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吨,不是梦—访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总经理宗贻平

2012-11-23 06:17王秀娟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8期
关键词:油气田储量青海

○ 文/本刊记者 王秀娟

千万吨,不是梦—访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总经理宗贻平

○ 文/本刊记者 王秀娟

在连续31年实现油气产量箭头向上之后,青海油田开始向“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梦想稳步迈进。

作为自然条件最为艰苦、全国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2011年三级储量第二次突破2亿吨,油气当量达到713万吨,增幅达12.6%,与2010年相比油气当量净增近100万吨。1981年开始至今,青海油田油气产量保持箭头向上31年。

作为一个有着56年历史的老油田,作为一个一年到头黄沙漫天、海拔2900米以上的油田,是什么让青海油田保持了31年的上产?青海油田 “十二五”末建成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底气又是什么?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青海油田总经理宗贻平。

迈向“千万吨”的准备

中国石油石化:宗总,您好!作为青海油田的总经理,您如何看待2011年公司取得成绩?

宗贻平:2011年,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青海油田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了种种困难,大力发展油气主营业务,取得了储量、产量的双丰收,先后找到了昆北、英东两个亿吨级油田,连续两年获得了股份公司重大发现一等奖。2011年,我们坚持加大主力油气田稳产、新区上产和措施增产力度,实现了“双9”增长目标,与2010年相比原油净增9万吨,天然气净增9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713万吨,增幅达12.6%,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截至2011年,青海油田已经第31个年头保持了油气产量的箭头向上。

中国石油石化:如此好的“十二五”开局,我们又将如何保持呢?

宗贻平: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也不能放松对青海油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这一目标的迈进步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勘探为龙头,持续实施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力争找到更多、更优质的储量。“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计划平均每年落实油气三级储量2亿吨,坚持加大油气开发力度,实现老区稳产、新区上产和措施增产,力争“十二五”末原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天然气80亿~9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000万吨,实现油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千万吨油气田是青海油田人的一个梦,我希望它能如期而至。

保证“千万吨”的利器

中国石油石化:美好的梦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实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这一梦想,青海油田有哪些利器在手?

宗贻平:大家都知道,青海油田是一个高原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地面艰苦,地下复杂。针对柴达木盆地这一特点,青海油田一直坚持“科技兴油、人才强企”战略,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一利器,成为我们打造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关键。

近年来,青海油田自我发展和科技投入很大。油田有一个规定,就是从每吨油中提出10元钱作科研的专项研发资金。总的算下来,油田每年的研发资金为1.3亿~1.4亿元。

对于青海油田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

中国石油石化:为了实现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目标,青海油田在科技创新上将做出哪些努力?

●摄影/本刊记者 杨春雁

宗贻平:为了在“十二五”末,成功打造出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我们在认真总结了柴达木重大科技专项一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借助柴达木盆地重大科技专项二期,计划三年投入3.15亿元,设立课题63项。我们不仅要加强与科研“三院五中心”合作,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而且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尽早形成新的地质理论和新的配套技术,解决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科研生产等技术瓶颈,为油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一方面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的科技领军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一岗多能的技能型人才,为油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加强科研成果和专利的管理,加大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励,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省部级成果奖不小于3项,申报专利10项,科研成果应用率达到90%,科技增效8000万元以上。

实现“千万吨”的举措

中国石油石化: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油田,要想实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目标,青海油田面临哪些困难?

宗贻平:青海油田成立56年来,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为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还培育出了“爱国、创业、奉献”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和一支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职工队伍。

青海油田是一个苦油田,油区平均海拔29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内地的70%。“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是青海油田的真实写照。

青海油田是一个好油田,勘探开发领域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全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之一。

虽然青海油田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资源丰富,目前油气资源探明率还很低,其中原油探明率为22.1%,天然气探明率为12.9%,勘探的潜力巨大。我相信,青海油田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石油石化:青海油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具体会往哪些方向努力呢?

宗贻平: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努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抓好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实现更大的勘探发现和突破。尤其是要加快天然气勘探步伐,瞄准油型气、煤型气、生物气,探索低熟气和非常规气,深入分析各领域勘探潜力,实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二是持续抓好提高单井产量“牛鼻子”工程,实现持续稳产上产。把提高单井产量作为开发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多层多段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规模推进水平井技术,多措施解决多井低产的难题,不断提高单井产量。

三是持续抓好三基工作,实现管理新进步。不断强化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班子的中坚和骨干作用。不断推进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形成质量、计量、标准化、流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不断抓好学习型油田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四是抓好科技创新工程,实现技术新突破。坚持“大科技”工程,依靠柴达木重大科技专项二期,强化地质研究,解决“井井见油、井井不流”的问题,努力发现更多的油气储量;强化科技攻关,形成钻、采、注、修等配套技术,解决油气田出水、出砂和综合递减快的问题。

五是持续抓好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化新飞跃。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弘扬柴达木石油精神,培育具有特色、符合油田实际的企业文化,努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的相互融合,不断提升油田软实力。

猜你喜欢
油气田储量青海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涠洲油气田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智能油气田生产管理系统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大美青海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