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的趋势分析——以2007—2011年《Journals of Sports and Social Issues》为例

2012-11-20 02:52张晓娟陈玉忠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亚文化体育运动体育

张晓娟,陈玉忠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8)

体育社会问题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并且具有多层面、文化的局限性和公开性[1]。体育运动是社会的一种缩影,大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会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到体育这个小社会中;体育运动又作为一种极不稳定的文化形态,导致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2]。体育社会问题是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比较而言,西方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比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更为全面和系统。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相当薄弱。费孝通先生指出: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全球化[3]。因此对西方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趋势进行探究对我国今后将会面临到的体育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JSSI》于1976年创刊,在北美乃至世界体育与社会问题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已成为及时了解当代体育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该杂志发表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最新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JSSI》杂志的内容分析,获取西方体育社会问题的热点议题。

1 研究对象、方法及设计

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07至2011年间《JSSI》所发表的122篇论文的研究主题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提出的关键问题:《JSSI》杂志中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的趋势。

(2)选择信息源。以北美出版的学术期刊《体育与社会问题》(《JJSI》,季刊)为本研究的信息源,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为:从2007-2011年间共20期所出版的所有杂志。近5年来发表的研究论文总数为122篇(论文指Original Articles,不包括其它任何形式的书评Book Reviews、编辑回信 Editorial、评论 Comments等)。

(3)选择分析单元。本文的研究通过多种分析单位,一般以摘要、主题语、关键字为分析单位。

(4)建立分析类目。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编码表将研究主题细分为以下21个方面:A.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B.体育学理论与方法C.青少年体育运动D.体育与媒体E.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F.暴力、违禁药品、伤痛与冒险G.学校体育运动H.体育明星I.体育伦理、价值观与参与动机G.奥运会等大型赛事K.空间、环境与体育L.体育与宗教M.体育与文化N.体育旅游O.体育功能P.体育全球化Q.残疾人体育R.其它S.时尚体育运动 T.体育与科技 U.体育与政治[4]。

(5)进行内容评判。评判是把每篇论文的某些特征根据内容分析编码表归入到相应的分类中。记录时逐个文献登记,填好分析单位分布表。

(6)数据统计及讨论。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出研究主题出现的频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研究热点问题通过线性图表的变化趋势加以分析说明。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度不同研究主题的分布

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范围较广,研究尝试识别并确定每篇文章的研究主题,但是由于体育与社会问题研究主题本身的多样性,使得研究对象中部分文章的研究主题仍然难以准确归类或者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题材,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将其列入“其它”类。

表1显示近5年来,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中“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主题出现频率最高,占到研究总数的24.6%。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对“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最为关注。“暴力、违禁药品、伤痛与冒险”和“其它”类的研究文章在《JSSI》中均占据了研究总数的9%,处于第二的位置。基于这一分析得出,体育社会学的学者们仍然十分关注体育运动中的偏差行为及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伤痛问题等等;从“其它”所占研究总数的9%,得出体育社会学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仍旧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研究领域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仍然需要社会学的学者们不断拓展,予以完善。处于第三位的研究主题为“体育与媒体”、“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和“体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均占到研究总数的6.6%。在2007年至2011年的5年期间里,对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的研究,当然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首,“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主题的研究占总数的4.9%,由此看出,北美体育社会学学者对国际性重要赛事的研究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度。

表1 研究热点主题论文数量分布(取研究主题频率>5次)

2.2 热点研究主题在不同年度的数量变化

从图1可以得出:近5年中,“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的主题研究作为最为热门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

图1 研究主题不同年度的数量变化

在2009年,“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阶级、国籍”等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篇数达到7篇,占到研究主题的23.3%。从国外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的综合因素考虑,这一研究主题仍将成为体育社会学中的热点研究主题。“暴力、违禁药品、伤痛与冒险”作为第二大热点主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这一主题中的“违禁药品”方面的研究在现今国际社会学研究中一直都是被关注的话题。

图2 研究主题不同年度的百分比变化

从图2可以得出,对于“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方面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中此研究主题数量占全年研究主题总数的一半。而对于“体育与媒体”方面的研究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此研究主题的数量跌至谷底,随后两年这方面主题的研究有所回升。

图3 研究主题不同年度的百分比变化

如图3所示:“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与文化”这方面的研究主题在2009年四期的《JSSI》杂志中未被涉及。“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研究从2007年至2008年期间的研究相对缓和,在2009年呈现下坡趋势,未表现出后奥运研究的热情。反观“体育与文化”这一主题的研究在近5年中呈现上下波动趋势,可以说,“体育与文化”这一主题在体育社会学界的研究中仍会经久不衰,文化的传播面涉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

