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调查研究

2012-12-01 04:02王文粉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本科生武术学院

王文粉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调查研究

王文粉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武术学院2007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运动技能培养的状况,并通过学生就业的方向、教师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武术学院2007级本科生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基本状况,寻找影响目前武术学院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武术学院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武术 非专业 运动项目 技能培养

1 前言

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的定义是除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外的所有运动术科,例如:体育运动项目中足球、篮球、乒乓球、学校体操、瑜伽、跆拳道、网球、游泳等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非专业运动技能比专业运动技能更能促进其全面的发展;从学校的角度,注重综合运动技能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运动技能;从就业的角度方面,用人学校不但要看重专业运动技能,更注重的是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因此,提高武术学院本科生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多方面的就业需求。目前,我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存量增加,社会需求趋向饱和。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存量迅速扩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1]作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不但要突出本专业技能优势的同时还要提高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和知识,应在注重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使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与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同等重要、协调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武术学院本科生“一专多能”的全面性人才和多种能力共同发展的要求,对本院本科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7级全体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7级62名本科生发放问卷调查,掌握目前有关本科生培养的情况及对以后培养的展望,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62份,有效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97%。发放与回收日期在2011年2月22日,对所发放问卷收集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课程培养基本现状的调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尤其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越来越突出。[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就业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原因之外,还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3.1.1 就业趋向基本现状的调查

图1 就业趋向统计表

图2 学习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对就业趋向帮助程度统计表

由图1和图2调查结果表明,有34%的学生就业趋向去学校做体育老师,有21%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有11%的学生选择公务员和创业,有8%的学生选择俱乐部,有15%选择其他;16.1%、46.8%的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和重要的,30.6%的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技能培养是一般的,而有4.8%的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技能培养是不重要的,1.6%的学生选择其他的。

就业趋向的选择和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对就业的帮助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非专业运动项目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尽管目前去学校做体育教师工作不太理想,竞争又相当激烈,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想为自己争取机会,所谓的机会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尽可能去争取。因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武术学院2007级本科生大部分从主观态度上,能够认识到非专业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不论是从就业的趋向和就业帮助程度中,还是从拓展自己业余兴趣中都能看出非专业运动技能对学生毕业后有一定的帮助。从图1就业趋向中选择做老师占了最大的一部分;而且图2中认为非专业运动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比例达到了16.1%、46.8%,从就业的趋向和就业帮助程度的比例中能够引伸出多数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课程对学生就业趋向有所帮助,能够意识到非专业运动项目课程的开设的重要性,在武术学院以后的培养中应相对的加以重视。而有4.8%的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不重要,其不重要的原因是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学不到知识(说明非专业运功技能课程中的问题所在)和其他等因素。

3.1.2 2007级本科生学习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课程培养内容的现状调查

表1 学习非专业运动项目的全部课程统计表(N=62)

由表1调查结果表明,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课程培养的内容中学习最多的非专业运动项目是篮球(72.6%)、足球(62.9%)、瑜伽(56.5%),而相对最少的项目是田径(35.2%)、羽毛球(9.7%)、排球(16.1%)。

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清楚的了解目前非专业运动项目课程培养现状的基本情况,篮球所占比例最高72.6%,男生选择人数为34位,女生选择人数为11位,没有选择篮球的是17位。从本专业项目特点分析,武术学院本科学生中男性的比例远高于女性;从性格方面的差异,男生喜欢集体的激烈对抗项目,而女生比较喜欢运动量小的个人项目,更深入调查,在选择篮球的学生中,抽取3名男生和三名女生篮球的成绩,有三名80分以上,三名90分以上,总体看还是比较好的;从现阶段篮球在中、小学影响力较大、覆盖面较宽、推广普及较好的原因;这或许是篮球学习最多的原因。那么多学生认为篮球课重要,可以考虑把篮球做为必修课,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项运动技能。

然而羽毛球和排球比例分别为9.7%、16.1%,对于比例低的原因并不是学生不喜欢,而是因为在限选课中没有这两个项目,有些女同学想学习这些课程但学习不到,在任选课中限制人数又选不到。所以建议武术学院在限选课开设排球和羽毛球的课程,也可以实行俱乐部的形式学习。田径在中小学也是体育运动大项之一,但显示的比例并不理想,也可能是因为田径要求身体素质特别高,四肢的力量、爆发力和耐力,不容易学习,一般学生都不太会选这些课,又因为做体育教师这些项目必须要会,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把以后做体育老师能够用到的体育项目作为必修课程,让学生没有选择,必须要学。

3.2 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课程培养的教学情况

3.2.1 课程质量水平

表2 课程质量水平统计表(N=62)

表3 教师运动等级统计表(N=62)

