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黄帝内经》气机理论治疗疑难病※

2013-01-31 02:20杨世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大论黄帝内经小便

杨世红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吉林市 132011)

应用《黄帝内经》气机理论治疗疑难病※

杨世红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吉林市 132011)

黄帝内经;气机理论;中医药疗法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为基本运动形式之一。《黄帝内经》用气机升降理论阐述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说明药物性能和治疗方法,对指导临床有特殊意义,现就本人学习及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生理情况下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人体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各个脏腑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活动,而且各脏腑、经络、气血之间,也都存在着升降出入活动,这种升降活动又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生化的。

升降出入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正是由于运动不断地进行,人身的阴精、阳气、营血津液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1]。故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2 病理状态下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升降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关键,气机升降失常,标志着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每个脏腑都各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如“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静,……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何梦瑶 《医碥》)。若其动静升降功能失调,就会导致部分或整体的气机升降失常,而变生诸病[2]。《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所以升降出入一旦失常,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变。

3 调节气机升降 为临床治病之大法

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升降平衡,病理情况下则是升降失衡,治病用药补偏救弊,以期于平,唯在升降之得其平衡而己。故协调升降平衡是治疗立法的重点。

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影响脏腑气机,使脏腑升降失调、出入无序,故临床治疗中亦应以调整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基本原则,治病立法宜顺应脏腑升降出入之性。

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而其中尤以升降浮沉为重,临床大凡有温热之性和辛甘之味的药物多有升散之力;有寒凉之性和酸苦咸涩之味的药物多有沉降之力。而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归经理论,使药物和各脏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的治法有:“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这些正是脏腑生理、病理与药物的升降出入之性的结合总结所得。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中药炮制对药物升降出入之性的影响。

总之,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及中药的升降浮沉都为临床方药配伍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遣药组方时应以此为基础,顺脏腑升降出入之生理,熟药物升降浮沉之特性,以药味升降浮沉纠正脏腑气机升降出入之偏向。

4 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疑难病例举隅

4.1 辛开苦降治痞证 患者张某,女,6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胃脘部痞闷不舒,晨起恶心,呕吐 (吐物为食物和痰涎)2年,食少纳呆,体瘦,便秘。诊见:舌淡,苔白,脉弦细。此属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调,中阻致痞。治宜寒热平调,辛开苦降。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清半夏5g,党参7.5g,黄连2.5g,黄芩2.5g,干姜5g,白术7.5g,茯苓7.5g,砂仁5g,甘草2.5g,陈皮7.5g,桃仁5g,玉竹7.5g,大枣2枚。4剂。服药后胃脘部痞闷、恶心、呕吐明显减轻,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15天痊愈。

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主运化而升清,把水谷精微之气上归于肺,肺朝百脉而内充脏腑,外概经络以滋养全身。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使糟粕秽独之物下降肠道而排出体外.脾胃升降协调则功能正常。儿童年幼往往饮食不当,不避寒凉,饥饱失常,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日久脾胃虚弱,上下升降转输的枢机就会失去应有的动态平衡,寒热互结,痞塞不通,发为痞证。针对其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病理机制,选用具有辛开苦降,消痞散结,寒温并用,消补兼施作用的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达到了调理脾胃,调畅气机的目的,药到病除。

4.2 提壶揭盖治癃闭 患者刘某,男性,68岁,农民,1999年11月20日初诊。2年前出现小便不利,淋漓不爽,小腹坠胀,自服用消炎利尿药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经常反复,曾到吉林市中医院治疗,多以补肾治疗,收效甚微。半月前因着凉,突然发热,小腹坠胀疼痛,渐致小便不通,故来我院住院治疗。西医诊为前列腺肥大并尿潴留,嘱长期保留尿管,患者因其痛苦难忍,请中医会诊。诊见:除有上述见症外,咳嗽、咯痰、便秘,舌红苔腻微黄,脉滑数。证属:风寒束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调控失职,湿热闭阻膀胱。当治以解表宣肺,清热利湿。处方:紫苏叶15g,黄芩15g,桑白皮20g,麦冬20g,杏仁15g,车前子 (包煎)20g,萹蓄15g,土茯苓50g,桔梗15g,牛膝15g,蝉蜕15g,甘草10g。4剂。

二诊:服上方后,汗出,寒热已解,稍有咳嗽,小腹坠胀减轻,小便稍通,但尿频数、尿急、余沥不尽,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减紫苏叶,加王不留行20g。6剂。

三诊:咳嗽、咯痰消失,小腹坠胀明显减轻,小便基本通畅,尿量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大便通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肺气通调,水道畅通,膀胱湿热排出。以益气健脾利湿法巩固。处方:黄芪25g,栀子15g,桑白皮20g,麦冬20g,桃仁15g,车前子 (包煎)20g,白术15g,土茯苓50g,桔梗15g,牛膝15g,大腹皮15g,甘草10g。服6剂后小腹坠胀消失,小便基本正常。

按:患者年老体弱,又因感受风寒之邪束肺,肺失宣降,肺闭水停,调控失职水道不通,湿热闭阻膀胱以致癃闭,即上窍闭而下窍亦塞。故用 “病在下而求之于上”之法[4],以开提肺气的方法,使肺气通畅,则浊阴易降,朱丹溪云:“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本方以紫苏叶、桔梗、杏仁、蝉蜕开提肺气,发汗解表;土茯苓、萹蓄、车前子清利湿热,所以诸药合用宣肺通上窍,俾上窍得通,下窍自畅,即开提肺气,小便通利也。

3 升清降浊治耳鸣

刘某,女,18岁,2012年11月25日初诊。左耳鸣,听力下降半个月,头昏,口苦,便秘。电测听示左耳轻度混合性耳聋。西医诊为:神经性耳聋。该患为高三学生,考虑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诊断为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10天口苦、便秘减轻,但耳鸣、耳聋不减。仔细诊察发现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萎黄不华,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脉沉细。重新辨证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以益气升清,降浊通窍。药用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茯神20g,黄芩10g,百合15g,山药20g,升麻10g,葛根15g,蝉衣15g,远志15g,石菖蒲10g,当归15g,甘草5g。调理月余,症状消失,精力充沛,食欲增进,学习成绩提高。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也就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使头面诸窍得以空清爽朗,耳聪目明;阴主形,沉重下降。若清阳不升,浊阴必然不降而上潜,气机升降失常,则头面诸窍被浊阴之气弥漫笼罩,导致清空之窍不空不清,发生耳鸣、耳聋。因此,治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以恢复脾胃之升清降浊之功能,调整人体气机,使之归于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正常状态中。

[1]贯汉章,潘毓华.谈机体的升降出入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药研究,1993,04:45.

[2]刘东辉.中医关于“升降出入”机制的探讨[J].中医杂志,2009,50(12):43.

[3]谭方,李晓君,周蕾.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6(01):29-31.

[4]冯曙光.清源通闭饮治疗癃闭[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05):48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1.087

1672-2779(2013)-11-0129-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3-05-16)

猜你喜欢
大论黄帝内经小便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中医小知识
《阴阳大论》今何在
找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