 mm一次性毫针剪去针尖后作针芯,0/2医用羊肠线剪成约0.5 cm长度,浸泡于75%乙醇中。

取内关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菌镊子镊取一段待用的羊肠线放入针头的前端,后接针芯,将针头刺入穴位的肌层,稍作提插,患者有针感时,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羊肠线埋入穴位后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检查无出血后贴上创可贴,以防针孔感染。每10天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2.1.2 耳穴贴压

主穴取神门、交感,心脾两虚型加心、脾;阴虚火旺型加肾;胃腑不和型加胃;肝火上扰型加肝。耳穴探测仪选准所用穴位,做好标记,用 75%乙醇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在穴位上。每天按压3~5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2 min,以局部产生酸胀痛及灼热感为度。每次贴一侧,5 d后换贴1次,双耳交替使用。4星期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艾司唑仑1~2 mg(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33020353),每晚临睡前服用,中途根据患者睡眠时间长短及服药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适当剂量增减,4星期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后通过患者自己记录睡眠时间、伴随症状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治疗结束3个月后采用复诊或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远期疗效观察。

3.2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判。

痊愈 夜眠6 h,酲后精神充沛,伴随症状消失。

有效 睡眠时间延长3 h以上,伴随症状改善。

无效 治疗前后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pearson chi-square2双侧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 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0.5%,两组经卡方检验,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n)

3.4.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无任何不良反应,但对照组存在着多种不良反应。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4 讨论

关于失眠症病因病理目前尚未明了,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参与诱导睡眠与引导觉醒的两大相互关联系统,正常睡眠-觉醒节律是大脑皮层活动平衡的结果,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疾病、药物等因素影响,睡眠生理功能抑制作用减弱,而觉醒易生作用增强,导致睡眠-觉醒节律失调,从而表现为失眠。治疗上常采用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伴有多种副反应,并且连续使用产生药效学耐受,无论高剂量和治疗量均可产生依赖性[4]。一旦停止服用,立即出现反弹,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不寐”,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5]。《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景岳全书·不寐》:“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认为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个症状。因此以调整脏腑功能,安神定志为基本原则。内关穴系手厥阴心包经所属,又为心经别络,主治神志病。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的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羊肠线埋入内关穴,最初机械性地刺激穴位,产生针灸效应,以后随着羊肠线的分解、液化,对穴位产生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对相应的耳穴进行按压刺激,能有效地调节整个机体的功能,纠正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的病理状态,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失眠状态及其他伴随症状,减少复发。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观察发现,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虽然药物治疗在延长睡眠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又伴随着多种不良反应,而穴位埋线加耳压方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无需担心各种副反应。

[1]HUANG Qin-feng. Exploration of the Clinical Regulari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for Insomni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0,8(1):12-16.

[2]刘艳娇.失眠的诊断及治疗程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3.

[3]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4]张远凤,蒋晓江,周红杰.躯体障碍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10):1183-1184.

[5]刁丽梅,刘泰.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73-74.

猜你喜欢
羊肠线关穴失眠症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概述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