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角度谈针灸科研论文的撰写

2012-11-13 07:40张翠红马晓芃洪珏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组针灸

张翠红,马晓芃,洪珏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针灸杂志》编辑部,上海 200030)

针灸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治疗范围广、见效快、简便易行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并且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扩大针灸影响,推动针灸事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如何提升针灸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以便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和发展这一人类文化遗产,为保障人类健康,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成为每一位针灸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文是针灸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工具,也是世界人民了解针灸的主要手段,更是针灸临床经验传播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写论文的人越来越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并顺利被期刊编辑部录用、发表,是每一位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针灸类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经验,对针灸科研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投稿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作者有所帮助。

1 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针灸科研论文属自然科学技术论文的范畴,此类文章的结构格式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和国际化,一般由前置部分、正文和后置部分三大板块构成。前置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5项内容;正文部分一般包括引言、临床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5部分;后置部分一般包括致谢和参考文献两部分[1,2]。

针对审稿中存在的问题,按整体结构、前置部分、正文和后置部分归纳如下。

1.1 整体结构不完整

前置部分中的作者工作单位、关键词和英文摘要,正文中的引言,及后置部分的致谢缺失是笔者审稿中经常碰到的现象。编辑常常会为此请作者反复修改,数次与作者联系,增加了文章的报道时差。

1.2 前置部分存在的问题

1.2.1 标题不恰当

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揭示,也是论文主题和中心的缩影。一个好的标题常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兴趣。但在审稿中常会发现题不切文、标题偏大、标题偏小等问题[3,4]。如一篇题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论文,其治疗方法既有针刺,也有艾灸,这就犯了标题偏小的毛病。另有一篇题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的论文,其引用的文献均为2000年以后的,很显然,这篇文章的标题偏大。

1.2.2 摘要撰写不规范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一篇好的摘要,应能反映全文的大意。一些作者撰写的摘要不是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撰写,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读了根本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是如何研究的,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又是怎样的。也有一些作者以第一人称语气撰写摘要,如以“本文”或“我们”、“作者”、“本人”、“笔者”等做主语撰写摘要。这些都不规范,会给审稿人留下思路不清的印象,从而影响论文的录用。

1.3 正文部分存在的常见问题

1.3.1 缺少相关的标准

临床资料与方法部分主要交代研究使用的对象和材料、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这段文字是衡量论文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作者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缺少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疗效判断标准。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读者阅读针灸类文章的目的多为学习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提就是疾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文章中缺少了这些标准,读者就无法判断治疗方法的使用前提,从而直接影响优秀治疗方法的传播。

1.3.2 缺少随机分组方法的说明

为了对针灸治疗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针灸临床研究设计要讲究随机、对照、盲法,从而获得可信度高的研究结果。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组,以确保对比组之间基线均衡可比,被认为是减少两组患者选择偏倚的最佳方法[5]。在临床研究中,正确地实施真正的随机分配是临床试验的关键,但当前临床试验随机分组不恰当问题非常突出[6,7]。我们在审稿过程中发现,很多作者在交待分组时只是随意交待一句“随机分为两组”,而没有交待随机分组的方法,是根据随机数字表还是根据就诊顺序,还是其他随机方法,均未交待。有些作者还将分组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混在一起交待。如一篇穴位注射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来稿中写到“总计 122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8例;年龄25~65岁,病程最短2星期,最长12年,平均3年。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结合牵引组42例、穴位注射组40例及牵引组40例”。根据这段话,读者知道了病人的整体情况,但对于分组后各组的临床资料却不知道,因而也无法判断随机分组是否成功,分组后三组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将上述内容改为“总计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穴位注射组 40例及牵引组 40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将分组后三组的临床资料用表格表示,直观明了,值得推荐。通过对临床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更科学,更令人信服。

1.3.3 治疗方法交待不清

治疗方法是针灸科研论著的主要内容,也经常是读者希望学习和借鉴的,但很多来稿中对本部分的描述过于简略,如一篇论文中治疗方法部分为“针刺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从这一句话中,仅能看出所选穴位为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对于针刺时所用的针具规格、针刺的方向、针刺的深度及留针的时间等信息全部未交待,从而使读者对具体的治疗方法模糊不清。另外,很多来稿中对疗程的规定、治疗几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等信息没有交待清楚。这些资料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读者所需信息的获取,不利于该治疗方案的传播。

1.3.4 统计方法应用不当

研究结果部分不是大量原始记录的堆积和罗列,而应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统计学处理,并按逻辑思维顺序依次列出。科学的研究设计是正确应用统计方法的前提,但即使研究设计科学,如果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不当,不仅不能准确反映研究的结果,而且还可能带来错误的结论[8-10]。在审稿中发现,不交待所用统计方法的来稿屡见不鲜,将应该用秩和检验或 Ridit分析的单向有序的行×列表资料(如疗效观察结果中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误用卡方检验的也比比皆是。

