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2012-12-01 06:16王俊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血栓

王俊英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由于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现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DVT常发生于术后2~5 d[2]。有研究[3]显示,患者术后绝对平卧6 h,存在着DVT的隐患,但只要经积极有效预防可以降低发病率。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DVT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对其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13~78岁,体质量51~67kg,患者术前3~4个月无血栓性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彩超检查双下肢无DVT。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干预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6~78岁,体质量52~66 kg常规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4~76岁,体质量50~63 kg。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抬高患肢,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温度、疼痛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着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前向患者充分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以加强患者认知能力,提高警惕性,使患者主动配合进行肢体活动,最大程度降低DVT发生的风险。对于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小腿水肿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更应该通过健康教育,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劝患者戒烟。特别要向患者讲清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1.2.2 手术中进行早期护理活动。患者麻醉后自足部向大腿根部进行循环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5]。术后立即使用弹力绷带,于双侧足背处至大腿上1/3,从静脉远端逐渐向上呈阶梯状缠绕包扎,注意绷带松紧度。

1.2.3 严密观察病情及临床症状。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注意观察左右腿的周径大小。

1.2.4 术后功能锻炼。有研究[6]证明,约有50%的深静脉血栓发生在术后第1天,30%发生在术后第2天。因此,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 h,护士将患者的脚后跟垫高,使患者小腿悬空,与床面形成20~30°角为宜,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淤滞引起DVT发生。同时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被动背伸、跖屈、内外翻的“环转”运动及膝关节的伸屈运动。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深呼吸运动及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主动内翻和外翻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1.2.5 给予药物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次/d,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在抗凝治疗期间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时向进行医生汇报。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负责仔细检查患者情况,观察下肢色泽、疼痛及肿胀程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局部颜色瘀紫,表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分别观察记录术后30 d 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每日测量不同平面的周径,并做好标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0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30 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率减慢和血液成分改变是DVT形成的必要条件究[7]。骨科大手术可造成患者静脉损伤、静脉血液停滞以及髙凝状态,且患者活动少,若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更易形成DVT。从而影响患者下肢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甚至可危机患者生命。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预防骨科术后患者DVT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术前宣教、麻醉后按摩、使用弹力绷带、严密观察病情、功能锻炼和药物预防等方面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术前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后果及危险因素,以充分理解护理干预的实施目的并密切配合。在麻醉后进行按摩,术后使用弹力绷带,达到最大程度地促进血液回流的目的。注意术后病情观察,并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和药物预防,以减少DVT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按早期系统运动计划进行锻炼,特别注意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最大限度防止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显示,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7%,比对照组的21.7%降低了20%,说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郑成胜.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578-579.

[2]梁晓宁,郭瑞君,许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24-1627.

[3]滕照清,刘乃清,王建清,等.早期被动四部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1.

[4]王从荣.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9):53.

[5]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89.

[6]贾敬俊,孙建,韩兰.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B):23.

[7]宁宁,廖灯彬,张泽琼,等.地震髋部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27-129.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