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连络技的训练及应用研究

2012-12-01 04:02安建奇梁攀攀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柔道成功率

安建奇 梁攀攀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中学,北京 100028)

柔道运动连络技的训练及应用研究

安建奇 梁攀攀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北京中学,北京 100028)

文章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男子柔道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进行观察,并且对运动员训练比赛中使用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连络技动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要高于其他单一动作,说明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运动中的重要性。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通过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更加自如的应用连络技动作进攻的技战术,并希望能对教练员及运动员有所帮助和提高。

柔道 连络技术 训练 应用

1 前言

随着柔道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训练和比赛中我国选手实施某一单一动作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自身所掌握的几种技术连络起来加以灵活运用和实施,形成柔道中的连络技术。突出中国选手快灵多变的特点与欧洲力量型选手或与日韩为代表的亚洲传统技术型选手相抗衡。本文通过调查运动员连络技技术在实战中比赛中的运用与成效来研究分析连络技进攻在柔道中的成功率,并说明其重要性与实用性。通过对各种连络技技术的多种变化形式的分析,来证明连络技进攻的重要性,重视训练技术细节,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注意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帮助,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男子柔道队(8名国家健将运动员,2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柔道技术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2.2.2 数理统计法

对2011全国柔道冠军赛中北京体育大学的十名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2.3 观察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柔道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信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连络技技术的概念

连络技是进攻一方在使用第一个动作进攻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趁对方没有做出有效的调整和防守,或在第一个动作进攻时破坏了对方重心时,迅速的抓住机会采取第二个动作的进攻,或更多技术动作的进攻,该进攻技术灵活多变,连贯性强,变化种类多样,会让对手防不胜防,在柔道运动中有很强的实用性。连络技技术是柔道发展的趋势,高水平选手在使用连络技进攻时动作配合得当,行动敏捷,掩护技术隐蔽而巧妙,进攻技术组合娴熟而合理,技战术紧密而明确,控制全场能力强,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有很强的成功率及得分率。

3.2 常见的几种连络技形式

柔道技术中的连络技术基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前接后,上接下,左接右,反之亦然,其原理就是利用相反方向做动作,结合手法把位的控制使得对方身体重心不稳而将其摔倒。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得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几种连络技技术:夹颈背接大内刈,内股接体落,大外刈接后挤,大外刈接抱腿,扫腰接外卷入,大内刈接内股等等。连络技变化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技术动作掌握熟练程度对连络技进行创新,让对手摸不透自己,也就更容易取得胜利。连络技的成功使用主要是靠两个或者多个技术的连接熟练程度及其对对手重心的把握,因此应多在半对抗训练及其百分之百强度的攻防练习中多加练习。

3.3 连络技的训练

3.3.1 真假动作结合的训练

技术训练课中必须遵循由易到难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规律。在对抗中连络技技术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是很复杂的,首先从容易动作开始训练,然后再掌握复杂动作,真假动作的结合主要是以假动作为真动作创造条件和机会,但是做假动作时仍然是认真的,有的假动作就变成真动作。如:小内刈连接双手背负投。这一连络技是在使用小内刈作幌子,破坏对手平衡性,快速向前拉对方转体向前摔的一种技术。小内刈是脸对脸向后摔人,动作要领是底手抓对方小袖,上手抓对方衣襟,向前用力拉动对手,使其重心前移到前足上,快速上腿用小内刈打对手前足,上手用力向后顶对手下领,将对手向后摔。背负投是转体向前摔人,动作要领是双手向前拉动对手,使其重心抬高向前,转体屈膝下蹲,用力向前方将人从自己背上摔过倒地。将这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使用,就形成了连络技。在使用小内刈向后摔人对手自然要有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同时要抬腿,在对方抬腿之时,底手,上手同时快速用力向前拉,转体进胯,借助对手摆脱小内刈时的一刹那用力将对手向前摔下。

