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现代化管理

2012-11-15 22:26郭亚玲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60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管理

郭亚玲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企业文化与企业现代化管理

郭亚玲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的向心力。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管理;核心价值观

中外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的向心力。诚如美国管理学者汤姆·彼得斯和南希·奥斯汀在《寻求优势》中所说:“一个伟大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1.企业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1.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在对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中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并且被广泛接受,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最热门的一个课题。

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美国《商业周刊》于1980年秋在一期以“公司文化”的封面题材的报道中首次提出的。这家周刊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指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模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步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按照外国学者的研究概括,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组成,即企业环境、价值观、企业中的英雄、仪式和文化网络。其中企业的价值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所谓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企业管理哲学的概念,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由这个群体意识所产生的行为规范,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国外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经济管理阶段(也称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化管理阶段。强调人是决定性因素,注重依靠人的积极性,发挥精神力量的激励作用,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与以前企业管理不同的本质区别。许多企业纷纷创建企业文化,将建立具有本民族、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予以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1.2 企业文化的特点

1.2.1 广泛性。企业文化具有广泛的作用范围,融合在企业行业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

1.2.2 连续性。企业文化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致的特点,对它的变化不能追求跳跃的突变,而要采取逐渐演进的方式。

1.2.3 整合性。企业文化在空间上是统一、相容的。企业的各个部门可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亚文化,但这些亚文化不会背离企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1.2.4 超个体性。企业文化是由许多人的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它不完全是某一个人的观念和个性。尽管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行为都对企业文化有影响,但任何个人的意志不能代替企业的文化。

1.2.5 独特性。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之处,尽管有许多的企业处于同一民族文化的环境中,他们的企业文化都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但每个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人员结构及领导风格等原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可以说没有两个企业文化完全相同的企业。

2.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

人们对企业最关心的是它的业绩。企业文化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企业的业绩有很大影响。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影响了企业的制度和企业员工的行业习惯。人们在制定制度时,有意或无意地受其价值观的支配。比如崇尚权威的人会选择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而崇尚民主决策的人会选择扁平的组织结构。员工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若多数员工认为某种行为是正确的,则他们会多次实施这种行为。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习惯。新的员工会受到同化而下意识地接受这些习惯。

企业的制度和员工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及企业的形象。企业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企业内部已有的习惯对员工行为具有非强制性的约束力和引导作用。

员工的行为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业绩。企业的社会形象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行为。同时,企业员工的行为对企业中的每一项工作的成效都有影响,因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即企业的业绩)。另外,企业的社会形象会影响顾客对企业的看法以及顾客的购买行为,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由此可见,员工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形象而间接地影响企业的业绩。企业文化就是通过上述的链状机制影响了企业的业绩。

从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还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层次。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有人称之为精神文化;制度和习惯对应着企业的制度文化;员工行为对应着企业的行为文化;最表层的物质层面对应着企业的物质文化。

[1]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中信出版社. 浙江出版社,2007

[2]吴晓波.跌宕一百年[M].中信出版社.浙江出版社,2007

[3]郎咸平.整合[M]. 东方出版社,2008

[4]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M].南海出版社 ,2009

[5]马钧.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6]伍柏麟.中国市场化二十年[M].山西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7]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6.059

郭亚玲(1967.2)女,甘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