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2013-01-25 05: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肺栓塞患肢下肢

李 芳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李 芳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因下肢静脉血液不正常地凝结造成的,临床表现以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为主,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手术刺激、麻醉作用、恶性肿瘤刺激因子、术后卧床休息或静脉壁的直接损伤等原因,使下肢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深静脉血栓。文献报道[1],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7.8%。一旦发病患者出现严重身心痛苦,甚至因严重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妇科肿瘤手术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由此继发的肺栓塞发生率明显提高,病死率也相应提高。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这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有意识地开展预防性护理和出现后的临床护理活动,可以避免或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危害的程度,尽早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

1.1 休息与体位护理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严格制动,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严禁做有压迫病变部位的辅助检查,严禁做按摩、热敷和理疗等治疗活动。在发病1~2周内血栓极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故从发病开始,患者应进行为期2周的绝对卧床休息;为控制血流方向,降低下肢肿胀程度,防止血栓上行的发生,应采取床头、床尾均抬高15°~20°之体位。为防止升高静脉压和腹压,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应告知患者穿着宽大舒适的衣服,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动作。肿胀和疼痛缓解后,患者方可下床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

1.2 饮食护理

总的原则是必须做到合理营养,合理饮食。但应注意,为改善血液黏稠状态,应指导患者多饮水,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大便造成血栓脱落的发生。

1.3 皮肤护理

因早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肢体活动受限,此时受压部位皮肤易发生压疮,应做好预防性护理工作。此时床单元应保持平整清洁,加强巡视,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频次为1次/2~4h,护理交班时应查看皮肤是否出现异常,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出现机会。

1.4 病情的密切观察

对疑似患者,护士应早期询问下肢是否有肿胀和疼痛的改变,观察浅静脉是否出现广泛扩张;注意观察和对比患肢与正常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是否一致,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是否出现减弱甚或消失,是否见到压痛条索状物,小腿和足部是否有水疱出现。一旦出现上述改变,应立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患肢血管彩超、静脉造影甚或CT、ECT等辅助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确诊后,应遵医嘱要求的级别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将患者作为科室的护理重点,提示必须醒目,有特殊交接班。护士应经常到病房巡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患病体验,密切观察患肢的肤色、温度、感觉是否出现异常,询问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改变,以便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如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咯血、烦躁、发绀等改变,可能为继发性肺栓塞,应及时报告医生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 治疗性护理

2.1 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相对较重,加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焦虑与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更为突出。护士应合理的运用沟通和交流技巧和艺术,解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成功案例,通过家庭资源进行心理护理,尽量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使其顺利康复。

2.2 用药护理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用药物是抗凝剂和溶栓剂。治疗时,护士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生活规律进行护理评估,掌握用药的方法和时间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完成。

抗凝剂能抑制血栓形成和蔓延,首选药物是肝素。其用法为脐周皮下注射5000U肝素钙,频次为1次/12h,遵医嘱连用5~7d。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观察是否出现出血以确定用药是否恰当。

在溶栓治疗时,壁皮下注射1mL克赛注射液腹,2次/d,25×104U尿激酶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患肢微量泵静脉推注(20min),同量尿激酶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持续6h患肢远端静脉输入,保证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产生满意疗效。注意抬高患肢15°~30°,以利药液向心回流。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伤口是否出血,观察所有排出物的颜色和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发生喷射性呕吐。一旦出血症状出现应立即停药,按出血和血液丢失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对症治疗。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肺栓塞的先兆改变,并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

2.3 静脉穿刺的护理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点,因为下肢静脉靠胸腔负压完成血液回流,小腿肌肉的收缩及静脉瓣的防逆流作用[2],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作为穿刺点。如果必须选择,使用止血带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在穿刺时,不能在同一上肢静脉反复穿刺,尽可能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注意保护血管,从离心远端到近端使用。文献认为[3],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按输入药物、血液制品以及滴速等要求,尽量选择较小型号的留置针,尽量减少损伤血管内皮,将机械性损伤和血栓形成降低到最低程度。如发生药液外渗,应及时外敷黄柏、硫酸镁;为降低损伤血管内皮的机会,持续静脉输液时间应控制在2d以内。

2.4 患肢的护理

对确诊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及1~2周限制患肢活动时间,肢体应高出心脏水平20~30cm左右,保证血液回流通畅,减轻疼痛和水肿;护士要嘱患者微曲膝关节5°~15°,膝下不得垫硬枕,不得曲髋过度,不得保持同一姿势时间过长,不得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在此期间,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患肢禁止热敷、按摩、剧烈运动及避免用力排便。为了解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应密切观察患肢皮温、色泽、疼痛、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指压患肢皮肤15s内转红,表明局部侧支循环已经建立,治疗是有效的[4]。为防止下肢水肿加重,每日常规测量并对比标记处双下肢周径,嘱患者患肢抬高20°~30°,穿弹力袜或包扎弹力绷带。治疗10d左右可在床上活动,以患肢舒适为度,不得剧烈活动。

3 预防性护理

3.1 术前预防性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根据既有的临床资料采用Wells评分法开展护理评估[5],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发生DVT的高危因素[6]。对高危、中危患者开展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如何在床上活动和大小便并进行训练,教会家属为患者做四肢被动运动的方法,维持四肢肌肉功能正常。

3.2 术后预防性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高蛋白、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高脂肪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形成深静脉血栓。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24h护士应督促并教会患者床上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以及深呼吸的方法,协助患者多翻身、拍背。对于高危患者,除非不得已方可选择下肢静脉输液,不得对静脉造成损伤。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量应用止血药物,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如不及时治疗肢体会出现功能障碍、坏死,甚或继发肺栓塞,最终因肺梗死而死亡[7]。妇科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群体[8]。宫颈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包括麻醉作用、手术创伤、肿瘤因子的刺激和术后的活动减少等,如果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时,护士必须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性和临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肺栓塞、肺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张强.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防治[J].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63-266.

[2] 辛邵伟,齐加欣.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8-289.

[3] 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科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4] 陈彩霞,魏俐仪,潘展霞,等.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1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5):21-22.

[5] Oudega R,Hoes AW,Moons KG.The Wells rule does not adequately rule ou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J]. Ann Intern Med,2005,143(2):100-107.

[6]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54-263.

[7] 李秋月,曾群.下肢静脉栓塞再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16-17.

[8] 马明娜,茹淑玲,彭战捷,等.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1-2.

R473.73

A

1671-8194(2013)36-0247-02

猜你喜欢
肺栓塞患肢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