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娑罗子的现代研究进展

2012-12-09 14:23马玲云李向日程显隆马双成林瑞超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皂苷

李 珊,马玲云,李向日,程显隆,魏 锋*,马双成,林瑞超

(1.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中药娑罗子是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Huet Fang)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为药典收载品种。性温味甘,归肝、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胸腹胀闷、胃脘疼痛等症状[1]。

娑罗子为七叶树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属在全世界有30多种,在我国有16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以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浙江、云南等地资源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产区采收娑罗子多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除去果皮,种子晒干即可;而在浙江产区因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采收季节雨水较多,采收的果实不易干燥,而引起发霉、虫蛀影响质量,在采收后将鲜果切成约5mm的片或切成四瓣晒干,并于40~50℃下再烘干[2]。娑罗子包含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成分,其中七叶皂苷是娑罗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国家药品标准收载了6个制剂品种,分别是七叶皂苷钠、注射用七叶皂苷纳、七叶皂苷纳片、七叶皂苷纳搽剂、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复方七叶皂苷纳凝胶[3]。现将娑罗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及其分析

1.1 化学成分

1.1.1 皂苷类

七叶皂苷(escin)是从娑罗子中提取得到的30多种皂苷的混合物,属于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形式为α-七叶皂苷和β-七叶皂苷。其中β-七叶皂苷是由两个苷元,即原七叶皂苷元(protoaescigenin)和玉蕊叶醇C(Barringlogenol C)以8∶2的比例形成的30个以上成分的混合物从不同七叶树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七叶皂苷有:隐七叶皂苷A[4],七叶皂苷(escin)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a、Ⅳb、Ⅳc、Ⅳd、Ⅳe、Ⅳf、Ⅳg、Ⅳh、Ⅴ、Ⅵ和异七叶皂苷(isoescin)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Ⅴ[5-14]。其中七叶皂苷Ⅰa、Ⅰb和异七叶皂苷Ⅰa、Ⅰb含量较高,占到七叶皂苷的80%以上。

将七叶皂苷用碱水解可得等分子量的七叶皂苷元、乙酸、惕各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七叶皂苷在较强的水解条件下可得等分子量的七叶皂苷元、α-甲基-β-羟基丁酸、乙酸、葡萄糖、木糖、葡萄糖醛酸[15]。

1.1.2 黄酮类

从天师栗种子中分离得到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山奈酚-3-O-β-D-半乳糖甙、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甙、槲皮素[16]、山奈酚-3-O-[-D-木糖基(12)]-D-葡糖糖甙,山奈酚-3-O-[-D-木糖基(12)][-D-葡糖糖基(16)]-D-葡萄糖甙,山奈酚-3,7-O-L-二鼠李糖甙,山奈酚-3-O-D-葡萄糖甙[17]。

1.1.3 有机酸类

娑罗子中含有天师酸、富马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15-二十四碳烯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有机酸类成分[18-19]。

1.1.4 甾醇类

娑罗子中含有角麦甾二烯、豆甾二烯、豆甾三烯、胆甾醇、β-谷甾醇-3-O-葡糖苷、β-谷甾醇等甾醇类成分[18-19]。

1.1.5 微量元素

娑罗子 中含有 Ca、Mg、Fe、Zn、Mn、Cu 等微量元素[20-21]。

1.1.6 其他类

娑罗子中还含有多糖[22]、乙酰谷氨酸[18]等成分。

1.2 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不同展开系统对3种不同来源(七叶树、浙江七叶树、天师栗)的娑罗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其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2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研究4种七叶皂苷的分子结构与裂解规律间的关系,是娑罗子中皂苷类化合物鉴别的有效工具[2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测定娑罗子中皂苷类成分,建立的方法能简单,准确地测定皂苷的含量[25-2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燥、润泡、切制等不同炮制工艺下七叶皂苷A和B含量的变化。结果:采用直火热风干燥法烘干的娑罗子中七叶皂苷A和B的含量最高,最佳干燥温度为30~40℃;采用减压冷浸法软化娑罗子效果较好,炮制后七叶皂苷A和B的转移率可达93.4%;不同片型的娑罗子水浸提物中七叶皂苷A和B的含量顺序为薄片>颗粒>中片>厚片[28]。