从表2和表3中显示,武术学院2007级本科生对课程质量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占9.7%,比较满意占61.3%,一般占22.6%,只有6.4%是对课程质量不满意;从运动等级来看,健将所占比例较高,占53.6%,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分别占32.1%和14.3%。教师的运动水平与课程质量水平对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分析,武术学院2007级本科生对学习非专业运动技能课程质量水平比较满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安排,能够掌握课上学习的技能,并且学习后能够做技术示范。但有22.6%和6.4%的学生认为一般和不满意,原因可能是理论课程远远少于实践课程的课时数,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只会技术动作,对教学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也有同学期望适当的加强课程中理论和自身教学能力课时数,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的运动等级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不仅能够从心理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更体现在技术教学的示范。试想一位武术健将的教师和普通的武术教师来给学生授课,教师在做示范时动作的力度规范度以及动作的潇洒飘逸,使学生从视觉角度上产生的效果不同,心理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教师的运动水平,示范动作的标准程度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力越大,所产生的教学质量越好。

3.2.2 影响非专业课程质量的因素

表4 影响课程质量因素统计表(N=62)

由表4可见,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较多,涉及到教师专项水平、教学风格,教师重视程度和课堂教学方法,其中教师教学风格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达到33.7%和39.3%,而教师专项水平和教师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0.7%和16.3%。

学生对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课程的质量主要受到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教学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教师的风趣幽默与严肃刻板所体现出的风格和上课气氛肯定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讲谁好谁差。风趣幽默的教师往往能别出心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活泼的气氛中完成教学训练工作即学生认为老师好说话,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训练质量下降;而严肃刻板的老师则可以较好地把握课堂节奏,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其课堂气氛可能较严肃压抑,学生感觉紧张。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风格方面取长补短,达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目标。3.3 对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展望

3.3.1 学生希望非专业课程培养途径

表5 非专业课程培养途径统计表(N=62)

从表5显示,学生希望通过限选课作为培养途径的占59.7%,任选课作为培养途径的占21.0%,必修课作为培养途径的占14.5%,俱乐部作为培养途径的占3.2%。因此从调查结果中得出大多数学生比较满意现在的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的教学途径,以至于在支持以后的培养途径还是以限选课的途径学习的比较多,这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四年都是通过这种途径学习,已经从潜意识中适应这种培养的途径,也可能是限选课比必修课的途径更能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只有1.6%的学生喜欢通过俱乐部的途径进行学习,这也许因为俱乐部比较轻松,不会有太大的教学压力,以拓展非专业运动项目为主。

3.3.2 学生希望非专业运动技能培养以开设什么课程为主

从表6显示,以开设学校体育为主的占40.5%,以开设健身课程为主的占27.3%,以开设兴趣课程为主的占17.7%,而以开设民传课程为主的占12.9%。

因此从调查结果中分析,武术学院学生希望以学校体育占的比例最高40.5%,说明了学生对课程的开设还是以自己的毕业后就业趋向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一概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大部分还是想在大学期间学到知识的,还有学生想要以开设健身(健美操、瑜伽等)的课程为主,这也许和现阶段的健身在社会中影响很大,有很多社会人士想通过一些健身运动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和疲劳,相对体育教师来说俱乐部更容易找到工作。

表6 非专业课程培养以开设什么课程为主统计表(N=62)

4 结论

(1)目前非专业运动员以就业趋向为导向,武术学院07级在以后的工作中选择学校教师的比重大,说明了武术学院学习非专业运动技能课程培养的主导所在;大部分学生认为非专业运动项目技能十分重要,但在培养课程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2)学生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满意程度不理想,学生希望增加学生个人教学能力的培养,而现实中教学理论、学生个人教学能力的培养比重少,因此,教师要抓好实践课程并适当增加理论和教学能力的课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调查得知武术学院2007本科生比较满意以限选课为教学途径,希望更多学习以学校体育和健身课程为主,学生喜爱以时效性强的课程,如健美操、瑜珈等健身的课程,表明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情绪,适当加强以健身、娱乐性为主的课程。

[1]余贞凯,杨文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调查与研究,

[2]余贞凯,杨文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调查与研究,

[3]刘 俊.高中篮球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8-49.

[4]蒲玉宾,姜 娟等.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4):63-65.

[5]朱红香. 高师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104-105.

[6]覃 林,余世和.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比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24-26.

On the Skills Training of Non-professional Sports in Wushu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Wang Wenfen
(Wushu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This paper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do the inverstigation on Wushu School non-professional sports skills training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explores the sports skills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Grade 2007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major undergraduate of Wushu School,and through their employment fields,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students'feedback on the course to deep the investigation,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s of Grade 2007 undergraduate about their non-professional sports skills training,finds the affecting factors for their skill training,to form some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School courses teaching.

Wushu non-professionalsports skill training

G85

A

1004—5643(2012)06—0070—03

王文粉(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本科生武术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中华武术
学院掠影
武术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