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电环切除术对患者生育的影响

2012-11-20 09:45蔡如玉王莉菲杨菊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病理

谢 红, 蔡如玉, 王莉菲, 杨菊芳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 深圳 518020)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由CIN发展到宫颈癌约需10年。随着筛查技术的日益进步,CIN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随着发病趋于年轻化和我国育龄妇女生育计划的推迟,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越来越多。因此,保留子宫,保存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是近年关注的热点。宫颈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可以在门诊进行,目前得到广泛应用。但LEEP术后对患者受孕能力及妊娠结局有无影响,术后何时适宜妊娠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现将2008-01~2010-12在我院行LEEP手术,并有生育要求的62例CIN患者,其术后妊娠及分娩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01~2010-12在我院因CIN行LEEP手术患者62例,病例入选条件:患者术前在我院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Ⅰ,CINⅡ或CINⅢ(不包括宫颈原位癌);年龄≤40岁;术前无不孕症;有生育要求;LEEP术后病理提示浸润癌需行全子宫切除或宫颈癌根治术者,或LEEP术后3-6月追踪复查发现仍有高度CIN病变残留需再次手术或行全子宫切除者予以剔除。62例患者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16例,年龄21-39岁,平均(28.71±3.91)岁。对照组:同期在妇科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高危HPV检查结果正常,无宫颈病变,未行任何宫颈手术治疗,年龄≤40岁,有生育要求的妇女60例。其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9.87±3.96)岁。两组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107)。

1.2 研究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3-5 d,行LEEP术,于宫颈碘不着色区外缘2-5 mm,环形切除宫颈组织,锥高约1.5-1.8 cm,切除组织标记后送病理,分12点取材,排除浸润癌。术后第1、2月复查宫颈形态恢复情况,3-6月复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HPV检测,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病变残留后鼓励患者妊娠,并记录术后受孕时间,妊娠经过,分娩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0.0进行处理。两个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个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受孕能力比较 对照组60例中共有52例妊娠,受孕率86.67%(52/60),LEEP组62例共有48例妊娠,受孕率77.42%(48/62),两组比较,受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4,P=0.184)。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3例流产,LEEP组4例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19,P=0.73)。对照组早产2例,LEEP 组早产 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73,P=1.71)。对照组胎膜早破5例,LEEP组胎膜早破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08,P=0.436,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例(%)Tab 1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outcome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2.3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对照组剖宫产13例(21.67%),LEEP 组剖宫产 19例(30.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7,P=0.26)。对照组宫颈裂伤1例(1.67%),LEEP组宫颈裂伤2例(3.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09,P=0.578)。

在产程方面,对照组总产程平均(8.3±0.6)h,LEEP组总产程平均(6.2±0.4)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67,P<0.05)。

3 讨论

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全世界约46万,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CINⅠ,CINⅡ可行冷冻、电凝、激光、宫颈锥切,在门诊治疗,可保留生育功能,冷冻、电凝、激光操作简单,但不能提供活体组织作病理诊断,易造成部分镜下浸润癌的漏诊;CINⅢ的治疗方法有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虽可提供活体组织作病理诊断,但易造成过度治疗,且丧失生育能力。宫颈锥切术既可切除病变的宫颈组织,又可以提供组织作病理诊断,减少宫颈浸润癌的漏诊,保留子宫,目前被广泛应用。宫颈锥切术目前常采用的两种方式: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高频电波刀是采用射频电流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弧接触组织,由组织本身之抗阻吸收电弧波瞬间产生高热,使组织细胞快速升温,细胞内部由于蒸汽的作用而产生爆炸,因此产生切口,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的手术操作,可以获得传统电刀达不到的精细手术效果,由于产生的热量随蒸气散发,不会传导到周围细胞,故术时对切割的组织边缘不产生热损,不会发生传统电刀的组织拉扯、碳化现象,可以获得不影响病理检查的完好的组织标本,减少镜下浸润癌的漏诊,同时保留了子宫。且LEEP手术简单易行,出血少,操作简便,可在门诊进行,所以被广泛应用。

