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2013-01-25 05:37唐墨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体温发作

唐墨玉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唐墨玉

(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常见多发急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极大。患儿发作时局部或全身肌肉会出现暂时性的不随意收缩,并常伴有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患儿大脑损伤,不仅对患儿智力发育有影响,还会大大增加癫痫的风险。许多癫痫病患者就是由小儿时期的高热惊厥引发的。

高热惊厥;治疗护理;日常预防

高热惊厥临床表现为先有发热症状,由于小儿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小儿在发高烧时,不及时降温,极易引发惊厥。发热可以分为体温在37.4~38.5℃之间的低热和体温在38.5℃及以上的高热。惊厥出现的时间一般是在患儿发高热后24h内;患儿体温骤升,伴随出现短暂性的全身惊厥、意识模糊等;大多患儿面部僵硬,四肢强直或全身不停地抽搐;眼球上翻,双眼斜视或凝视,紧闭牙关或暂停呼吸。发作时间可由数秒持续至数分钟,有时还会反复发作。

1 临床病因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高热惊厥患儿,男孩21例,女孩11例。入选患儿资料均符合全国小儿神经学组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诊断标准。排除癫痫病例,初发惊厥25例,男16例,女9例;其中5~12个月患儿5例,1~3岁患儿16例,3~6岁患儿3例,>6岁患儿1例。复发高热惊厥患儿7例,男5例,女孩2例;其中9~12个月患儿1例,1~3岁患儿5例,3~6岁患儿1例,>6岁0例。本组中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29例(90.62%);复杂性高热惊厥3例(9.38%)。其中有惊厥和癫痫家族史5例(15.63%);出生史中有窒息史3例(9.38%);早产儿2例(6.25%)。

1.2 临床表现

1.2.1 惊厥发作时间

本组中患儿发高热开始至惊厥发作时间<24h的病例为28例(87.50%);24~48h共2例(6.25%);不详2例(6.25%)。

1.2.2 患儿主要发作形式

患儿主要表现为双眼斜视或凝视、口唇发绀、丧失意识,患儿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0例(93.75%);部分性发作2例(6.25%)。

1.2.3 体温

38.5 ℃以下患儿4例(12.50%);38.5~39.5℃患儿19例(59.38%);高于39.5℃患儿7例(21.88%);不详患儿2例(6.25%)。

1.2.4 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次数

24h内惊厥发作次数仅为1次30例(93.75%);24h内惊厥发作次数多于2次为2例(6.25%)。

1.2.5 患儿高热惊厥持续时间

<5min 23例(71.88%);5~15min 7例(21.88%);15~30min 2例(6.25%);>30min 0例,停止抽搐后意识很快恢复。

1.2.6 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结果

白细胞正常患儿11例(34.38%),白细胞数量(10~20)×109/L患儿17例(53.13%),白细胞数量>20×109/L患儿4例(12.50%)。

1.2.7 病因诊断

高热惊厥并急性扁桃体炎患儿12例(37.50%);高热惊厥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例(28.12%);高热惊厥并小儿肺炎患儿7例(21.88%);高热惊厥并小儿肠炎脱水患儿4例(12.50%)。

2 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患儿治疗自然缓解的为19例(59.38%);给予患儿吸氧,刺激按压人中穴、合谷等穴位后缓解6例(18.75%);应用止惊药缓解患儿7例(21.88%)。在患儿抗惊厥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首选抗生素治疗,即药敏试验选用青霉素治疗[1,2];对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明确为细菌感染的,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霉素类药物;对急性肠炎患儿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霉素或哌拉西林等半合成青霉素等药物。给药途径应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予以决定。若药物治疗2~3d后病情无好转患儿,应分析病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加以治疗。

高热惊厥发作时,首先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惊厥,第一时间去掉患儿枕头,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咬伤和反流物误吸[3]。立即按压或用针刺患儿人中、合谷等穴位,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患儿苯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治疗。或者采用5%~10%的水合氯醛灌肠,用药剂量为每千克0.5mL,给药保持1h以上。必要时予暂时高流量氧气吸入,以迅速改善患儿的缺氧,患儿呼吸恢复立即停止。患儿首次惊厥发作后继续抗惊厥治疗,安定止惊后立即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10~16mg/kg,分2次肌内注射,2次间隔时间为4~6h。负荷量时间为12~24h后,每天维持量每千克3~5mg,分2~3次注射,直至烧完全退去。因苯巴比妥注射、安定静注都有可能引起患儿呼吸抑制,注射前应做好人工呼吸的准备。苯巴比妥除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还有利于退热。因此发热初期口服苯巴比妥方便易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成为首选口服药物。发热初期即给予苯巴比妥5mg/kg/次,每8h口服1次,热退后停服。监测生命体征,体温高于38.5℃时,口服百服咛、美林等,同时可使用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大动脉处,温水或酒精擦浴,给予物理降温[4]。另外,安定静脉滴注会引起心律紊乱、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不良反应,深部肌内注射也会引起局部疼痛,呼吸不规则、缓慢等。直肠注入安定不存在上述问题,黏膜吸收好,用药后2~4min即可达到有效血浓度,吸收速度比注射及口服都来的快,且操作简单。

3 发病机制与日常预防

引起儿童惊厥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如因感染脑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等引起儿童高烧的初期,会引发惊厥;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儿童惊厥常由于各种代谢性、中毒性、器官性疾病等引起。惊厥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害。因此,日常必须积极进行惊厥的预防。首先,加强儿童体格锻炼,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居住的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儿童到室外活动使机体适应环境变化,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按季节变化及时给儿童添加衣服,防止受凉,上感流行季节儿童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其次,日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除了奶、蛋类食品外,还应当及时添加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及各种蔬菜、水果矿物质等辅食。加强看护,防止儿童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儿童头部。我院收治32例高热惊厥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没有后遗症发生。

[1] 刘利群,毛安定.小儿惊厥268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4, 21(1):54-55.

[2] 崔焱,张玉侠,尹志勤,等.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 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5,19(4B):709.

[4] 马钦丽,杨敏燕.急诊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06,15(8):924-925.

R473.72

B

1671-8194(2013)36-0265-02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体温发作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苯巴比妥在惊厥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