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

2013-01-25 05:37金京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内酯炮制白术

金京美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吉林 图们 133100)

白术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

金京美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吉林 图们 133100)

本文探讨了中药白术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目的及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探究白术的最佳炮制方法、炮制工艺的规范化、质量的标准化,保证其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白术;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研究

白术,《尔雅》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它属于多年生草本,喜爱清爽的气候,怕高温高湿环境,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多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湖北、河北等地。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1]。多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胎动不安,水肿,自汗等病症的治疗,为补脾要药,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1 白术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白术的古代炮制方法

正白术最早不分白术苍术,统称为“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肌”,未分苍术、白术。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始见“白术”之称,《金匮要略》方中始有“赤术”之名,即从张仲景开始,“术”开始有赤白之分。但关于白术炮制方法的记载,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出现“切”的制法,应该是白术最早的切制方法。《千金翼方》中有“熬令变色”、“熬黄”的记载,应该是白术最早的炮制方法。《外台秘要》中记载炮制白术的办法是土制。各朝各代的方式有所不同,宋代有锉碎、炒黄、米泔浸等方式,米泔水是现在也在采用的方式,只要漂白术取净白术片用清水浸泡漂,去掉酱油色的水,再用米泔水漂至白色,取出晒干即得。随着100年的改朝换代,白术的炮制方式也改变了许多[2]。到了明代,增加了蜜炒、水煮、绿豆炒,清代又增加了枳实煎水渍炒《握灵本草》。

2 现代白术常用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原理研究

2.1 土炒

是一种加辅料炒的常用炮制方法,先将土置锅内加热,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放凉。每100kg白术片,用土粉25~30kg。

2.2 麸制

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入白术片,迅速翻动,炒至色变深,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白术100kg,用麸皮5~10kg(《药典77》)。

2.3 炒制

2.3.1 炒焦:取白术后,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即得(《药典63》)。

2.3.2 炒黄:取打碎的白术,大小块分开,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冷,大小块掺匀,入库即得(《北京》)。

2.4 米制

先将米放入锅中,待米冒烟时,倒入白术片,用文火炒至米成黑色,以白术为焦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放凉。每白术500kg,用米100kg(《河南》)。

2.5 泔制

将白术片用米泔水拌匀,浸泡至透,捞出,晒干。每白术500kg,用米泔水500kg(《四川》)。

2.6 制炭

取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黑褐色为度,喷洒凉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1夜(《河南》)。

2.7 盐制

先将白术片用微火炒至外皮焦黑时,喷入盐水取出存性即可。每白术500kg,用食盐15kg(《集成》)。

2.8 蒸制

取白术片后蒸8h,趁热倒出,晒1d,或文火烘干,加入本次蒸出的白术汁适量与白术拌匀后,再蒸再拌;第3次蒸4h,至外黑如漆,内呈酱色为度,趁热取出铺散,晒干或文火烘烤(《集成》)。

白术炮制的目的是减少刺激,缓和药性,增加疗效。陈玉英等对白术按4种不同方法炮制,其挥发油含量不同,挥发油的含量白术生品>蜜炙麸炒白术>麸炒白术>土制白术>炒焦白术,然而另一种内酯类成分增加。日本田井孝明等研究表明,白术麸炒后化学成分有所增加,尤其是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多。于永明等从白术根茎中以硅胶柱层析结合薄层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仓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用HLPC测得麸炒白术中仓术酮含量为0.5358,白术内酯Ⅰ含量为0.0440,白术内酯Ⅲ含量为0.0814。同时表明炮制使仓术酮向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发生转化。

2.9 炮制对白术内含成分的影响

生白术含挥发油较多,可用于燥湿。炒制品则可用其内酯类或其他成分,达到和胃或消导等其他治疗作用。

2.10 白术炮制的应用

白术其性温,味甘、苦在《神农本草》中被列为中药上品。白术临床多用于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如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可与党参、茯苓、甘草等配伍;胎动不安而兼有内热者,可配黄芩而起到安胎作用;生白术功以燥湿利水见长,较之炒白术兼有通便功效。《内经》有云:利小便而实大便。如《景岳全书》指其性温燥,痈疽得之,必反多脓;奔豚遇之,恐反增气;及上焦燥热而气多壅滞者,皆宜酌用之。取白术通便功效时谨记三点,一要生用,二要较大剂量,三要辩证使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方能发挥白术的最大作用。

3 白术的新药理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功能,是传统的补气药[3,4]。近年对白术加强了药理研究,又有新进展,简述如下。对肠胃运动的影响:白术对胃底肌条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大剂量时可促进胃肠推进运动。白术对胃酸分泌亢进型溃疡无效,但对应激性溃疡有很强的预防效果,其机制是缓和应激状态下引起的全身性机能低下。生白术通便:并非适用于一切便秘,临床中多用于气虚便秘或脾虚湿阻之便秘。一般主张较大剂量,可用至30g甚至以上。较大剂量则加强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呈量效关系。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还具有以下作用。

①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白术醇提取液,对未孕小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收缩及对催产素、益母草引起的子宫兴奋性收缩均呈显著抑制作用,并随给药量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此结果与传统应用白术安胎,治疗胎动不安的作用相符合。白术能提高12月龄以上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抑制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对抗细胞自氧化溶血,且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白术除了有以上新的药理作用外,还有利尿、降血糖、抗凝、抗菌、保肝、抗肿瘤,抑制代谢活化酶及强壮身体机能等药理作用。②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h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h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③抗菌作用:水浸液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近报道白术煎剂和四君子汤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无杀菌作用。

白术炮制始于唐《千金要方》,有“熬”、“土炒”、“酒制”的记载,此后,炒、麸炒、土炒、米泔浸、焙等多种炮制方法纷纷出现。近年来主要用土炒法和麸炒法炮制白术。白术的炮制多以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为标准,没有具体的定量指标,若能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多指标加以深入研究,做到炮制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从而实现白术的炮制产业化和现代化,并保证其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

[1] 周海红.白术提取物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39-40.

[2] 吕圭源.白术抗衰老作用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26-29.

[3] 陈玉英,张唐颂,钟邱.白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比较[J].中医药导报,2005,11(7):86-87.

[4] 于永明,宋长义,贾天柱.白术抛掷品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 2005,11(7):669.

R282.702

A

1671-8194(2013)36-0200-02

猜你喜欢
内酯炮制白术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穿心莲内酯滴丸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10批不同来源白术中白术内酯的含量测定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HPLC同时测定羌药川木香顺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