3.3.2 结合个人技术特点突出得意技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掌握技术的基础都不同,一个连络技技术的练习和掌握过程要结合本人得意技动作,在平时训练要在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基础上加强动作的连贯性,才能使动作充实有所发展。例如:一个运动员,他有一个大外刈动作,在比赛中,他的这个动作得分最多,这是他的投技得意技动作之一。但是要把这个动作运用到极至,需要有其他动作的辅助,在使用其他动作没有成功的前提下,迅速使用自己的绝招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连络技技术的运用,提高运动成绩。

3.3.3 投技与寝技连络的训练

柔道比赛中两个人对抗大多数是从站立开始到寝技的,从投技摔倒到寝技时应该连续使用技术动作,如中间停顿一段时间就效果不好。因此,平时训练必须要求运动员快速从投技技术接寝技技术。如果这方面运动员解决不好,那么连络技进攻的连贯性就会受到阻碍,而且会导致寝技动作的成功率不高,我认为在投技使用动作后在对方没有稳定的在垫上防守好的情况下使用寝技动作成功率会高,利于掌握好寝技的时机,连络技进攻要求投技技术的运用为寝技技术创造有利条件。两者之间不应该有时间间隔,要作为整套技术动作完成。

3.3.4 防守、反攻技术与连络技的训练

柔道比赛中,进攻技术经常遭到对方的防守或者反攻的破坏,因为进攻——对方防守、反攻——再进攻是训练的主要形式。掌握正确进攻方法后逐步加强正确的反攻技术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连络技进攻技术所需要的反攻能力。连络技就是在相互进攻和反攻技术练习中训练出来的,没有高水平的进攻与反攻,也没有高水平的争夺。所以,在进攻或者防守之后,紧接着使用动作是连络技进攻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

所以,在平时技术训练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反攻及防守技术练习是连络技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做为一个优秀运动员,除掌握过硬的进攻技术外,还要掌握多种多样的防守和反攻方法,这是提高连络技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反攻技术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比赛中的战术问题,一个进攻方法有好几种反攻方法,从数量上看反攻动作的数量比进攻动作的数量还多。我国运动员的反攻和防守能力较差,因此在连络技进攻技术训练中,应该加强反攻和防守技术动作训练。

3.3.5 通过教学比赛进行总结

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获得绝大部分是通过比赛的实践而得来的,因此有计划的、针对性的教学比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同对手的比赛,运动员可以体验到不同对象自己技术运用的效果差异,而比赛后及时的得失总结,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导对运动员“连络技”的形成以及在临场运用应变的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比赛中连络技的应用

3.4.1 运动员在比赛中单一技术应用的分析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柔道队的10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平均所使用动作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同级别实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使用单一动作进攻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明显低于连络技的成功率。并再各个级别中都是如此。说明连络技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运动员非常适合练习的技术。

表1 运动员在比赛中单个技术统计表

备注:本组10名被调查的运动员,在5分钟比赛中单一动作共使用动作60次,成功18次,成功率为3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单一动作在比赛过程中的成功率并不高。(见表1)

3.4.2 运动员在比赛中连络技技术应用分析

表2 运动员在比赛中连络技术应用统计表

通过表1表2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比赛中连络技的成功率也均在50%以上,如小内刈接背负投使用次数为24次成功次数为16次,成功率为75%;大内刈接大外刈使用次数为12次,成功次数为7次,成功率为58%左右。双手背负投接体落使用次数为7次,成功次数为5次,成功率为71.4%左右,而在没有其它技术配合使用的单一技术情况下,使用的次数多,但成功率低,10人单一技术的使用次数为60次,成功率为30%,这说明在双方实力相当,或在高水平运动员对抗过程中,单一技术的成功率低,只有在与其它技术动作配合起来使用的效果才会高,也是目前世界柔道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连络技的使用中,配合技术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时必须给对方造成威胁,让对方把所有的注意力和防守都放在配合技术上,这时使用得意技大大增加了成功率,所以配合技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迷惑对手,给对手造成假象,最后使用得意技摔到对手。