此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娑罗子中多糖含量[2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C)对娑罗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29]。

2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七叶皂苷是娑罗子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活性成分,关于七叶皂苷的研究报道较多。

2.1 药理作用

2.1.1 抗炎、抗渗出作用

七叶皂苷、A、B、C、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总用,并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30]。腹腔注射或口服总皂苷均能显著改善由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朵炎症渗出[31]。七叶皂苷钠对肾上腺素及内毒素所致肺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急性肺炎中肺部急性炎症渗出的防治[32]。

2.1.2 抗脑水肿作用

七叶皂苷对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引起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减少各脑区的含水量,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33]。通过光镜观察发现,治疗后出血、水肿明显减轻而且与七叶皂苷钠的治疗剂量成明显量效关系,电镜观察发现治疗后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趋于完整[34]。

2.1.3 抗肿瘤作用

七叶树皂苷-Ⅰa可由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转化产生去酰基七叶树皂苷Ⅰ,去酰基七叶树皂苷Ⅰ有抗肿瘤活性,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和肺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5]。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后,β-七叶皂苷钠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和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鼻烟癌细胞(KB)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不能诱导该细胞调亡,从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β-七叶皂苷钠使G1期细胞数量增多,由于G1期细胞的阻滞,使G1期不能运行到S期,从而影响了细胞分裂增殖[36]。

2.1.4 增加静脉张力

β-七叶皂苷钠5.0×10-5~5.25×10-6g·mL-1剂量能明显增加犬离体隐静脉条收缩张力,使其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犬股动脉灌流恒定时,50,100mg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加强犬股静脉张力,加快其静脉压上升速率;明显增加犬股静脉流量及淋巴回流。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37]。

2.1.5 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娑罗子提取物明显具有促进小鼠肠蠕动,对无水乙醇引起的小鼠胃黏膜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38]。娑罗子提取物具有抗阿司匹林所致胃溃疡的作用,这种作用与给药时间有密切关系[39]。

2.1.6 对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症状[4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层黏连蛋白(LN)可能参与脑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缺血再灌注早期七叶皂苷钠治疗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增加LN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起保护作用[41]。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给予β-七叶皂苷钠组的肠黏膜组织病理损害,肠含水率、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清TNF-α、IL-6水平及肠黏膜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42]。

2.1.7 其他

洪缨等[43]采用幽门结扎大鼠和胃瘘大鼠研究了娑罗子水煎剂对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娑罗子水煎剂不论是一次给药或多次给药均有明显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后又通过实验提示娑罗子抑制胃酸分泌可能包含神经及受体机制[44]。

王旭英等[45]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七叶皂苷纯化物的抗菌作用,结果七叶皂苷纯化物对G+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2.2 临床应用

2.2.1 治疗脑出血

采用七叶皂苷1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脑出血,并观察病人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七叶皂苷治疗脑出血总有效率为87.00%,高于常规治疗的有效率(56.00%)。七叶皂苷通过抗炎、抗渗出、消除自由基、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可有效治疗脑出血[46]。

2.2.2 治疗脑水肿

脑水肿多因颅内压增高,影响颅内静脉回流,使血浆及血细胞渗出血管外或因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可降低颅内压,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血浆渗出,对进一步减轻脑水肿有良好效果[47]。β-七叶皂苷钠治疗因脑转移瘤引起的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效果更佳[48]。

2.2.3 治疗肢体肿胀

(1)治疗肘关节损伤所致肢体肿胀:肘关节损伤在骨科较常见,治疗不当可致肘关节慢性疼痛和永久性功能丧失。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肘关节损伤有明显的作用,其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有效率(79.07%)[49]。

