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咪唑斯汀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01-27 05:48王华照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斯汀甘草酸特发性

王华照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引起皮肤黏膜的血管出现暂时性的炎性充血渗出大量液体,对皮肤局部造成水肿性的损害。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确、难以治疗的顽固性皮肤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方法中,单纯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2]。现在对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在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别使用依匹斯汀治疗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在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4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诊断标准;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瘙痒、一过性风团等,发作较为频繁,患者风团持续的时间较长;接受治疗之前1个月以内没有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患者;没有药物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对于妊娠或者哺乳期的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以及近期服用荨麻疹治疗药物的患者进行排除。1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86例,女性患者占54例,患者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占70例,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匹斯汀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匹斯汀进行口服治疗,每天睡前口服1片;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进行治疗,使用4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口服10mg咪唑斯汀缓释片,每天服用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是14 d,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2.2 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治愈指的是经过治疗患者的风团等临床症状消失,皮肤划痕试验为阴性;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患者出现轻度瘙痒;进步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出现中度瘙痒;无效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1.2.3 数据处理: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改善情况上存在的显著的差异性,如表2所示;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5%,治疗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复发的频次组别 n 风团消失的时间(h)治疗组70 3.57 ±1.46 3.82 ±1.25对照组 70 4.10±1.24 4.31 ±1.26 P <0.05 <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确、难以治疗的顽固性皮肤病,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方法中,单纯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复方甘草酸苷是甘草甜素的提取物,不仅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和类固醇样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咪唑斯汀属于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能够减轻花生四烯酸诱发水肿的症状,抑制肥大细胞外来抗原反应作用[3]。复方甘草酸苷和咪唑斯汀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取得的临床疗效较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4]。

上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改善情况上存在差异性;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6%,对照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5%,治疗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咪唑斯汀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1]张国建,王晓燕.慢性荨麻疹患者63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12(9):186-187.

[2]朱其彬,勾俊杰,勾萍,等.针刀治疗慢性荨麻疹10例[J].中国针灸,2010,5(S1):106-107.

[3]童海涛,张洪波.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1,7(4):165-166.

[4]代延能,周萍书.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4(1):92-93.

猜你喜欢
斯汀甘草酸特发性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