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56例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3-01-25 05:37张丽娟马明宇王树楼牛广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迟发性一氧化碳高压氧

张丽娟 马明宇 王树楼 牛广明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1)

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56例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丽娟 马明宇 王树楼 牛广明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1)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通过给予高压氧、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应用呼吸兴奋剂、防治并发症等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1.0mg/d静脉注射,意识清醒后,按0.4~0.5mg/d静脉滴注4~6h,每日1次,10~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昏迷时间为(3.80±1.73)h,较对照组(7.42±4.02)h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3.30%)较对照组(23.08%)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病死率(3.30%)较对照组(23.08%)明显降低(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在基层医院很有推广价值。

一氧化碳中毒;纳美芬;高压氧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共采用纳美芬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标准:①用煤炉取暖排烟不畅,或者因煤气管道漏气所引起[1];②口唇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出现昏迷或惊厥,极重患者出现循环中枢衰竭[2];③碳氧血红蛋白(血)检查阳性。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CO中毒后来院就诊时间为0.5~2.5h,其中浅昏迷患者19例,深昏迷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2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CO中毒后来院就诊时间为0.8~20.h,其中浅昏迷患者13例,深昏迷患者1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年龄、性别、中毒后到医院就诊时间、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立即给予高压氧治疗、20%甘露醇快速静点防治脑水肿、维生素C等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防治其他并发症等处理[3]。采用国产纯氧舱,压力为0.1MPa,稳压时间40min,升、减压分别为20min,吸氧的时间达80min,每日1次,1个疗程为10次[4]。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了纳美芬,每天1.0mg静脉注射,意识清醒后,每天0.4~0.5mg静脉滴注4~6h,每日1次,1个疗程为10d。同时加强对昏迷患者等护理,如定期翻身(每2h 1次)、扣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泌尿系感染,24h未清醒者,应给予鼻饲,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肾功,心肌酶,肝功,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血气分析结果,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昏迷持续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病死率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时间为4.2~7.8h,对照组为10.5~13.8h,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病历随访5个月~9年,平均(4.3± 2.12)年,治疗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3.3%(2例),远低于对照组的23.08%(12例)(P<0.01)。共有14例死亡,治疗组2例,对照组12例,死亡原因包括中枢性呼吸衰竭(7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和电解质紊乱(1例)。治疗组病死率(3.3%)远低于对照组(23.08%)(P<0.01)。

3 讨 论

3.1 纳美芬的成分为阿片受体特异性的拮抗剂,结构为纳曲酮类似物(含6位亚基),上市已经18年,现已渐成为纳洛酮的替代药品。静脉注射后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止吗啡样的物质与阿片受体相结合,能迅速逆转吗啡的作用[5],改善呼吸中枢受抑制的程度,并且能抗低血压性休克、肺水肿、心衰等作用。从以上资料分析,纳美芬治疗效果显著(主要是血气分析变化),它呼吸改善时间平均在4~15min内,说明此药起效非常迅速,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轻度中毒促醒时间快,仅为25min,而中、重度中毒患者促醒时间明显延长,达3.45h左右,因此提示中、重度CO中毒治疗难度很大,应引起广泛重视,这也关系到纳美芬的治疗剂量。从我们研究分析,纳美芬的治疗剂量与体质量关系不大,与CO吸入的量有关,轻、中、重度中毒的纳美芬治疗剂量三者呈倍数上升,从本组资料和治疗经验来看,轻度中毒纳美芬治疗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1.1mg,中度中毒为1.6~3.4mg,这二者纳美芬的治疗剂量没有毒副作用,重度中毒应加大纳洛酮剂量至18.4~21.6mg。

由此看见,对于一氧化碳中毒等患者来说,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后,并及时应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纳美芬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和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1] 肖芬玲.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型脑病78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26.

[2] 孙伟力,王冀康,李时光,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O与NO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9):523-526.

[3] 孙莉军,李金宸.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4-55.

[4] 赵君秋.醒脑静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5.

[5] 徐凌涛,吴锦屏.盐酸纳美芬的临床应用[J].云南医药,2011,32(2): 259-261.

R595.1

B

1671-8194(2013)36-0098-01

猜你喜欢
迟发性一氧化碳高压氧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