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

2013-01-25 09:4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医患隐患医护人员

江苏省南通市瑞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0

麻醉复苏室是当代医院麻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患者完成手术后、送回病房前的中转部门[1-2]。手术当日进行全麻手术尚未苏醒的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及护理,术后第一个小时容易出现麻醉并发症,麻醉复苏室应当在此时间段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患者麻醉后顺利苏醒[3]。本研究观察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情况,旨在分析常见的护理隐患,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 S管道护理 ①气管插管 耐受度较差的患者会出现插管脱落及自行拔管的情况;插管操作不熟练会出现插管脱落;患者痰液较多时,若不及时予以湿化处理,易引发插管堵塞[4]。②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未醒期间,容易自行拔下手术留置管,如:导尿管、输液管、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管等。

1.2 意外损伤 ①压疮 患者手术时间过长,手术部位易出现回流障碍,若营养状况不佳,会出现压疮;②坠床 患者未清醒时,容易不自主躁动,医护人员若护理不当,未能安装床栏,易导致患者坠床。

1.3 护理文书护理记录内容出现时间不一致,内容模糊不清,护理隐患出现时记录不及时;医护人员笔迹模糊,重要内容出现涂改或涂刮;主管医护人员未能及时签名或代签名现象。

1.4 患者隐私 麻醉复苏科室医护人员未能保护患者隐私部位,甚至出现议论患者隐私等不道德行为;个别护士将患者健康情况擅自传播,该类隐患极易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安全造成不良影响[5]。

1.5 抢救药物及设备管理 麻醉复苏室内患者若出现麻醉并发症,病情变化极快,临床操作要求较高,抢救争分夺秒。医护人员应当熟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抢救车的位置、状况、使用等,延误最佳抢救时机或医护人员操作不熟练,均会导致护理隐患。

1.6 医患沟通 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沟通技巧、沟通能力是医疗程序中的重要环节,麻醉复苏室具有其特殊性,患者在麻醉期间或小儿患者无语言表达能力,患者家属对科室规章制度缺乏了解,如患者家属长时间等候,容易引起紧张、焦虑情绪,进而引发医患矛盾。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缺乏监督机制 麻醉复苏室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的护理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相关护理条例落实不到位等。

2.2 科室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才配置缺乏,结构不合理,导致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状况,工作积极性下降、服务态度不佳等,使得护理隐患客观存在[6]。应当强化麻醉复苏室护士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由于本科室医护人员编制不足,科内人员配置未能严格选配。

2.3 法制观念淡薄,医疗风险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对于自身利益日益重视,医护人员维权意识不足。麻醉复苏室作为临床危重患者的集中场所,出现医疗纠纷情况较多,医护人员应当强化法律意识,选择相关护理隐患事件进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能力。

2.4 院内感染术后患者免疫力较低,麻醉复苏室作为高危场所,须进一步强化科室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贯彻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若隔离器械消毒不到位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3 措施

3.1 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护理安全相关条例,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法律风险意识,告诫护理主动维权,安排护理参加护理、医疗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开展应急备案培训,熟悉各种应急备案具体操作流程,模拟危重患者现场情景,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技术水平。增进医患沟通,注意沟通方式、技巧的培训,遇到可能出现的护理隐患,护士应当第一时间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引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消除家属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3.2 完善急救药品和设备 麻醉复苏室的急救药物应当保证供应,当出现麻醉并发症时能顺利使用,护士应当熟练掌握相关急救药品的使用说明、适应症、禁忌症等,值班护士应当对药物相关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保持药品质量和供应,提高临床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3.3 规范护理记录册 护理记录是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病情、治疗经过、护理情况、抢救措施等的文字记载,也是对苏醒前后患者护理、治疗状况的记载。严格执行病理书写规范,保证护理记录册书写质量,是医护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回顾性分析护理隐患情况的重要保障。医护人员在记录病情时,应当做到及时、准确,对于病情发生时间、处理、抢救措施的记录应当实事求是,同时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3.4 强化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医护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将奖金分配和业务能力挂钩,加强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年末进行护理知识考评,不断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的培养模式。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收集2011年至2012年本院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质控表的相关记录及投诉意见,探索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隐患,并逐步落实影响预防对策额,2013年1月我院麻醉复苏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护理安全明显加强,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作为术后危重患者护理、病情监测、急救的重要角色,承担责任重大,进一步强化科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增进医患沟通十分必要。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手术室管理及质控的评估,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熟练、细致的护理操作,是降低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的前提。随着人们维权意识、法律观念的不断强化,对护理安全工作的要求日增高,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增进医患沟通,以服务患者为中心,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消除护理隐患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本院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1]胡敏花,杨洁,蔡青,等.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当代护士: 学术版,2010( 4) : 99-100.

[2]刘蓉.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J].青海医药杂志,2009,19( 1) : 33-35.

[3]陈洁.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 下旬刊,2010( 1) : 183.

[4]练夏玲,翁迪贵,蔡三英.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 3) : 159-161.

[5]Frerichs I,Pulletz S,Elke G,et al. Patient examinations us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sources of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Physiol Meas,2011,32( 12) : 1-10.

[6]杨磊,戚伟,文淑娟,等.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现状的调查[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9,( 11) :2843-2845.

猜你喜欢
医患隐患医护人员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