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业绩卓著 风范永存人间—— 读《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戴文葆先生90诞辰纪念文集》

2013-01-30 15:29宋应离
中国出版 2013年20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文集诞辰

文/宋应离

在中国当代出版界,提起戴文葆先生,无不众口一词称赞他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和著作家。先生于2008年9月7日去世后,回忆悼念他的文章频频见于报端。为全面缅怀记述展示他一生的编辑业绩,适值2012年10月他90诞辰之际,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戴文葆先生90诞辰纪念文集》(以下简称《纪念文集》)。

本书汇集了包括戴先生的家属亲属、生前同事好友以及后学者51位作者的回忆文章共35万字,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作为杰出编辑家、出版家、著作家的戴文葆的编辑业绩,使我们触摸到一个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引领出版导向的大师级的编辑人物。

该书对戴文葆的编辑成果予以充分展现,对其在编辑学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评定一个编辑家,首先看其在编辑出版活动中是否编辑出版了对文化积累、传播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的传世之作。戴先生被公认为是善于处理有关国际问题、政治和文史领域范围广、高难度书稿的专家。仅从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和文物出版社工作期间,陆续编选了《宋庆龄文集》《宋庆龄书信集》,协助范长江编辑了《韬奋文集》(三卷本),主编和编辑了《胡愈之译文集》及《胡愈之出版文集》,帮助吴晗整理了300万字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改编校勘了《谭嗣同全集》,编辑了《严复文集》,编校了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并新编其中第8集,参与编写了《蒋介石言论集》等难度大、有重大影响的图书。他对编辑工作极为认真,“他一生凡事认真到底,决不拖泥带水,决不留下滥尾巴,叫别人去收拾,因此,凡是经过老戴之手发出去的东西,一般均叫人比较放心”。他在从事编辑工作之余,还勤于写作。他先后出版有《国际形势读本》《新颖的课题》《月是故乡明》《号角与火种》《寻觅与审视》等书。

彰显一个编辑大师功德的另一个标志是还要在编辑出版理论上有其独特的建树。戴先生不仅是一位实干的编辑家,还是一位具有独特学者型、研究型的思想者。他对编辑思想、编辑理论、编辑出版史有很深的研究。他是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身体力行,为编辑专业和编辑培训班的学员讲课。改革开放以来,他撰写的研究编辑学的文章有30多篇,为编辑学的建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于助人、奖掖后学是戴先生的另一贡献。每逢有青年编辑向他求教,他总是循循善诱,有问必答。他对青年同志的希望——多读书、爱交游、勤动笔,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众多青年学子出书请他作序,他有求必应,一丝不苟,认真去写。他常通过书信同青年切磋,交流编辑经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戴先生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屡遭厄运。1955年在肃反中被怀疑为“特务”“历史反革命”,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6年劳改,“文革”时期流放家乡10年。在这期间,他虽饱经磨难,但对党忠心不二,在困难面前不甘沉沦,精神不倒。在《纪念文集》曾彦修撰写的《“戴文葆事件”真相》、殷国秀的《沉冤终于昭雪——记我参加查证戴文葆同志两段经历》等文章,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戴文葆。

《纪念文集》用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评析了戴文葆先生身处逆境,在极端困难条件下,10年流放家乡江苏阜宁撰写的反映家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射水纪闻》一书。宋木文同志说,这“是一部有特殊意义的近现代历史著作,需要给予重视与研究”、“戴文葆能够在那劫难随时而至的特殊岁月平安度过,为今人和后人留下一部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射水纪闻》是值得庆幸的”。从《射水纪闻》中,不仅看出了戴文葆先生的人品学品、为人的高尚风范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德,也为研究如何撰写地方志和研究编辑家戴文葆的一生提供了有益参照。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文集诞辰
《熊铁基文集》出版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郭汉城文集》简介
回顾与期待——纪念沙汀诞辰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