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复合普鲁卡因治疗脑外科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6 04:01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
关键词:普鲁卡因脑外科节育器

高 峰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

麻醉适用于所有脑外科手术,方法无特殊性,以静脉吸入复合为常用,目前大多首选吸入异氟烷,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异丙酚)。基本要求是诱导和插管快速平稳,无呛咳或屏气,气管插管快捷顺利,呼吸道通畅,控制PaCO2。术中注意控制输液量,保持适度的高渗透压状态,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脑灌注压为标准,充分脱水使脑松弛,保持麻醉平稳。为探讨异丙酚复合普鲁卡因治疗脑外科的临床疗效,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78例脑外科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配合全身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78例脑外科患者,男46例,女32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9.2岁。

1.2 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以2%普鲁卡因维持。治疗组以0.08%异丙酚(propofol)复合1%普鲁卡因维持。异丙酚建议剂量为每10s给药4mL(40mg)(一般健康成人)。根据病人反应调整,直至临床症状表明麻醉起效。约需2~25mg/kg(年龄<55岁)。超过此年龄,需要量一般将减少。麻醉维持:通过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给药都能维持满意的麻醉深度,前者一般为4~12 mg/kg,后者每次给药25mg或50mg。对老年人建议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普鲁卡因直接对周围血管作用,表现为明显的心血管反应,严重的低血压发展可导致心搏停跳,普鲁卡因静脉麻醉总量应<3.0g。3%~5%溶液可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一般剂量为150mg,不能再提高浓度,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停药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者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比较

在治疗组中,异丙酚用量>600mg和<600mg二类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异丙酚不同用量患者清醒时间比较

术中用欧美达麻醉机控制呼吸,依据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FetCO2)来调整潮气量,因此两组患者动脉血气主要参数均在正常范围。

表3 两组患者血气监测对比分析

3 讨论

颅内疾病分为先天性疾病(如脑血管畸形),肿瘤(良性或恶性)、感染(脓肿或炎症)、血管性(出血或梗死)。对于原发或继发的肿瘤大多需要进行开颅手术,原发肿瘤多起源于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或脑膜等支持组织。小儿脑肿瘤包括成髓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和脊索瘤。凡是有占位效应的脓肿,出血等,如果危及生命,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临床特点:①颅内疾病的预后:取决于生长速度、损伤位置和ICP变化;生长慢的肿瘤可长期无症状,快速增长会导致急性颅内压升高等发作,常见头痛、惊厥、感觉迟钝、特殊感官障碍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内囊损害可出现惊厥、偏瘫、失语,锥体损害导致脑功能紊乱。由于ICP的升高,多数病人有明显的颅内高压症状。②手术时机:慢性颅内压升高的病人,大多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控制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代谢后才进行手术。急性疾病或出血常常没有时间进行特殊检查和准备,对病史和生理状况缺乏全面了解,麻醉风险很大。宫内节育器又称节育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长效避孕工具。它具有安全、经济等特点,放置后长期有效,需要妊娠时可取出而不影响生育。使用宫内节育器对人体全身功能干扰较小,它有许多优点:最大优点是长效,多数女性放器后可以长期避孕。放置简便,痛苦小,放置后的避孕效果好,可以省去用其他避孕方法的许多麻烦。节育器是一种可恢复性避孕工具,取出后可恢复生育能力。节育器的避孕作用是局部的,不影响内分泌功能,所以不影响夫妇的性生活,易被广大育龄夫妇所接受。

3.1 麻醉诱导

要点是维持ICP稳定,避免因气管插管刺激导致血压剧烈变化而引起ICP突然升高,加重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如无禁忌,麻醉前直到气管插管完成,摆头高位15~20°。硫贲妥钠或异丙酚、氯琥珀胆碱(司可林)或维库溴铵快速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建议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第1次月经或3~6周后随访1次;国内专家建议3个月内、6个月时及以后每年应到服务站或医院随访,接受检查和咨询。应告知妇女,如果需要讨论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或想改用其他方法,可随时返诊。

3.2 麻醉维持

以异丙酚、普鲁卡因静脉连续靶控输注,间断辅助吸入异氟烷为佳。也可以异氟烷吸入麻醉为主,但是禁用氧化亚氮(笑气)。为及时判定病人的神经功能评分,麻醉结束后需要尽快苏醒,因此尽可能不用长效麻醉药或肌松药。如果以吸入麻醉为主,在结束前20min改用静脉异丙酚维持,有利于加快病人苏醒。

麻醉恢复麻醉结束后是否需要在麻醉下拔出气管导管,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凡是脑肿瘤等麻醉前意识清醒的病人,手术后应尽快苏醒,因此宜充分镇痛后在清醒下拔管。如果病人有严重颅内高压或在麻醉前已经昏迷、脑内出血或有较大脑内出血危险,最好在自主呼吸恢复后深麻醉下拔管,严禁发生咳嗽导致ICP剧烈升高,然后转入ICU内慢慢苏醒,拔管前必须确认肌松药作用已经充分逆转,脑外科手术后肌松残余作用的危险比其他部位手术更大,异丙酚(丙泊酚propofol)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和轻微镇痛。起效快、诱导平稳安静,久用无蓄积,苏醒快质量高。降低脑代谢率及氧耗,降低脑血流量(CBF)和颅内压(ICP)。具有剂量和速度依赖性心血管抑制和呼吸抑制。不引起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临床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门诊手术、内窥镜检查、ICU镇静。该研究资料显示,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停药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治疗组中,异丙酚用量>600mg和<600mg二类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异丙酚麻醉平稳,麻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1]孟尽海,王涛.异丙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麻醉深度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3):47-48.

[2]王骏飞,柴慈婧,李罡,等.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23):75-76.

[3]王绍明,任雪萍,郎宝,等.瑞芬太尼复合靶控异丙酚对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36):158-159.

猜你喜欢
普鲁卡因脑外科节育器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鲁卡因调节TRAIL基因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带环怀孕孩子能要吗
带节育器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止血散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阴超对节育器异位合并宫内早孕的诊断分析
碳糊电极法测定普鲁卡因注射液中普鲁卡因的含量*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