(2)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5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有效率为95.35%,取得良好效果[50]。

2.2.4 治疗暴泻

暴泻是指突然暴泻如倾,泻下多水,频繁而下,或肠鸣腹痛,或不鸣不痛的一种病症。根据娑罗子的理气止痛,主治下失载功效,结合其提取物抗炎、抗渗出、抗水肿作用,应用于暴泻病人,收到了简、便、捷、效的理想效果[51]。

2.2.5 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采用易蒙停联合β-七叶皂甙纳治疗,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52]。

2.2.6 治疗美尼尔氏病

美尼尔氏病多是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滥内耳所致。七叶皂甙钠具有的较强抗炎、抗渗出、消肿胀作用,用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25mg,稀释于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3]。

2.2.7 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

中药娑罗子提取物皂甙适用于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增加呼吸流速峰值,疗效优于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54]。

2.2.8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

分别用七叶皂苷和地塞米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结果七叶皂苷组有效率(治愈+好转)为93.00%,优于地塞米松组(有效率为82.00%),且副作用小于七叶皂苷组[55]。

2.2.9 治疗烧伤

100例烧伤患者分为A组70例,B组30例,烧伤常规治疗加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A组(轻、中度烧伤患者)用药后,伤后2d明显消肿,伤后3~5d肿胀基本消退。烧伤创面渗出减少。B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56]。

2.2.10 其他

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格-巴综合征、糖尿病足等症[57-60]。

3 不良反应

3.1 致喉头水肿分

用七叶皂苷钠2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1次/d。其总用量不得超过20mg·d-1,疗程为7~10d。第1、2天患者感觉病症明显减轻;第3天起出现轻度皮疹;第4天患者口腔出现溃疡、喉头水肿致吞咽困难。停药后,用5%葡萄糖40mL加10% 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口服扑尔敏4mg,3次/d,数日后症状全部消失[61]。

3.2 致全身药疹

用七叶皂苷钠15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治疗5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用药7d全部输液完毕后约0.5h,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皮肤潮红、瘙痒及双上肢、躯干见大量散在红色斑丘疹,体温由36.5℃升至39.3℃,立即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约2h后皮疹及皮肤瘙痒均减轻,次日晨完全恢复正常[62]。

3.3 过敏性休克

患者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1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5min后,突然出现寒战,呼吸困难,血压降为0,神智不清。停用七叶皂苷钠,吸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推注。3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63]。

3.4 肝损害

患儿给予七叶皂苷钠1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第9天患儿自感上腹不适、恶心、腹胀、腹痛,经检查确诊为七叶皂苷钠所致的肝损害,给予葡醛内酯、联苯双酯等药物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64]。

3.5 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儿给予七叶皂苷钠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第6天,患儿出现少尿,停用七叶皂苷钠后,尿量无明显增加,患儿出现腹胀、厌食。肾B超显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肿大,急性肾功能衰竭。经利尿、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限制液体摄入量等治疗,病情好转,7d后病情稳定。β-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主要经胆汁和尿液排出。在肝脏和肾脏具有的高分布和排泄的特点,可能是其肝、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肾损伤、肾功能不全病人及Rh血型不合的孕妇忌用。儿童对七叶皂苷比较敏感,因此儿童更应严格掌握给药剂量[65]。

3.6 其他

在研究报道中还有七叶皂苷钠致横纹肌溶解、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66-68]。

4 结语

娑罗子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国内外对娑罗子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纯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娑罗子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及黄酮类。我国有丰富的娑罗子资源,应加强对娑罗子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抗炎、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等活性方面的开发,扩大娑罗子的药用价值。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5.

[2]杜向红,雷留成,李平.娑罗子植物资源调查[J].中药材,1999,22(4):172-173.

[3]湛建峰,牛剑钊,张启明,等.七叶皂苷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0,24(8):822-824.

[4]刘湘.欧洲七叶树的化学、药理作用和临床[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14(2):47-48.

