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2013-01-25 05:37王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洛韦利巴韦脑炎

王海燕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神经内科,长春 双阳 130600)

分析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王海燕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神经内科,长春 双阳 130600)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巴韦林治疗,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痊愈4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5例(1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3例(26%)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病毒性脑炎;更昔洛韦;临床效果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感染累及脑实质时被称为病毒性脑炎[1,2],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病毒性脑炎前驱期患儿所有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急性期会有头痛、嗜睡及神智改变等表现,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自行缓解,症状严重的患者神经系统会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3]。更昔洛韦是一种以预防及治疗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主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脑炎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在发病后1周内入院,入院后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所选患儿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发热的临床表现,有68例患儿为急性起病,32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儿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1.5)岁,具体病情:36例患儿出现意识障碍,22例患儿肢体抽搐,17例患儿有脑膜刺激症。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 1.4)岁,具体病情:34例患儿出现意识障碍,23例患儿肢体抽搐,16例患儿有脑膜刺激症。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包括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降颅压与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50例患儿每日2次静脉滴注5mg/kg的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儿每日2次静脉滴注10mg/kg的利巴韦林治疗,药物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制定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药物治疗2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脑电图检查无异常;显效:药物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电图检查基本改善,患儿有轻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有效:用药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电图显示有少部分改善;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脑电图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4]。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药物治疗2周后大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儿痊愈4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感染仅累及脑实质时被称为病毒性脑炎,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重型肠道病毒感染及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是引起严重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病原,病毒经过患儿的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感染各种脏器,并随之侵袭全身,引发病毒血症,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差,发病率高,早期有发热呕吐等轻微症状,随着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破坏中枢神经组织的同时也通过对宿主免疫反应的激发对髓鞘进行选择性的破坏[5,6]。严重时会引发患儿昏迷、语言障碍等临床表现,特别是急性期的病毒性脑炎持续时间长,恢复速度慢,而且治疗后患儿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需对患儿进行积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临床上一般对患儿进行退热、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等治疗,因为患儿实际病情的不同及个人体质的差异,常规治疗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患儿病痛,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是临床抗病毒治疗的常用药,利巴韦林即病毒唑,是一种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当微生物遗传载体类似于嘌呤RNA的核苷酸时,利巴韦林就会对病毒复制所需要的RNA代谢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利巴韦林对于血液系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它会抑制谷胱甘肽,进而损伤红细胞的细胞膜,减少红细胞计数,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溶血性贫血,因此不能大量或长期使用[7]。更昔洛韦化学品名为9-鸟嘌呤,对于疱疹病毒的复制有着明显的阻滞作用,而且用于后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差的儿童可以安全使用,本组研究中应用了更昔洛韦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痊愈4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76%,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谈晓洁,孙磊,窦彩艳.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6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95-96.

[2] 廖础欣.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8):2792-2793.

[3] 李立平,胡文标.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7):2596-2597.

[4] 欧阳强,韦英海,陈阳.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内科,2009,4(4):883.

[5] 杨洪清,唐洲平.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9,8(29):46.

[6] 王霆,子甜甜,董海花.高氧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使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122.

[7]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2-486.

R512.3;R725

B

1671-8194(2013)36-0080-02

猜你喜欢
洛韦利巴韦脑炎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