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

2012-12-01 04:02原莉雯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客体中华主体

原莉雯 于 芳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浅析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

原莉雯 于 芳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随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不仅没有被社会、被人类摒弃,反而逐渐被人们认知和发扬,可见其传统魅力之所在。文章运用现代价值以及价值取向的观点,通过论述养生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华传统养生思想进行研究,为人们研究养生思想未来发展倾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传统养生 儒家养生 道家思想 价值 价值取向

1 前言

社会的发展是因为人们的不断探索、追求,正是因为人们更大的求知欲才推动了社会不断向前向上提高。同样,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中。它的产生与发展的最原始原因是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治病康复的探索。

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养生思想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蜂起,对于养生的理念与见解各有千秋,其中主要以孔孟的儒家养生之道和老庄的道家养生学说为主。秦朝实现大一统,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术,中国的养生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后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秦汉以前的养身思想和方式方法做了系统的归结和整理,促使养生文化重新走向科学的道路。此后一直到隋唐时期,中国的传统养生一直处于兴盛时期,特别是在唐朝,养生学以儒释道养生思想为主,不断充实,不断发展。

而各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依托,不仅如此,还有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以及人性的道德要求。这些都会促进或者阻碍养生思想的发展。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在《易经》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在其所著的《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释家即佛家,释迦摩尼也有佛语:“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儒、释、道三家学说构成中华养生的主体,但我认为这三家之所以可以长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至今,主要还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或者说一直在寻求一个共同的思想,即“平衡、合一”。不仅如此,在注重养生的同时,他们都注重精神上的,以及身体与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各派的形成和流传都有自己的文化理论依据,总的说来,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依据大致可分为一下四点: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精气神学说、经络学说。这四点为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四大理论依据,只有通晓这些,才会对传统养生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的灵活运用。

2 价值的概述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人们在利用闲暇时间去健身、运动已经很普遍。而养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独具特点的健身功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审视并接受。中国的传统养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其丰富的养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发展以后,中国传统养身文化不仅没有被社会、人们遗忘或者抛弃,反而可以以一个中华璀璨文化的代言人身份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因为养生有强身健体的外在作用以外,更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1 价值的概念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或是据以选择事物的指涉架构。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生活范畴,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无论在生活的哪一面。一种价值偏好如经长久演变而为一项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便可称为价值取向。数项价值信念或价值取向,如能组成一套互相关联的系统,则可称为价值体系,价值信念,价值取向及价值体系,皆可统称为价值观念,或简称价值观。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与价值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人们也经常并且广泛的使用价值这个概念。例如,食品可以使人充饥,食品对人有食用价值;电灯可以给人照明,电灯对人有使用价值;图画可以供人欣赏,图画对人有审美价值等等。

2.2 价值的界定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价值就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或者人的相互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在对价值作这样的界定时,必须对价值作以下理解。第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价值的客体是物或者是人。价值作为一种关系必然有它的特定的主体和客体。首先,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人。只有在人与客体之间,才谈得上价值。因为,人是一切价值的需要者、享用者和评价者,价值离不开人的需要和评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离开了人就无所谓好与坏、有用和无用,也就无所谓价值。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如果客体是物,主体也是物。那么在物与物之间,即使客体的物对主体的物发生一定的有用性,也不能叫做价值。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只能叫效用关系。其次,价值的客体是物或者是人。因为,作为主体的人不仅需要物,而且也需要人。这是谁都知道的,无须详加论证。所以,价值的客体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从这里可以知道,在价值关系之中,人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

第二,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既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的某种特性。因为,一个事物不与人发生任何关系,而是离开人独立存在着。那么,尽管它和它的某种特性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可是,这个事物对人的需要并没有满足,也就没有价值。例如,一个人走在没有水的沙漠里,口渴的厉害,而长江里的水汹涌澎湃,奔腾不息,当然是可以解渴的。但是,“远水不解近渴”,长江里的水没能满足这个人喝水的需要,对这个人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实在的关系。只有当客体与主体的人发生关系时,它们之间的一种关系才是价值。

第三,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的作用。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但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所有关系。首先,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主体人对客体的作用,二是客体对主体人的作用。这两种作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但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不是价值,只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才可能是价值。例如,人穿衣服,人把衣服穿破了,人对衣服的这种作用,无所谓价值。衣服给人带来了温暖,衣服对人的这种作用,才是价值。其次,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人的需要来划分,一种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另一种是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的消极作用。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对主体的积极作用。例如,一个病人需要吃药。他吃了一种药之后,这种药对他产生了治病的作用,同时,又给他造成了另一种病。这种副作用,就不是价值。只有满足治病需要的那种治病的作用才是价值。

