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2013-01-25 05: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标本血液

左 萍 李 巍 杨 萍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吉林 辽源 136200)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左 萍 李 巍 杨 萍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对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措施,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标本53例,对这些标本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结果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本身原因;②标本采集原因;③标本送检原因;④标本检验原因。结论 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只有从各个环节着手,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才能尽量避免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分析

血液检验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能否正确、规范化的采集检验血液标本,是保证临床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但是,有研究表明,医院中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率高于35%,且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减少误差,现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标本53例,对这些标本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53例,其中标本出现稀释的有6例,标本量不准,较小的12例,较大的有9例,标本凝血7例,标本受到污染的有10例,其他情况9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分析,所有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53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检测标本进行归类,并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量避免误差的产生,提高血液检测标本的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53例标本进行分析,发现血液检测标本出现误差主要有四个原因造成:一是患者自身原因,53例标本中有8例是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占总数的15.0%;二是由于血液采集原因,21例标本误差是血液采集不准造成,占39.7%;三是由于标本送检过程中出现失误,有9例是因此出现误差,占比17.1%;四是标本检验过程中产生误差,标本检验原因造成误差的有15例,占28.2%。

3 讨 论

3.1 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分析

对53例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得出血液检测标本产生误差主要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患者本身原因。由于患者和医务人员没有做到及时沟通,患者在采血前对相关注意点不了解,医务人员也没有宣贯到位,导致患者因自身因素对血液检验效果造成影响。其次,标本采集原因。在采血过程中,医务人员不重视、不细心,不能很好的了解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对患者临床分析报告的重要性,因此对患者资料张冠李戴的现象频繁发生,导致在血液检验和标本送检的时候患者信息和标本不相符,出现差异[1]。另外,在采血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过关,对采血时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如医务人员应该了解采血部位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比如在抽血时患者用力攥拳,可引起肌肉组织代谢活跃,加速钾从细胞内溢出速度从而使血液浓度升高。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导致医务人员采血定位的不准确,医务人员进针的不熟练或患者配合度不高(小儿哭闹),也会使血流受阻,出现凝血、溶血现象[2]。医务人员使用抗凝管的手法不正确,血液采集前一些具体的措施没有做好,采血部位没有熟悉掌握,相关的注意事项也没有顾及,在采血时不规范操作,都容易导致抽血时间过长或过短,对抽血量的把握不准确,标本量过多或过少,随意性较大,血液检验也难免出现误差。再次,在标本送检时,标本出现剧烈的震荡,容易产生溶血;没有及时送检,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或者选用的真空管有问题,会造成凝血现象。最后,在对标本进行检验时,血液没有凝固就进行检验或者标本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检验,血液的浓度等都会产生变化,难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3.2 保证血液检测标本精确性的有效措施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素质。首先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根据患者满意度,实行有效的奖惩机制。然后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如血液检验相关知识、心理学分析等基本知识,能够做到对患者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安抚。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保证技能操作规范熟练。另外,制定血液检验质量监察制度,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质量监察,提升标本检验质量,减少误差发生的可能性。患者在进行采血前,医务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普及采血前注意事项,如在血液采集前不要进食,保证空腹检查,因为食物中的多种成分会呈现暂时性的变化,不能反应机体的真实情况,同时最好避免饮酒、咖啡、浓茶,以防对血液浓度产生影响。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但可以少量喝水,血液采集时间一般在上午,在采血前不宜多运动,静态运动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动态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都会消耗大量热量,对化验结果影响较大,在采血前两天应尽力避免。采血前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抗生素、消炎药、避孕药等也会有可能影响血液检测效果,如维生素C会干扰血糖效果,使血糖化验值偏低[3]。在选取采血部位时选择末梢血或静脉血,创伤小易恢复。另外,保持平静心情,患者若情绪波动较大,医务人员要注意安抚。这些基本知识医务人员一定要向患者解释说明,减少患者因自身原因而影响血液检测效果。采血时,医务人员应对患者信息进行详细查对和询问,准确填写和粘贴标签,对于需要多次采样的患者,注明采集时间或临床治疗状态。抽血时尽量选择平卧体位,因为坐位抽血会对血钾、血氯造成影响。压脉带要手法规范,控制时间,过紧或过松都会产生不同现象,影响结果的精确性。选取好采血部位穿刺时,要尽量一次性成功,减少患者痛苦。严格按照规范采集标本量,避免标本量不准的现象发生。在血液采集后一定要注意标本的保护,正确放置,防止有空气混入需要隔绝的标本之中,使标本发生变化,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4]。标本采完送检时,注意不要出现大幅度震荡。标本及时进行检验,防止影响血气分析,最后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方方面面,只有从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把控,加强质量监察工作,才能有效避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

[1] 陈湘艳.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北方医学,2012, 45(9):84-85.

[2] 李春艳.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120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 88-89.

[3] 金涛.78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 20(11):41-42 .

[4] 韩文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0(11):68-69.

R446.11

B

1671-8194(2013)36-0091-02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标本血液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