1.3.5 脱落病例情况未交待

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纳入的观察对象不可能完全依照研究设计者设计的治疗方案治疗,对于在研究过程中依从性差的病例要根据研究设计的剔除标准予以剔除,以免对研究结果造成误差。但在审稿过程中发现,很少有来稿交待脱落病例情况,基本是最初纳入多少病例就是多少病例完成治疗,没有脱落病例,这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没有脱落病例的研究报告缺乏可信性。

1.4 后置部分存在的常见问题

1.4.1 缺少相关声明

国际知名刊物多在参考文献前放置利益冲突、致谢(需要感谢的人员、单位或基金资助项目的名称及编号)、动物或人权声明3项内容,但笔者在审稿中发现,国内来稿中几乎没有作者提到此项内容。

1.4.2 参考文献著录不严谨

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识论文中引用资料的来源,是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中的理论、观点、资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鉴,能反映一篇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拓广论文包涵的信息量。参考文献的标引不仅是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的体现,而且会极大地丰富学术论文的内容,同时又不致使文章显得冗长、繁琐。

合理标注参考文献,不仅能反映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作者的学术道德。尽管各刊编辑部对作者来稿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著录质量均有明确要求,但参考文献的失真率仍一直居高不下[11]。目前多数期刊的参考文献都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章正文中按参考文献的顺序用带方括号的上标标示该条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根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在文后参考文献目录中列出该条文献的详细信息。在审稿中发现,参考文献著录不严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著者的姓名书写有误,二是所引论著的标题不准确,三是论著所在期刊的卷、期、起止页码有误。参考文献著录不严谨,会让审稿人对作者的学术严谨性产生质疑,从而拒绝录用;即使文章被录用,也会增加编辑人员的工作量,延长论文的发表周期。

2 应对策略

2.1 整体结构应完整

暂且不论文章的内容如何,一篇结构整齐的文章总是赏心悦目的,这直接影响着审稿人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提高文章的录用率。在此提醒各位作者,投稿前务必通读全文,根据前置部分、正文和后置部分各条目逐条对照,检查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为了与国际接轨,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前加上利益冲突、致谢(感谢的人员、单位或资助项目)、动物或人权声明3项内容。

2.2 标题宜贴切醒目

一篇论文的标题如果恰当,就如画龙点睛,富有吸引力,让读者看到标题就产生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因此,论文的标题一定要仔细斟酌,切忌简单、枯燥、呆板和脱离文章内容,务必使标题准确、贴切、醒目、逻辑性强,避免偏大偏小的毛病。如将前文所述的“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改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将“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改为“近10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则更为贴切。标题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2.3 摘要撰写要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的要求,针灸论文与其他科技研究论文一样,其摘要也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部分,以300~400字为宜。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语气、主动语态表述,不应出现“本文”、“我们”、“笔者”等字样,且尽可能采用专业术语。

2.4 相关标准须完备

在撰写正文部分时,务必先交代所治疗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好是公认的标准。临床常用的标准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文中相关的诊断、疗效标准明确,读者就可以参照相应的标准,学习、重复该研究方案,从而扩大此研究方案的影响。

2.5 随机分组方法应说明

常用的随机化分组方法有简单随机化分组、区组随机化分组、分段(或分层)随机化分组、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动态随机化分组。这几种随机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应用,并在撰写论文时详细交待随机分组方法。

另外,随机分组后,应在治疗方案开始前,对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病情等)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确保治疗前各组基线资料的均衡,组间具有可比性。

2.6 治疗方法要详述

针灸类文章所涉及的治疗方法多以针刺治疗为主,这部分内容正是广大读者希望详细了解的内容,因此,笔者建议作者将针刺部分分成主穴、配穴、操作3小部分分别论述。主穴部分交待每次治疗必取的穴位,配穴部分交待根据辨证加减的穴位,操作部分详细交待所用针具的规格,每个穴位针刺的方向和深度。

如使用电针,则详细说明电针选择的波形、频率、电流强度、正负极所接穴位的名称。

对于特殊的取穴,可以附以针刺后的图片,因为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从而方便读者准确了解针刺的穴位所在及针刺的方向。对疗程的规定、治疗几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等信息也应在操作部分予以说明。如将治疗方法“针刺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的描述改为“取穴百会、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选用直径0.30 mm,长40 mm毫针。百会穴向后平刺0.5~1寸,足三里、三阴交直刺0.8~1.2寸”,则其治疗方法一目了然。

另外,治疗方法的选择可参照相应的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新的医疗工作模式,已在国际上风行20多年,目前在我国已日见普及。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了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针灸工作者可以根据中医临床路径进行研究,从而避免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提高费用、预后、疗效等因素的可评估性。

2.7 统计方法选择要恰当

作者应根据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并结合研究实际选择恰当的统计处理方法。一般而言,计量资料两组样本均数比较或单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均数多重比较可选SNK-q检验(多个均数间全面比较)、LSD-t检验(有专业意义的均数间比较)或Dunnett检验(多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等。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如痊愈、有效、无效等单向有序资料)比较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

统计方法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想发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最好请教相关的医学统计专家。

