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初步认识

2012-12-04 09:17王惠惠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诵读品味

王惠惠

【摘要】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初中生实现接受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高度统一与密切协同。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情操的培养出发,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顺利达成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

【关键词】诵读;疏言;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大部分教师都采取了解诗、读诗、背诗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快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认知的教学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应付考试具有较大的帮助,但是从领略古诗词魅力、认识中华传统文明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初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反映了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对于古诗词的感悟,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通过疏言来解决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比重,让学生熟练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个人情操。具体到初中学生的古诗词教学,要注意到初中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这个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酌情开展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达成古诗词的教学目标。

一、诵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诗词诵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含蓄,话有留白,不但讲究格律和声韵,还讲究意思的余味悠长,不像现在的白话文平铺直叙、语言直白。这种古今语言表述上的差异增加了学生学习时认知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古诗词里话语中间的委婉和意境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诵读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诗词中的意思便会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大概的意象。其次,诗言志,古诗词是古人情感的高度浓缩,通过诗词,古人尽情表达了自己的欢喜、惆怅、忧愁、豪放、哀伤等情感,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里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哀伤和忧愁;苏轼在《江城子》里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字里话间透露出意气风发、豪迈雄壮的气势,可是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里,词人又写道“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传达了生死离别的缠绵和哀伤。这些感情丰沛的词句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有的诗词即便话语上没有直白的抒发胸臆,整个诗词读下来也是深深的别样思绪,“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看似是描述,反复诵读便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叹息。最后,感受美感,古诗词一般讲究声韵格律,是文字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高度统一,柳永的词在坊间被广泛传唱就是鲜明的例子,朗朗上口的诗词在意境和节奏方面充分传递了和谐的美感,学生只有诵读才能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美感。所以,从语感、美感和情感三方面看,诵读对于古诗词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

二、疏言

古诗词中不仅包括古今字的字义差别,字的读音和词语的结构运用等和现代文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字词进行分析和理解,认识古诗词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诗词基础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古诗词的意思。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疏言是语文教师比较偏重的教学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加强这一部分的资料准备工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上课时再由教师全面讲述,前后对照加深学生对诗词的记忆。

三、作者

诗言志,古诗词所传达的情感与作者和其生活的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要真正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和诗词中所要抒发的胸臆,就一定要了解作者本人和其生活的历史背景。如杜甫的诗歌更多地传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与其生活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当时唐由盛转衰,吏治腐败,民不聊生,诗人在诗歌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担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感。柳宗元写《江雪》时,被朝廷贬斥永州,作者便通过这首小诗,表达了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如果不了解当时作者的处境,这首小诗也就只是一首描境叙事诗。所以不了解作者不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对于古诗词的认识就只能是无源之水。在初中生的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强调这一点。

四、品味

古诗词经过了历史长河的长久洗刷,历久弥新,犹如老酒,绵长悠远。所以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像品酒一样学会鉴赏品味古诗词。古诗词词句凝练含蓄,古人常曰“炼字”,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古人在写下这些传世绝句时所下的功夫。所以对古诗词的字词句学习中,也要逆向思维,对于古诗词进行反复推敲,体味其中的意境。对古诗词意象、意境的体味领悟, 主要不是靠人的理性解析推断能力, 而主要是靠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对于古诗词的鉴赏切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从语言着手,或从意境着手,或从写作方法着手。方法有多种,主要是教师自身对于古诗词如何领悟,只有教师自己对于古诗词已经深入理解透彻,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较好的认知,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诗词。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初中生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高度统一。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情操的培养出发,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顺利达成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

(责任编辑:刘宝瑞)

猜你喜欢
诵读品味
品课 品味
品味桂峰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味四季
品味“翻译六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