LEEP术后虽然保留了子宫,但患者的生育能力、宫颈机能、妊娠结局是否受到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理论上认为LEEP术影响受孕能力的可能因素是:①切除了部分宫颈组织,导致宫颈管狭窄,使精子通过受阻;②切除了宫颈内口分泌黏液的腺体,使宫颈局部免疫屏障破坏,容易导致上行性感染产生盆腔炎,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国外报道术后宫颈狭窄的发生率为0.5%-4%,如多次手术、宫颈病灶过深时则发生率高达19%[1]。理论上认为宫颈LEEP术影响妊娠结局的原因可能是:①切除了部分宫颈组织使宫颈弹性不足,导致妊娠期间宫颈机能不全;②切除了宫颈内口可分泌黏液的腺体,导致含抑菌物质的宫颈黏液分泌减少,使孕妇容易发生亚临床感染,增加胎膜早破、流产的风险。Kyrgiou等[2]根据近20年来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锥切术明显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增加可能由早产引起。认为LEEP术后影响分娩方式的原因是:宫颈术后瘢痕形成引起宫颈管狭窄,瘢痕弹性差,分娩时宫颈扩张困难造成宫颈性难产,产时容易宫颈裂伤。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LEEP术后1-2月宫颈形态已恢复,术后不影响月经来潮,未发生宫颈管粘连,经血潴留情况。4例宫颈口缩小仅3 mm,但患者月经不受影响,经期无下腹痛症状,用探针探查发现为宫颈外口狭窄,宫颈管宽松,可顺利扩张至5号扩条。术后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最早第4月受孕3例,说明LEEP术后对受孕能力无影响。Ferenczy等[3]对574例LEEP术后患者随访3年并与当地未行手术妇女相比较,结果LEEP术组妊娠率为8.5%,对照组为7.4%,两者无明显差异。钱德英等[4]认为LEEP术后3个月宫颈创面愈合便可妊娠,并以1年内妊娠最好,因为此时宫颈组织质地柔软,适合妊娠分娩。Paraskevaidis等[5]对28例宫颈微小浸润癌(FIGO IA1)行宫颈锥切后妊娠24周以上妊娠结局的配对观察发现,宫颈锥切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产程缩短(5.5-7.1 h)外,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没有明显增加。本研究术后患者在整个妊娠期检查宫颈管结构存在,未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导致难免流产者,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LEEP手术安全性较少。产程中未出现宫颈性难产,阴道分娩后宫颈裂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LEEP手术后患者无需放宽剖宫产指征。

综上所述,LEEP术治疗CIN安全、创伤小,可有效阻止宫颈癌变的发生。手术操作时需掌握切除的深度和宽度,深度为15-18 mm对妊娠结局无影响,术中避免大面积电凝烧灼止血,术后抗感染治疗是预防宫颈管狭窄的措施。避免不必要地过多过深切除组织是避免宫颈机能不全的关键。宫颈LEEP术后不影响分娩结局,可经阴道分娩,LEEP术不应成为剖宫产的指征。

[1]Mathevet P,Dargent D,Roy M,etal.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hree techniques of conization:cold knife,laser,and LEEP[J].Gynecol Oncol,1994,54(2):175-179.

[2]Kyrgiou M,Koliopoulos G,Martim-Hirsch P,etal.Obstetric outcomes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intraepithelial or early invasive cervical lesion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06,367(9509):489-498.

[3]Ferenczy Q,Choukroun D,Falcone T,etal.The effect of cervical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on subsequent pregnancy outcome: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J].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2(4 Pt 1):1246-1250.

[4]钱德英,曾仁海,洪淡华,等.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326-328.

[5]Paraskevaidis E,Koliopoulos G,Lolis E,etal.Delivery outcomes following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for microinvasive(FIGO stage IA1)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2,86(1):10-13.

猜你喜欢
宫颈癌宫颈病理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