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疼痛病人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2012-12-09 07:23王美云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0370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腰背心理治疗病人

王美云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037005

1979 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LASP)认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适和情感经历[1]。说明疼痛包括两方面因素:(1)疼痛与机体损伤相联系;(2)疼痛与某种心理状态相联系。因此疼痛是一种感觉同时又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也是心理治疗与护理的理论基础。疼痛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其价值长期以来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利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疼痛对于个体及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在我国,腰背疼痛约占骨科门诊的30%~50%[2],全球至少70%人群一生中会受到腰背疼痛的困扰。虽然40%病人在1周内缓解,90%病人在2个月内缓解,但90%病人会出现复发,致使腰背疼痛的病人数逐年增加。由于长时间遭受疼痛的折磨,病人重获理想活动能力的耐心会丧失,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我科于2008年8月-2010年12月共收治住院腰背疼痛病人56例,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人,男36例,女20例;年龄35~68岁;其中椎间盘突出25例,椎管狭窄11例,肌肉韧带损伤9例,关节强硬性脊柱炎4例,腰大肌脓肿结核4例,肿瘤3例。

2 腰背疼痛的病因

腰背疼痛的病因大致可分为:(1)机械性损伤,如肌肉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椎关节退行性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等;(2)炎症性反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硬性脊柱炎等;(3)感染性病变包括椎间盘炎、腰大肌脓肿结核、病毒感染等;(4)肿瘤;(5)代谢性病变如骨质疏松、变形性骨炎等;(6)牵涉性痛。不同的病因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这种伤害性刺激,通过伤害性感受系统作用而产生疼痛感觉[3]。

3 腰背疼痛病人的心理障碍

3.1 抑郁 抑郁是一种没有明显原因与身体状况不相适应,过度的悲伤情绪。是指情绪低落,丧失愉快感,悲观、缺乏兴趣等。腰背疼痛病人可以出现食欲下降、失眠、注意力难集中,工作能力下降,自尊心低、无助、冷淡和冷漠。

3.2 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预期要出现的不良处境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腰背疼痛病人表现为憋气、胸闷、头痛、头晕、头胀、心悸、失眠、多汗、厌食、便秘等。

3.3 神经三联征 抑郁-疑病-癔病。

4 腰背疼痛病人的心理治疗方法

4.1 放松治疗 放松的方法包括呼吸训练、瑜伽、气功等,笔者多采用呼吸训练,具体做法为嘱病人解好大小便,宽衣解带,取端坐或半卧位,待平静下来后,进行呼吸训练,嘱其腹式呼吸,深深地吸、慢慢地呼,5~7次/min,腰背部可延长时间反复放松,便可感觉全身非常放松舒服,疼痛减轻。

4.2 暗示催眠治疗 多选择暗示性高的人催眠,效果较好。操作时让病人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躺在床上,嘱其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放松心情和肌肉,令其凝视头部上方或天花板某处,作为诱导条件,同时用坚定有力、简单明确和清晰的言语进行诱导性暗示,直至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深度达到中度便可产生较好的效果,这时暗示一种使病人心情愉快的情景,改善情绪,然后用暗示消除疼痛,如象征性的按摩,暗示“按摩”疼痛部位,达到止痛的目的。治疗结束前要用肯定的暗示语言强化,“您会感到很舒服、疼痛完全消失”。

总之,放松治疗是一种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体内自控能力的有效方法,使人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和全身舒适的感觉。暗示作用能增进和改善人的心理行为和机体的生理机能,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治疗作用主要由于催眠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意识阀非常狭窄的状态。被催眠者无批判能力地接受施术者的暗示指令,暗示催眠治疗主要作用是帮助病人放松,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痛阈水平,从而减轻、终止疼痛。

5 腰背疼痛的心理护理

5.1 护理评估 (1)评定方法根据疼痛测量表,0分为疼痛,10分为不能忍受的疼痛。让病人依据当时的疼痛感觉在1~9分区间内评分。(2)社会心理因素评估使用5种非躯体征象:①压痛与特定骨骼或神经肌肉结构无关。②模仿实验即病人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实验信以为真。③当病人被分散注意力时阳性体征消失。④存在较广泛的局部功能障碍和疼痛,但无法从解剖学角度得到解释。⑤对疼痛的过度反应,特别是存在3种以上体征的,其价值就会大大提高,说明病人存在着心理障碍。

5.2 心理护理

5.2.1 耐心真诚地倾听病人的诉说,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理解关心病人,解答病人的疑问,提供所需信息,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改善病人的情绪,为其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等,要给病人讲明有无严重的病理变化,以及引起腰背疼痛的原因、治疗所需的时间,增加病人对其自身疼痛的理解,减轻焦虑、恐惧和不安的心态。

5.2.2 启发病人接受现实、面对现实,劝导其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配合治疗。

5.2.3 身体锻炼。再次确认病人的状态没有显著恶化以及锻炼对他们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后,增加每天的活动量将克服和代替他们的病态行为。研究表明短期或长期身体锻炼与减低焦虑症状有着显著的关系,也可使抑郁症状明显降低,随着身体锻炼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最大。锻炼的种类选择以腰背疼痛病人能够耐受,而不加重病情为度,同时必须使锻炼参加者从项目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快,项目包括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游泳等。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改善心境更有效。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提出:身体锻炼每周至少3次,20~30min/次。另外锻炼可使腰背部肌肉的柔韧性增加,对腰背痛有明显而直接的治疗作用。因人而异的锻炼方式,可使身体锻炼取得最大的心理效益,提高腰背疼痛的治疗效果。

腰背疼痛病人的有效治疗应同时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鸦片类镇痛药、抗炎药、抗癫痫药以及抗精神病类药物)、有创性治疗(外周和中枢神经阻滞、神经毁坏、神经外科切除等)、感知治疗(生物反射和放松训练)、物理治疗(牵拉、加强肌力、温度疗法、超声和电刺激、按摩、中药离子导入等)、职业性康复治疗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提供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可有效地减轻腰背部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1] 赵英.慢性疼痛的心理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60.

[2]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866.

[3] 王韵,译.从分子到疾病——疼痛研究的新方向〔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9,5(1):61-64.

猜你喜欢
腰背心理治疗病人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谁是病人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腰背酸痛抖小腹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