[5]YOSHIKAWA M,MURAKAMI T,MATSUDA H,etal.Bioactive saponins and glycosides,Ⅲ.Horse chestnut.(1):the structure,inhibitory effects on ethanol absorption,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escinsⅠa、Ⅰb、Ⅱa、Ⅱb andⅢa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hippocastanum L[J].Chem.And Pharm.Bull,1996,44(8):1454-1464.

[6]YOSHIKAWA M,MURAKAMI T,YAMAHARA J,etal.Bioactive saponins and glycosides,Ⅻ.Horse Chest.(2):Structures of EscinsⅢb,Ⅳ,ⅤandⅥand isoescinsⅠa,Ⅰb,Ⅴ,Acylated Polyhydroxyoleanene Triterpene Oligoglycosides,from the seeds of Horse Chectunt Tree(Aesculus hippocastanum L.,Hippocastanaceae)[J].Chem.Pharm.Bull,1998,46(11):1764-1769.

[7]J ZHAO,X W YANG,Y X CUI,et al.Four triterpene oligoglycosides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si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9,10(4):291-294.

[8]J ZHAO,X W YANG,Y X CUI,et al.A new triterpenoid oligoglycoside estinⅣe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J].Chiniese Chemical Letters,1999,10(6):473-476.

[9]X W YANG,J ZHAO,YX CUI,et al.Anti-HIV-l protease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99,62(11):1510-1513.

[10]X W YANG,J ZHAO,YX CUI,et al.A pair of new geometrically isometric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9,10(11):925-928.

[11]X W YANG,J ZHAO,YX CUI.Three new triterpeneoid saponins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9,10(12):1031-1034.

[12]X W YANG,J ZHAO,YX CUI.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seeds of Aesculus chinensi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0,11(2):139-142.

[13]杨秀伟,赵静,服部征雄.日本七叶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Ⅱ.七叶树皂苷Ⅳc和异七叶皂苷Ⅰa、Ⅰb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2000,31(9):648-651.

[14]赵静,杨秀伟.日本七叶树化学成分的研究Ⅰ.七叶皂苷Ⅰa和Ⅰb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1999,30(5):327-332.

[15]王旭英,赵永芳.中药娑罗子的化学组分及七叶皂苷药用价值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7-11.

[16]马玲云,马双成,魏锋,等.娑罗子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7(3):28-29.

[17]马玲云,马双成,魏锋,等.中药娑罗子的化学成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3-15.

[18]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等.天师栗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0,35(3):198-200.

[19]张辰露,吴三桥,李新生.娑罗子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种子,2009,28(8):53-55.

[20]张辰露,李崇勇.中药娑罗子中微量元素的光谱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171-1172.

[21]张辰露,江海,李崇勇,等.秦巴山区娑罗子资源微量及重金属元素分析[J].光谱实验室,2010,27(3):1032-1035.

[22]边静静,付娟,赵桦.娑罗子多糖的提取、含量测定及生物学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0):72-77.

[23]杜向红,雷留成,李平,等.娑罗子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草药,1999,30(8):625-626.

[24]陈家辉,李文龙,杨佰娟,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娑罗子中皂苷类成分[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8,36(3):285-291.

[25]魏锋,马玲云,马双成,等.HPLC法测定娑罗子中4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0,24(4):400-402.

[26]郭杰,徐嵬,杨秀伟.娑罗子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J].中草药,2007,38(5):767-770.

[27]张新,王志伟,马琳.娑罗子中总皂甙的比色测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2(5):28-30.

[28]张辰露.不同炮制方法对娑罗子饮片质量的影响[J].中成药,2010,32(9):1548-1551.

[29]边静静,赵桦.娑罗子脂肪含量及脂溶性成分的气象色谱-质谱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835-837.

[30]齐艳,张厚利,杨彤.七叶皂苷及其中4种组分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3):534-536.

[31]戴培兴,马心舫,尤国鸿.娑罗子总皂甙的抗缺氧和抗炎作用的初步观察[J].中成药研究,1983,(9):24-25.