3.5 连络技应用时机的分析

在现代竞技体育,尤其是在格斗对抗性项群的项目中,时机也称战机,也就是进攻的最佳时间。现代柔道比赛虽然对抗程度高,攻守速度快,但双方在进攻与防守上都会出现失误和疏忽。利用手法(把位)、身体和步法移动等制造假象,用动作佯攻等使对方出现空隙,造成有机可乘的进攻时机,是运动员取胜的一种战术。通过观察、看录像、积累及分析,发现进攻时机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1)在比赛刚开始,对手还未完全进入临战状态;(2)在柔道垫子边沿时,当裁判还未示意停止比赛,而对手放松自制力时;(3)当裁判员示意重新开始比赛时,而对手思想未集中时;(4)发现对手防守部位有弱点或疏忽防守时;(5)当对手调整身体姿势时;(6)在比赛中,当对手几次连续猛攻未得分,正处于喘息时;(7)利用对手技术或战术上的失误;(8)当比赛接近结束时;(9)在一次有效进攻后,对方的注意力还未集中好的时候。

在比赛中利用各种瞬间出现的有利进攻时机来战胜对方,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攻手段,但是光靠对方失误来进攻对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一连串的进攻和某一动作迅速转变另一种动作技术的快速能力,这种能力常常使运动员强化获取更高技术和战术的意志。在技术上达到连贯而不间断,使每一招的技术动作成为下一招的开始动作,这样运动员能以有力的姿势和最敏锐的观察来连续不断的进攻,进攻时的快速变化能扰乱对手的技术发挥和防守能力,进而迫使对手陷入不利姿势,因此在实战或配合训练时都运用这种技术,根据对手不同方位与重心调动找好最佳使技角度,最重要是抓住那一瞬间的那刻机会使用连络技技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连络技是在训练与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连络技技术的成功率要高于单一技术的应用。

(2)连络技在平时训练中主要以培养连络技绝招、提高战术意识的训练为主。同时也对体能训练也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进而经过刻苦有效的训练,提高了比赛意识以及连络技在比赛中的成功率。

(3)连络技在比赛的应用中具有多样变化组合的特点,掌握好连络技的进攻将使对手更加难以防范,使队员在比赛中的得分手段更多,使对手难以防守,在心理上也可以使自己更加自信,给对手以更大的压力,在比赛中也就更容易取得胜利。

4.2 建议

连络技在进攻路线上灵活多变,突发性强不易防守,直接对抗力较少,所以我们要对这方面加强练习,为了更全面的提高连络技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专项素质及专项力量的练习,以保证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出色发挥。

[1]孟昭瑞.浅谈柔道投技的实战训练[J].内蒙古体育科技,1999:22-25.

[2]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0-105,184-204.

[3]李贤英.柔道—以柔克刚的日本国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116-121.

[4]李其彪,郝承瑞.柔道入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56-57.

[5]张连强,马 波.浅谈柔道投技的进攻时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69-70.

[6]张桂芹.浅议柔道比赛中的连络技[J].科学教育,2008(5):2.

[7]杨继武,全永哲.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投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43-44.

[8]程志山. 中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2-3.

[9]王德英.掌握完整的摔跤、柔道技术[J].北京体育大学冠军摇篮,1991:28-29.

[10]马晓翔.柔道扫腰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1990:54-55.

[11]猪熊功,佐藤宣践(日).最佳柔道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3-25.

[12]冷春慧,张永红.女子柔道“吊袖背负投”技术及其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03.

[13]张 路,孙成霖.体育统计应用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72-104.

[14]王跃新.优秀柔道选手的技术使用范围[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21-23.

[15]王钲元.浅谈女子柔道运动员得意技的形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4(2):36-37.

On the Train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Technique in Judo

An Jianqi1Liang Panpan2
(1.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2.Beijing Middle School,Beijing 100028)

This article through observing men's judo team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sucess rate of athletes'continuous technique using in competitions,finds the success rate of continous technique is higher than other single techique,which shows that the continous technique is important in Judo movement.So it is needed to require ahtletes receive scientific,systematic training,usually through targeted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athletes'continous techniques attacking in games,and hopes to provide helps and references for coaches and athletes improvement.

Judo continuous technique training application

G85

A

1004—5643(2012)06—0082—03

1.安建奇(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教学。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柔道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