3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分析

在古代社会、封建社会中,养生者的思想大概为追求个体的健康以达到延年益寿、祛病辟邪。无可厚非,这也是传统养生思想最本质的价值追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背景的改变和发展,中华传统养生思想价值的追求在养生的同时更上升到道德层面,当然这种思想在最原始的道教、儒家思想中也有体现。但现在可以说在回归原始的同时则更系统,更合理的表达了人们对养生更高层次的理解,可见,传统养生不仅仅只是为了长命百岁,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3.1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

3.1.1 价值取向的概念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3.1.2 价值取向的类型

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家庭、朋友、老师、群体乃至组织等都会影响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学习和经历的产物,因此会有十分不同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心理学家Rotech的分类。他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终极价值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的看法。在其所著的《人类价值的本质》中,提出了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各18个成分。表一为终极价值与工具价值具体的体现。

表1 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心理学家Allport提出有关价值取向的另一种分类。他把价值取向分为六类:理论取向、经济取向、审美取向、社会取向、政治取向和宗教取向。

科学的价值取向的维度:(1)社会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任何价值都是社会性的价值。社会性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最核心的维度。(2)科学性:价值取向要正确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个人在设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时,必须使自己的思想、计划、行动目标符合社会规律或自然规律。(3)可行性:主观因素:自身素质、性格特点、潜力等;客观因素: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等。(4)超越性: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的积极开拓进取和拼搏精神。

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概括出五种各包括三种类型的价值取向:(1)对人类本性内部特征的概念(坏的、善恶混合的、可变的);(2)对人与自然及超自然关系的概念(人类服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统治自然);(3)人类生命的时间取向(以过去为中心、以现在为中心、以未来为中心);(4)对自我性质的看法(强调存在、强调顺其自然、强调行为);(5)对人际关系的看法(独处、合作、个人主义)。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交谈,发现在西方工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强调自然的主宰地位,以将来为中心,强调行为和个人主义;而在非工业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现在或过去为中心,顺其自然发展自我和强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所谓价值取向,即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我们把价值取向叫做价值的指向性;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价值的指向性就是价值取向,无论是取向还是指向,其实质是以谁为价值主体,并对价值主体的需要,目标和理想作何理解的问题。

3.1.3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分类有一定的范围界定,但每一个分类中都有社会性这一特定内容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在中华传统养生思想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教、释家都推崇人的本性,注重个体的养生,结合不同的个体情况,经过分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较系统的养生。这些在后期发展起来并经国家认定的四套健身气功中有具体体现。从现代社会角度出发,则可将这种思想更科学的称为“以人为本”,这也是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科学化的一个体现。现代体育的产生是以增进人的技能、改进人的体质为目的,主要通过运动健身、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三个体系体现其本质价值。而“竞争”、“超越”则被归纳为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现代人更多的开始追求轻松、愉悦的健身方式,建立健康的健身观念。在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取向方面,与西方观念相对比,应该将各自的文化思想置于世界文化中,在发扬东方文化的同时,借鉴西方的现代性,两者科学地结合,更好地发展中华传统养生思想。

3.2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体现

通过以上对价值、价值取向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具有其广远的社会价值的。首先,人们会追求自己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而从事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或者运动,在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传统养生思想发挥其指导意义,例如:什么动作应该做,什么动作不应该做;什么食物应该食用,什么食物不应该食用,都会一目了然。其次,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后,会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的满足,这就体现在当今和谐社会时期,已经有一部分人们对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追求提高到了一定的道德层面,在养生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心态更加平和,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更好的把握自我。最后,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和谐发展的世界主题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各个方面都加以贯彻,这在说明个体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养生思想的科学指导性。回归事物本源,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综上所说,现代社会中,将会有更多的人们倾向于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养生。

4 总结

中华传统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相依托,将其置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可见它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本篇论文中通过对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研究,归纳总结它的价值取向,探究到中华传统养生思想不仅对人体的个体机制有指导作用;在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中,也可满足人们一定的精神需求;再者,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容易让人们的压力增大,中华传统养生思想的普及和学习都会对这些起到缓解作用。

[1]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2]缪仕晖.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林乾良,刘正才.养生寿老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马华徽.中国古代养生学原理及其启示[J].湖北体育科技,1999(2):53-55.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Keeping Thoughts

Yuan Liwen Yu Fang
(Institute of Sports and Art,North China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51)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keeping thoughts was inherited from ancient times,and

by modern people,which shows its value.Through the view of value orientation,the paper studi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keeping thoughts,and trie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keeping thoughts.

health keeping thoughts confucius thoughts Taoism thoughts value orientation

G85

A

1004—5643(2012)06—0099—03

原莉雯(198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客体中华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