[32]潘丽丽,牛建昭,王振华,等.七叶皂苷纳对肺部急性炎性渗出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0,13(3):321-323.

[33]陈旭,郑惠民,由振东,等.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2):1142-1144.

[34]陈旭,郑惠民,丁素菊.七叶皂苷钠抗出血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1):27-29.

[35]杨秀伟,赵静,崔景荣,等.七叶树皂苷-Ⅰa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1):31-35.

[36]郭维,徐波,杨秀伟,等.β-七叶皂苷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351-352.

[37]余志红,苏萍,王奕.β-七叶皂苷钠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220-222.

[38]姜丽岳,福风华,于昕.娑罗子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胃肠道的保护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493-2495.

[39]辛文妤,张雷明,王天,等.娑罗子提取物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0,7(6):321-323.

[40]X.M.Hu,F.D.Zeng.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β-aescin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 brain[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2004,39(6):419-423.

[41]张韶华,韩文江,李晓蕾,等.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和LN表达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6):661-624.

[42]张信来,刘陶迪,罗力,等.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10):993-997.

[43]洪缨,侯家玉.娑罗子抑制胃酸分泌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与临床,1999,15(1):24-25.

[44]洪缨,侯家玉.娑罗子抑酸作用机理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45-47.

[45]王旭英,向红.娑罗子七叶皂苷纯化物的抗菌作用检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19-20.

[46]李飞,谷德祥,曹中柱,等.七叶皂苷治疗脑出血[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2):75-77.

[47]常保生,李震,赵新明,等.β-七叶皂苷钠在治疗脑水肿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8,7(5):244.

[48]冯岗,李慧,姚兵,等.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转移瘤引起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7,18(29):2294-2295.

[49]杨路德,席平昌,张先龙.七叶皂苷纳治疗肘关节损伤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报道[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0):28-29.

[50]杨路德,刘璠.七叶皂苷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1):34-35.

[51]潘阿淼.β-七叶皂甙纳治疗暴泻123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3):41.

[52]庞伟,苏伟平.易蒙停联合β-七叶皂甙纳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4):271.

[53]周嘉平.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病85例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1(3):34.

[54]黄红光,周永生,钟树林.中药娑罗子提取物——娑罗子皂甙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0,2(2):122-123.

[55]何静.七叶皂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4):224-225.

[56]李毅.β-七叶皂甙钠治疗烧伤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0):751-753.

[57]杨柏彬,张新,曲祥海.β-七叶皂甙钠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1998,11(2):114.

[58]公茂珍,刘迎恩,牛悦祥,等.β-七叶皂甙钠改善流行性乙型脑炎脑水肿及脑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90-91.

[59]郭志义,尹浩军.β-七叶皂苷钠治疗格-巴综合征21例[J].医药学报,2001,20(2):104.

[60]杨磊.七叶皂甙钠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901.

[61]郭跃英.注射七叶皂苷钠致喉头水肿1例[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4):268.

[62]刘霞,刘桂清.七叶皂苷钠致全身药疹1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5):362.

[63]夏冬军.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9):576.

[64]丁雄.β-七叶皂苷钠致肝损害1例[J].药学实践杂志,1998,16(4):237.

[65]游力,孟峰芳.β-七叶皂苷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中国新药杂志,1999,8(9):627-628.

[66]楼小琳.七叶皂苷钠致横纹肌溶解[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3):210.

[67]姚鲁也,王金龙.β-七叶皂苷钠致心动过缓6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3):163-163.

[68] 陈燕,吴秀琴,尚北城.β-七叶皂苷钠致呼吸困难1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20(5):320.

猜你喜欢
皂苷
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的含量测定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七叶一枝花甾体皂苷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进展*
重楼皂苷I通过JNK信号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HPLC法用于溃疡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测定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一年生农田人参及西洋参多种皂苷质量评价
RP-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肝癥消胶囊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
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