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3-01-25 05:37安金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分数

安金辉

(吉林省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安金辉

(吉林省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0)

目的 研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强心、利尿、硝酸酯类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BNP)、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患者心功能改善。结果 两组患者BNP和LVEF对比,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同期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心血管常见的疾病。当前冠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心力衰竭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该病症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是临床治疗中相当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接受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强心、利尿、硝酸酯类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所选取的72例患者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为(62±2.1)岁,根据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40例,Ⅳ级2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ARB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综合性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20mg曲美他嗪,一天3次,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5个治疗。

1.3 观察方法

入院后分别于第1、5个月对患者进行心电图、体检、临床随诊等检查,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的血脑利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肘静脉血,加入115mg/mL依地酸钠钙(EDTA),在4℃、每分钟2000r离心15min后,将血浆放置在-80℃冰箱中进行保存等待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后的1个月、5个月采用多普勒超声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进行测量。心功能评价:改善——NYHA分级心功能改善1级,显著改善——NYHA分级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BNP及LVEF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BNP为(0.54±0.12)μg/L,LVEF分数为(34.5±4.6)%,对照组患者的BNP为(0.56±0.10)μg/L,LVEF分数为(33.5±5.0)%;实施治疗后第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BNP为(0.33±0.12)μg/L,LVEF分数为(38.4±8.1)%,对照组患者的BNP为(0.40±0.12)μg/L,LVEF分数为(34.5±7.1)%,;实施治疗后第5个月,治疗组患者LVEF分数为(44.3±5.8)%,对照组患者LVEF分数为(41.3±6.1)%。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同期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治疗5个月后,治疗组显著改善14例,改善12例,显效率为43.8%,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显著改善9例,改善23例,显效率为22.5%,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指患者因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于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内上附着,可于动脉内膜见到类似粥样脂类物质堆积而形成的白色斑块,将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出现纤维化,心肌长期血供不足,而导致心肌组织出现萎缩和营养障碍,或出现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严重者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在心肌缺血时,因组织氧供应不足而导致线粒体出现紊乱,最终导致患者细胞死亡[3]。曲美他嗪为一种线粒体酶-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抑制剂,可显著提高心脏能量的代谢,可防止因心肌缺血而导致心肌受到损害。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在心肌缺血状态下,曲美他嗪可对3-KAT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使心肌能量代谢从脂肪酸转化为葡萄糖氧化,有利于磷酸盐生成,减少在产生ATP过程中的耗氧量,强化人们在缺氧时对氧的高效利用,可大大减少抗心肌缺血的损害,减轻Ca2+负荷,避免细胞出现酸中毒,对细胞的收缩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功能,有效增强心肌缺氧的耐受性,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4]。本次研究中,使用曲美他嗪对患者实施治疗,其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1.3%,显著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且患者的与徐庆科的研究结果相符。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大大改善患者心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且曲美他嗪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药物,其治疗无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对于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尤其治疗不能耐受血管活性药物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5]。

[1] 王红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6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3(10):761-762.

[2] 陈金良,周文燕,苗永国.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23(12):453-454.

[3] 殷淑娟,曹京燕.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7(21):35-36.

[4] 丁岩.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7-8.

[5] Martín-Merino E,Johansson SM.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n UK Primary Care[J].Drug Safety,2011,34(11):1061-1077.

R541.4;R541.6+1

B

1671-8194(2013)36-0089-02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分数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可怕的分数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