2.8 脱落病例情况要交待

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实事求是地交待脱落病例情况,包括脱落的例数及脱落的原因,以供读者借鉴。

此外,引入受试者处理流程图,将整个研究方案以图的形式呈现,会使整个研究过程一目了然,即从收集受试者开始,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随机分组方法、各组处理方法及最终受试者数目的步骤,把研究流程介绍清楚[12]。如图1。

图1 研究流程示意图

2.9 参考文献著录要严谨

广大作者应提高对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GB/T 7714-2005)”为标准,规范、严谨地著录每条参考文献。所引文献最好以近 5~10年出版的论著为主,论著性文章参考文献数不应少于10条,综述类文章不应少于30条。论文撰写完成后,作者要逐条核对文后参考文献,力求准确无误。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免费网络资源,如 Medli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重庆维普数据库 (http://www.cqvip.com/),百度文库(http:// wenku.baidu.com/)及豆丁网(http://www.docin.com/)等。

3 结语

一篇优秀的针灸科研论文能将科研成果客观、真实、详细地展现给读者,供读者学习、参照、重复,从而扩大了科研成果的影响,促进了针灸知识的传播。因此,论文成文后,作者一定不要急于向编辑部投稿,而应反复通读,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直至作者满意。投稿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 4点,一是要事先了解所投刊物对投稿的要求,认真阅读拟投刊物的“投稿须知”或“稿约须知”,在撰稿前一定要清楚拟投期刊对来稿的要求,并按要求撰稿,这样可提高录用率。二是投稿后被退稿或退修的,应认真阅读编辑部返回的退稿或退修意见,并根据意见认真修改,力争使稿件最大限度地达到专家审稿要求与该刊刊出规范。三是可针对编辑部的征文重点投稿,因编辑部都有选题计划,在当年或次年各期有重点地报道几个专题,作者按照专题的要求规范撰稿,多会被优先录用。四是注意各类基金项目的标注,既利于基金项目的结题验收,也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录用机率[13,14]。

从评定论文学术影响的文献计量指标考虑,论文的创新性,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论文的文献类型,论文是否处于研究前沿、是否属于研究热点,论文的合作强度,论文的参考文献情况,论文的他引量等都影响着科研论文的质量。因此,应多撰写带观点的评论性文章、有应用前景的方法研究论文、有学术争议的论文、合作研究的论文、基金资助的论文、当前关注的热点论文。文章中尽量增加参考文献的数量,并注意所引参考文献的时效性,尽量引用近5年的文献。同时,论文尽量发表在有高影响力的期刊上。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中医药学研究产出论文在国际上已具一定显示度,但显示度不够,被引用数偏少。从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论文数量和引用情况看,我国并未在国际上占有强大的优势[15-17]。

中国作为传统中医针灸发源地,针灸科研人员和针灸类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使我国的中医药研究成果更多地走向世界的重任,撰写、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则是实现这一重任的一种途径[18]。希望上述粗浅的总结能对针灸科研人员撰写科研论文有所帮助,也希望通过广大作者和我们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推动针灸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尹志诚.从编辑的角度谈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与规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18-121.

[2]马英.国外医学期刊的审稿标准[J].编辑学报,2009,21(3): 276-278.

[3]刘炜宏.怎样写好针灸文献综述[J].中国针灸,1999,19(1):50-52.

[4]韩碧英.针灸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刊,1999,34(4):43-44.

[5]Torgerson DJ, Roberts C. Randomization methods: concealment[J].BMJ, 1999,319(7206):375-376.

[6]He J, Du L, Liu G, et 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reporting of randomization, allocation concealment, and blind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CTs: a review of 3159 RCTs identified from 260 systematic reviews[J]. Trials, 2011,12:122.

[7]厉建强.医学论文中科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学报,2000,12(4):197-199.

[8]肖丽娟.从编辑角度谈医学论文写作中的统计学应用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5):90-92.

[9]肖丽娟.从医学编辑的角度评《现代实用卫生统计学》[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0(6):79-80.

[10]杨扬,沈志超.循证医学和医学论文中统计学问题编辑鉴审的必要性[J].编辑学报,2001,13(2):77-78.

[11]杜云祥,王桂枝.著者和编者都应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J].图书馆论坛,2004,24(1):62-65.

[12]李静然,魏丽惠.医学期刊研究性论文引入受试者流程图的探讨[J].编辑学报,2011,23(4):327-329.

[13]温晓平,王国辉,窦春蕊,等.关于科技论文基金项目标注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6,(6):353-356.

[14]关蕴良,罗萍.从编辑角度谈怎样提高医学论文发表率[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75-877.

[15]张玉华.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国际地位[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3):161-169.

[16]潘云涛,苏成,马峥,等.2008年我国医学论文的简要统计[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8):78-82.

[17]张玉华.我国中医药论文的国际显示度[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771-3773,3838.

[18]董时军,李军,张海陵.编辑实践中医学期刊编辑须具备的医学信息素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1):47-51.

猜你喜欢
参考文献分组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分组搭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怎么分组
分组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