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如何加强信息手段的应用

2013-02-01 08:58陈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音乐教育

陈洁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而且手段更加多样化。对音乐学科中如何加强信息手段的运用进行探讨,首先,对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其次,针对这些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育;信息手段;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33-02

How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Means Application in Music Education//Chen Ji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more extensive and more diverse mean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eans music disciplines. First,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usic education, followed by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se deficiencies.

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means of information; quality of teachers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当然教育教学方面亦不例外。在音乐教学方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下高校的课改需求,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却迎合了时代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信息手段开始在其音乐教育中大显身手。多媒体信息在高校音乐教学方面的应用,优化了高校的音乐教学理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足。为此,本文将详细剖析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不足,并且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1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不足

1.1 教师的素质问题

新时期高校的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最基本的是要求任课教师熟悉常规的电脑操作,如在音乐方面就需要掌握相关的音乐软件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因为多媒体信息所带来的新的知识传播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无法比拟的。但事实上,目前高校中仍然有一部分音乐任课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大都停留在老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当中,无法胜任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在其任课过程中只是机械性地传播知识,使得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点完全发挥不出来。

1.2 实际的传播效果不好

作为新时代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技术为高校学生提供的是全新的学习模式,它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相互交错性的双重优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服务于教学的最好效果就是展示其实效性。但高校的教育者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时,没有收获相应的实效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的极大浪费[1]。

1.3 信息技术手段得不到合理应用

高校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情操,信息化技术在其教学上的应用一定要达到合理化、正常化的效果,这就要要求任课教师在其教学设计方面的制作要尽善尽美。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在没有完全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制作要求时就匆匆下手盲目制作,这种纷乱的思绪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而且极大地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1.4 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师是充当向导的角色,但在其具体的音乐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只是按着电脑程序走,越走其思维面越狭隘,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别这样的教学。

2 加强信息手段应用的措施

2.1 优化教育环境

作为高校音乐的现代化教育,一定要符合其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以信息化技术的充分运用为手段,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创新能力,以人的基本思想来控制信息化教学技术,而不是信息化技术来控制人的意志。作为高校教育者,一定要深入探索研究新时代音乐教学方法和未来音乐的可能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出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技术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完美结合提供有力的保障[2]。

2.2 加强信息库的现代化建设

高校教育者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传播知识时,一定要做到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达到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完善高校教育者的培养体系,提高其整体素质。具体是由负责信息资料库的专业教师对负责音乐教学的教育者进行专门的、细致的培训,帮助高校的音乐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和接受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和好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使用信息化资料库的良好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为高校的现代化、信息化音乐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二是要大力开发音乐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包括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处理,建立一个资源丰富、信息量充足的高校音乐库,使得每位音乐教育者在提供其自己的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分享别人的教育成果。

三是利用信息化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加强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进一步加快音乐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脚步[3]。

2.3 提高师资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提高高校音乐信息化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关键是加强其对信息化技术方法的运用手段,使得音乐教育者首先从思想上完全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其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就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高校课改需求;加强其信息化教育,还可以大面积地开展音乐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和拓展工作,使得音乐教育者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相应的创新机制,提高自身对信息化音乐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4 合理注重实效

音乐是人对客观形态高层的心里表达,是一门情感艺术。要想增强音乐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还应该在其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做到注重实效,优化教育机构。在音乐信息化教学中采用电脑音乐制作、信息技术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融会贯通,不但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抽象的音乐课程变得有趣生动,而且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而使得音乐的教学效果发生质的飞跃,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2.5 注重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励、反馈与调整。现在的公共课音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人要带好几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强度很大,教学评价往往浮于表面,不能有效促进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评价,针对性强,而不会出现错误,可以节省教师很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能迅速反馈教学的结果,使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另外,评价过程中,要量化指标,比如将一些符合德育主题的歌曲进行课堂回放,并定期记录实际课堂效果,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存储,课堂评价。

3 总结

新时代的高校音乐信息化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作为高校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敢于面对这些阻碍其信息化教学的问题,找出根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和解决,以实现新课改时期音乐信息化教学的全面启动和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力.浅析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现状及展望[J].长沙铁道学院:社会科学版,2010(2).

[2]白锐.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光盘技术,2009(4):54.

[3]张静.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资治文摘,2010(4).

[4]窦文钰.多媒体技术在高师音乐专业《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9.

[5]谢晓雄.博客(Blog)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6]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音乐教育
Seminar教学法在营销专业课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