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流程管理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1)

2012-11-23 06:25
护理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颅脑成功率重度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总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外伤第2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1]。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方法[2]。流程管理的核心是以流程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进行科学管理[3],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支持技术,因其具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效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而得到重视和应用。采用合理的抢救流程管理,使急救护理的各项操作快速、准确、有序的进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基石。我院自2010年开始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规范化的抢救流程管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病人死亡率,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病人中,Glasgow昏迷评分3分~5分者50例,6分~7分者68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按照Glasgow昏迷评分方法,意识障碍6h以上,处于13分~15分者为轻度颅脑损伤,8分~12分者为中度颅脑损伤,3分~7分者为重度颅脑损伤[4]。

1.2 分组及抢救流程 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抢救流程管理对病人实施抢救。比较两组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全院统一制定抢救流程管理预案:评估→初步判断→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紧急处理→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监测→保持舒适。首先科室针对抢救流程管理预案制定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流程,并对护士进行培训考核。要求人人熟练掌握,明确分工,保证各项抢救措施落到实处。详见图1。

图1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流程图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比较(x) %

3 讨论

3.1 实施优化的抢救流程管理保证了医疗安全 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需通过流程的运作来创造价值,抢救流程管理模式是以病人为导向,以满足病人为标准,以流程为改造对象,通过对流程的根本思考和分析,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或重新设计,建立起流畅的服务链,产生更有价值的结果,从而获得巨大的改善[5]。加强团队意识、提升自我价值,通过抢救流程管理的分工与合作,使每个护士都拥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出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强化了环节质量控制,使每个人自觉遵循建立的流程,保证了医疗安全[6]。

3.2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提高了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前,由于分工不明,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标准化流程,没有明确的护理目标及时间要求,导致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同,从而造成病人得到的抢救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优化抢救流程管理后,各科首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使护士的抢救操作技术更熟练,应急能力、抢救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由原来的被动执行医嘱转为主动进行各项抢救操作,根据病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并且多项抢救措施同时进行,医护配合默契,从而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3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可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率 抢救流程管理要求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意外创伤、疼痛和失血的刺激使病人遭受了身体损伤和精神损伤即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也使病人家属在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创伤,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紧张有序的工作为病人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氛围,有利于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情绪,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给病人及其家属一些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的护理,使病人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3.4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缩短了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时间将抢救流程管理应用到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解决了护士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形成了规范化的抢救流程,有效地减少了抢救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避免了时间和人员的浪费,明显缩短了抢救时间。

3.5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促进了护士自身的内涵建设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观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护士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护理新理念,优化抢救护理流程,提高整体的应急能力,以求取得更好的抢救效果,而这些都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抢救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

3.6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可减少医患纠纷 抢救流程管理是一个持续及反复评估及实施的过程,这就要求不仅仅是管理层要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定期评估及不断完善流程,而且所有的流程实施者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操作反馈以使流程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病人的利益和需要,同时也使护理操作和行为更合理、安令、有序,减少医患纠纷的可能性。

3.7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提高了护士专业技术水平 护士技术水平是争取抢救时间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护士抢救流程的培训,使护士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扎实的专业理论、过硬的护理技术,能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具备了这些条件将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3.8 实施抢救流程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 颅脑损伤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多科间的协作,容易出现忙乱现象,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护理工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通过流程管理的制定落实,增强了医护人员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意识,保证了人员与物品的落实,做到应急时人员在岗、物品在位,不耽误抢救时间。抢救流程管理使护理人员将繁杂的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护理人员经过认真学习、严格训练,熟练掌握抢救流程,在工作中避免忙乱、无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使病人安全得以保障,缩短了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4 小结

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7,8]。将质量管理从环节上理顺,用流程管理替代结果管理,明确职责,规范行为,使管理条理化、规范化。抢救流程管理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了以往比较忙乱的抢救场面,同时,护理工作从简单的抢救变为对病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隙服务,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护理质量。规范的抢救流程管理使流程更加合理、科学有效,使护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让各项操作有章可循。将抢救流程管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治疗中,使护理人员做到临危不乱、快速有效、准确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病人死亡率,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

[l] 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00.

[2] 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2):105.

[3] 杨红叶,邓卓霞,杨苏萍,等.流程管理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31-2032.

[4] 吴在德,吴肈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7-268.

[5] 王蕾梅,廉德花.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其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27.

[6] 王桂明.感受瑞金医院护理文化[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59-60.

[7] 张红英,梁瑞芳.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2009,23(4C):1078-1079.

[8] 王学庆,秦秀芳,董金彦.完善急诊就诊护理流程与分诊标准 全面提升分诊质量[J].全科护理,2011,9(11B):2980-2981.

猜你喜欢
颅脑成功率重度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宫斗剧重度中毒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