2.3 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1)性别与体育方面的研究。现代奥运之父皮埃尔·得·顾拜旦早在1896年已经说过:“我们觉得,为了男性运动的庄严和周期性的激越,奥运会必须予以保留,并应以国际主义为其基础,以忠诚为其途径,以艺术为其场景,以女性的掌声为其鼓励[5]。”从皮埃尔的这句话可以解读出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性别和性别关系就已经成为体育社会学的热门话题。体育社会学学者在研究性别时,常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参与和平等问题;意识形态和机构问题。

《JSSI》中关于性别的研究针对以上两个议题的探讨是女性的体育运动参与方式、体育运动如何与有关男子汉气概和女性气质的观念相联系以及通过改变体育运动的组织、推动、开展和报道的方式并使其多样化,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达到性别平等。在安妮·特拉弗斯的研究中是对女性运动员参加2010年冬季奥运会滑雪运动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而进行的研究[6]。罗伊·戴瑞克从“性别逻辑”和“性别媒体体育报道”方式向公众阐述女性拳击手死亡的前因后果,从媒体报道为视点进行性别歧视的研究[7]。

《JSSI》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以女权主义理论主要对“体育运动如何改善性别关系的形态”或者是“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构建挑战或对抗关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主导观念的平台”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本质是对女性参与体育公平度的解读。

(2)种族观念参与体育运动与体育参与形式的研究。众所周知,北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都是多种族国家,在多种族国家参与体育运动时,种族意识显得尤为突出。正如社会学家,哈里·爱德华兹曾说过“在具有极端种族意识的社会里,所有的少数名族运动员进入运动赛场都是背负着某种包袱。”《JSSI》中“种族观念与体育”研究的议题集中为:种族歧视问题、种族观念对体育的影响以及体育对种族观念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改善种族关系、不同种族的体育运动参与模式。

大卫·雷诺德和理查德以NBA明星,科比·布莱恩特(美籍非洲裔)为例,通过科比自身的努力,希望可以改观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但这条“救赎”的道路却尤为艰辛。最后,科比不但在白人的种族框架中展现出黑人的气概并且建议黑人运动员自我救赎,并且在白人的体育场上表现出黑人的尊严[8]。还有研究者发现在美国备受瞩目的体育运动中虽然可以看到非洲裔美国人,但是在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中黑人运动员为数甚少,而且非洲裔美国女子参与体育运动和比赛的人数极少,这种结果不但显示出黑人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并且种族观念严重影响黑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

(3)暴力、违禁药品、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在《JSSI》中对体育运动中的偏差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中:偏差行为的正确划分、运动伤痛和体育风险、如何正确面对体育运动中的偏差行为?如何控制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成绩而使用违禁药物?

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偏差行为,鲍勃·斯图尔特和亚纶·斯密斯共同撰文以体育比赛中兴奋剂政策的制定为例,兴奋剂问题在体育运动中由来己久,两位作者认为正确定义、鉴定和禁止兴奋剂的使用,相应的政策应该及时跟进以保证体育比赛中的公平、公正[9]。关于体育暴力问题,主要集中在球迷偏差行为的研究,包括足球流氓行为、球迷打架斗殴、竞赛赌博等。Ramón·Spaaij的文章中“男子汉像我们,男孩像他们:足球流氓的暴力、男子气概和集体共识”对足球流氓这一复杂、混杂的现象从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下进行了分析,从六种基本特性中对足球流氓框架进行了阐述:兴奋愉悦心情的激励、莽撞的男子气概、地域认同、个人与集体管理声望、团结与归属感意识和权力自治的抗议[10]。在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研究者多以运动伦理进行解释,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心甘情愿接受对身体健康有害的运动是对身体勇敢和勇于奉献的标志之一。教练寻找的是愿意挑战自我、忍痛上场的人,而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也是运动员身份的一部分。

(4)体育与媒体的研究。体育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场你情我愿的联姻,双方的结合都带给对方最大的便利,到了今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体育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基于金钱的结合[11]。社会越发达,体育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体育与媒体的商业化不言而喻,经济力量刺激了其共生关系,但是在《JSSI》杂志中对体育与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报道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媒体对体育项目的影响,而体育与媒体的商业化、大型国际性重要赛事报道、体育媒体间的相互竞争等研究相对较少。

