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远端和近端腧穴治疗牙痛疗效的对比观察

2012-11-13 07:41田健来李旗王大力赵春香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牙痛经筋合谷

田健来,李旗,王大力,赵春香

(1.唐山市迁西县太平寨中心卫生院,河北 064306;2.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唐山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唐山 063000)

牙痛是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牙部周围及相关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之一。众多临床报道证实针灸治疗牙痛有良好的效果[1-3]。本研究采用针刺远端和近端腧穴治疗牙痛,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源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口腔门诊。共有78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进行临床试验。治疗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年。对照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年。共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口腔科学》[4]对于牙周病和智齿冠周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5]对于牙痛的诊断标准。

中医学诊断为虚火牙痛,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夜晚加重,或慢性轻微疼痛,齿龈微肿微红,齿根松动,可兼头晕耳鸣,腰酸,舌红,脉细或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 18~60岁;②符合伴有牙痛的智齿冠周炎、牙周炎诊断,属虚火牙痛;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已接受药物或其他临床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指标观测者;③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牙痛,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等;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⑤某些特征人群如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就诊前应用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及麻醉用药;⑦缺乏行为认知能力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坐位,取患侧下颌角、下颌支、下颌颈(是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附着处),常规消毒后行毫针针刺,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行针 5次,间隔时间5 min。每日治疗1次,疗程为4 d,14 d后复诊。

2.2 对照组

患者取坐位,取对侧合谷穴,常规消毒后行毫针针刺,运用提插捻转法,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行针 5次,间隔时间 5 min。每日治疗 1次,疗程为4 d,14 d后复诊。

3 治疗效果

3.1 VAS评分

采用Huskisso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即用一条长10 cm的VAS标尺,正面有0~10之间游动标尺,背面有0~10数字,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让患者在游动标尺之间标出自己疼痛的位置,观察者立即读出背面的数字。然后算出疼痛指数。疼痛指数=(治疗前疼痛程度-治疗后疼痛程度)/治疗前疼痛程度。

3.2 疗效标准

痊愈 经治疗疼痛由任一程度达到无痛。

显效 经治疗疼痛由任一程度下降2级。

有效 经治疗疼痛由任一程度下降1级。

无效 治疗后疼痛程度无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选用DPS9.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值取双侧。

3.4 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 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组均能减轻疼痛程度,但治疗组的减痛作用更明显。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时间 疼痛程度 疼痛指数治疗组 38 治疗后 2.33±0.151)2) 0.70治疗前 7.56±0.44治疗前 7.84±0.52对照组 35 治疗后 3.88±0.291) 0.48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7%,对照组为 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牙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不仅与头面部感觉神经的生理有关,而且与情感、疼痛行为、认知及心理因素相关[6]。针灸治愈疾病缘于其调和阴阳与扶正祛邪的作用,针刺某一穴位就能使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整个机体产生抗病的能力[7-9],这正是从整体的角度去治疗牙痛的思想体现。

有文献认为,面部活动或咀嚼食物时,咀嚼肌及其他经筋组织频繁舒张收缩,经筋线牵拉力的应力点可于耳前颞区及颧弓下缘筋区、面颊及口周筋区发生“筋性结灶”,每遇寒湿、剔牙等均可导致经筋阻滞,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不通则痛,并可触摸到经筋结点[10]。本研究就针刺近端腧穴(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附着点处)(治疗组)与远端腧穴合谷穴(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虽然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自古有之,诸多临床观察证实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有即刻镇痛效果,延时镇痛效果更明显,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在临床中,牙痛患者咀嚼肌三肌附着点处都有明显的按压痛或筋结点,多为黄豆、绿豆大小,椭圆形或细长状,质地较边缘组织稍硬;用力按压拨动此处有酸痛感,此处可能有无菌性炎症存在,刺激相应的神经发为此病。本研究旨在寻找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不仅有即刻镇痛效果,还要有治痛作用。

[1]WANG Bing, ZHANG Cui-ying, ZHANG Jun-qi. Treatment of Toothache by Puncturing Hegu (LI 4)[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5(5):314-316.

[2]CHU Fu-xiang, SUN Fa-tai. Treatment of Toothache by Needling Taichong (LR 30): A Report of 20 Cases[J]. J Acupunct Tuina Sci,2003,1(3):61-62.

[3]黄颂敏.辨证循经取穴治疗牙痛 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86.

[4]郑麟藩,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16.

[5]王永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7.

[6]王景杰,牛忠英.牙痛机制的系统论辨析[J].医学与社会,2000,13(3):29-30.

[7]许建阳,王发强,王宏,等.针刺合谷与太冲 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4):263-265.

[8]陈隆顺.针刺镇痛传入纤维的分析.针灸针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348-354.

[9]唐宏图,王华.“双固一通”针法对老年阳虚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573-575.

[10]陈锦宏.经筋针刺治疗牙痛[J].中国针灸,2008,28(9):641.

猜你喜欢
牙痛经筋合谷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偏方消牙痛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经筋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