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消瘤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100 例

2012-11-19 07:59蔡小平罗银星
中医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毒副症候扶正

张 影,蔡小平,罗银星,魏 征,胡 皓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河南 郑州450004)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由老龄化向青年化发展的趋势。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因消化道反应迫使化疗减量或延期甚至中断,从而影响化疗效果[1]。2009 年8 月—2011 年3月,笔者采用扶正消瘤汤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10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 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患者,其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最大87 岁,最小41 岁;病程最长1 a,最短3 d;肺癌24 例,胃癌25 例,大肠癌17 例,肝癌22 例,肾癌5例,前列腺癌3 例,膀胱癌2 例,卵巢癌2 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穿刺及内镜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经过化疗且存在消化道反应。

2 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肿瘤内科学》[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

3 治疗方法

于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给予口服扶正消瘤丸(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号20090827),药物组成:人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黄芪30 g,当归10 g,鳖甲10 g,鸡内金15 g,砂仁10 g,焦三仙各10 g,炒谷芽10 g,半枝莲15 g,生薏苡仁15 g,山慈菇6 g。将以上药物按比例研成细末,制成水丸。每次15 丸,每日2 次。14 d 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

4 观测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症候积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相关标准评定;③胃肠道反应控制情况;④血常规变化;⑤毒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2,5]评价,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率(主要参考恶心、呕吐、腹泻及肝功指标情况)和骨髓抑制程度(主要参考血常规三系细胞及血红蛋白情况)。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实用肿瘤内科学》[2]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5]相关标准。显效:毒副反应完全消失,精神好,食欲佳,乏力消失,无不适感,生化检查结果正常,中医症候积分改善>70%。有效:有轻微毒副反应,精神一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生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中医症候积分改善30%~70%。无效:有较重毒副反应,精神差,时有恶心欲吐,食欲差,乏力,生化检查结果异常,中医症候积分改善<30%。

6 结 果

6.1 临床疗效

显效76 例,有效12 例,无效12 例,有效率占88.0%。

6.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分,±s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分,±s

注:与治疗前对比,** P<0.01。

例数 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时间100 20.43 ±2.52治疗后 100 19.61 ±1.73**

6.3 治疗前后胃肠道反应控制情况对比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胃肠道反应控制情况对比 例

6.4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对比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对比 ±s

表3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对比 ±s

注:与治疗前对比,** P<0.01。

时 间 例数 WBC/(×109·L -1) RBC/(×1012·L -1) PLT/(×109·L -1) HGB/(g·L -1).51治疗后 100 4.59 ±0.87** 3.45 ±0.42 111 ±49.22 115.3 ±21.22治疗前 100 3.57 ±0.79 3.38 ±0.33 123 ±47.11 102.7 ±26**

6.5 毒副反应

100 例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7 讨 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放化疗过程中所引起的体质虚弱、脏腑功能减退、气血亏虚、免疫功能下降,均是正气虚弱、邪气乘虚而入的结果,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脏腑功能减退则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5]。从中医学角度看,化疗药物多属于攻正克伐类或剧毒伤正类药物,长期应用势必克伐机体正气,使正气虚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固,百病乃生”,且化疗损伤正气后会使肿瘤迅速生长。因此,怎样增强患者体质、保证患者完成化疗、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已成为肿瘤界一个公开的难题。

中医学认为,痰、瘀、毒在恶性肿瘤的病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痰生于病体,既生而为异质,异质必损正,损正必伤气,气伤必乱,气乱血液难以顺行,气不顺血必乱,血乱或流速而成涌,或流滞而成瘀,在气乱血涌的同时,所生之痰伺机作祟,阻遏气机,加剧气乱血涌,最终形成气乱、血涌成壅、痰结,甚则日久蕴毒,正气亏虚,先后天失养,毒踞正虚,正气虚亏则气机因虚愈乱,又反使诸邪又生,形成正气愈虚愈乱、邪气愈损益加的局面。只有四诊细腻、辨证准确、方法合理、厘定用药,才能使众邪难结、顽邪势孤、正气有复,可图癌瘤夭折,病势图缓。

扶正抑瘤丸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药,扶正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生薏苡仁、砂仁、焦三仙、炒谷芽健脾益气和胃;当归、鳖甲、半枝莲、山慈姑活血散结,解毒消瘤。有研究[6]表明,黄芪、人参、当归的有效成分为皂苷、多糖及其他成分,均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的作用,是治癌的重要手段。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扶正消瘤之效。现代医学研究[7]亦证实,许多中药不仅具有扶正抑瘤的双重作用,可增强T 细胞群的活力,激发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和细胞介素,而且能够改善体内的微循环,增强肿瘤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乏氧细胞,同时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整体作用来控制、调节机体内部的防御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达到扶正祛邪、阻止肿瘤生长及扩散的目的。

[1]He J,Gu D,Wu X,et al. Major cause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EJJ[J].N En J Med,2005,353(11):1124-1134.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1.

[5]孙燕,石元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宋光熠.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范志刚,王小华,贺启华,等. 平胃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47 例[J].陕西中医,2011,32(1):6-7.

猜你喜欢
毒副症候扶正
更正说明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