罗伊·戴瑞克的文章“女性拳击手之死:媒体、体育、民族主义和性别”中是以媒体报道为视点的性别歧视研究,媒体对2009年特立尼达岛上一位女性拳击手之死的报道传达出的信息,是时至今日女性运动员仍然要遭受男性掌控体育运动、女性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权利受限的现状。媒体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与影响,在《JSSI》杂志中的研究不在少数,其中在2010年的第三期专门探讨高尔夫球运动的主题中,共6篇文章中就有2篇是从媒体角度对高尔夫球这项运动的产生、现状及影响进行研究的,还有以媒体为视点对网球、板球、滑板滑雪等体育项目的研究,可以说媒体为体育树立了新形象,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距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

(5)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的研究。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产生的体育文化也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体育主文化是人类社会所认可和共享,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体育界中被视为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足球、网球等)定义为体育主文化;体育亚文化以体育主文化为参照、在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是体育社会体系内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由特定的群体所创造、信仰和践行的特有的体育文化,体育界中充满地域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跑酷、滑板、街舞等)定义为体育亚文化。体育亚文化广泛存在于人类体育活动中,并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差别不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可是说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选择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以及残疾人享有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使得体育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发生着冲突与交流,引起变动。

《JSSI》对体育亚文化的研究,研究者以互动论对体育主文化与体育亚文化进行探析,互动论主要运用于研究体育运动文化与亚文化产生和维持的原因中,研究者认为体育运动中的行为发生在体育亚文化中,与这些亚文化中建构的各种身份相联系才能被理解。丹尼斯·安德森文章中“年轻女孩参与残疾人体育活动:身份发展的暗示”应用了符号互动论对身体残疾的年青女孩参加有组织的轮椅体育比赛从而获得运动员这一身份的认同[12]。《JSSI》中对体育亚文化的研究,关注点会落在青少年的体育运动中。体育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相对属于时尚体育运动,跑酷、攀岩、滑板等等这些带有刺激性、冒险性的体育运动多数以青年人参加为主。

3 研究结论

(1)从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来看,在北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层面出现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显而易见的折射在体育中。研究的热点主题中“性别、民族、社会阶层”等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位居榜首。同时,“体育暴力、违禁药品、冒险”等主题在研究主题分布中也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体育亚文化”、“体育与文化”等主题的研究则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2)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对社会广泛讨论的体育运动热点话题也给予很高的关注度。如高尔夫运动的社会意义一直是个热点话题而广受学者争议,《JSSI》开辟2010年的第三期专刊予以探讨。可见,体育社会问题正是因为社会问题的存在而引发,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有可能成为体育社会问题中的热点议题被争议与讨论,体育全球化的现象也愈来愈明显。

(3)通过研究主题的探析发现,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如运用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符号互动论等多种理论探讨性别、民族、阶层与体育的关系,以全面分析性别、种族的不平等问题与体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4)近年的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体现出从亚文化视角剖析体育运动的文化现象趋势,如从体育亚文化的角度分析跑酷、攀岩、蹦极等具有刺激性、冒险性特征的体育活动的流行和社会意义。这对全面认识这些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以及促进传播都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重视将体育社会问题置于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下进行,对我国相关研究有积极启示。

同时,社会问题研究对于社会广泛讨论的主题应给予积极回应,为体育现实问题的解决探索应对策略。

在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国际体育社会学中出现的热点研究问题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的我国,因此对于其中的研究热点我们应理性对待,并做好应对的准备。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2-217.

[2][5][11]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孟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3;262-307;310-357.

[3]黄彦军.社会转型与体育社会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16.

[4]苏小霞,吴贻刚,张军献.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7(5):7-14.

[6]Travers,Ann.Women’s Ski Jumping,the 2010 Olympic Games,and the Deafening Silence of Sex Segregation,Whiteness,and Wealth[J].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2011(35):126-146.

[7]McCree,RoyDereck.The Death of a Female Boxer:Media,Sport,Nationalism,and Gender[J].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2011(35):327-350.

[8]Leonard,David J.King,C.Richard.Lack of Black Opps:Kobe Bryant and the Difficult Path of Redemption[J].Journal of Sport& Social Issues,2011(35):209-224.

[9]Bob Stewart,Aaron Smith.Drug Use in Sport: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J].Journal of Sport& Social Issues,2008(32):278-299.

[10]Spaaij Ramón.Men Like Us,Boys Like Them:Violence,Masculinity,and Collective Identity in Football Hooliganism[J].Journal of Sport& Social Issues,2008(32):369-493.

[12]Anderson,Denise.Adolescent Girls'Involvement in Disability Sport:Implications for Identit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port&Social Issues,2009(33):427-450.

猜你喜欢
亚文化体育运动体育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体育运动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把脉“腐败亚文化”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