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综述

2013-02-02 04:48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致病菌性肺炎耐药性

周 筠

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病案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呼吸机引起的相关性感染主要是指呼吸机引起的肺炎及肺部感染,呼吸机所致的肺炎是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引起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目前治疗呼吸机所致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的有效选择对缩短呼吸机相关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的费用以及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有重要的意义[1]。

1 导致呼吸机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

目前临床上对呼吸机相关感染治疗已有丰富的经验,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及病原菌的变迁导致呼吸机感染的治疗变得复杂[2]。一方面由于呼吸机感染具有流行性及地方性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医院、地区中,致病菌的流行性存在差异性,临床上需要采用更多更新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因此导致呼吸机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3]。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对抗生素使用情况不了解导致错误选择不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导致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超级耐药细菌能有效对抗所有常规抗生素,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变得困难,因此合理制订抗生素的使用策略能有效管理呼吸机感染,减少或控制耐药菌的产生[4]。

2 影响抗生素使用的因素

适当选择抗生素能有效杀灭致病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但一旦抗生素选择不合理则会导致众多弊端的产生[5]。临床上如果对疑似呼吸机感染的患者滥用抗生素则会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从而导致治疗的难度增大[6];对未受感染的患者任意使用广谱抗生素则容易导致耐药菌出现转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超级感染[7]。目前影响呼吸机感染抗生素选择的因素有多种,归结为如下几点:

2.1 生态因素

不同地方的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具有差异性的,目前临床上呼吸机感染的致病菌向着多重耐药性的方向发展,地区间的差异导致治疗的难度加大[8]。因此各大医院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的要求不断加大收集数据,为了了解呼吸机感染致病菌流行病学的特点,相关实验室不断进行菌落的培养以便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但在不断的筛选培养过程中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不断提高[9]。

2.2 环境因素

患者住院前或在进行机械通气前缺乏对抗生素的应用,患者治疗时间越长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要进行插管,属于侵入性的操作,容易将环境中的致病菌带入患者的体内导致患者出现感染[10],多数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呼吸机肺炎发病前均潜在气管微生物移植的情况,这种移植形式属于动态的平衡过程,当患者机械通气前应用抗生素治疗会使得这些菌落保持在某一状态[11]。若患者在机械通气前没有应用抗生素时,这些致病菌可由身体的其他部分移植至肺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肺炎。

2.3 抗生素内在活性

致病菌能否被杀灭关键在于到达病灶的抗生素的剂量能否达到要求,因此医护人员为了尽快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加大用药量,从而导致某些生命力强的致病菌被筛选下来成为耐药性强的致病菌[12]。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个抗生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临床用药上应注意抗生素最佳剂量的选择及药物药动力学特点,应根据个性化差异进行抗生素的选择[13]。

3 抗生素选择的方式

3.1 单一和联合治疗的对比

采用单一治疗方式产生更多耐药菌株及移植菌株的风险较联合治疗的风险低,但是联合治疗对于一些难治性病变菌感染所起到的效果更加显著。黄小红[14]在其研究中提及采用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效果显著,获得培养结果后改为敏感性、针对性及相对狭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交替性应用抗生素

对患者改变对抗生素的经验应用或对特殊抗生素的应用进行限制能有效将致病菌的耐药性降低,在应用抗生素时改变抗生素的选择方式能有效及减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选择压力,通过不断地交替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致病菌的发生概率[15]。相关研究表明,交替性用药能有效地改变致病菌的独立生存的条件,从而导致致病菌的耐药压力下降,但交替用药依然存在致病菌地耐药性风险[16]。

3.3 中断抗生素治疗

相关报告显示,对临床上疑似呼吸机感染的患者采用中断抗生素的策略,能有效减少临床用药的时间,能有效避免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对预防耐药菌株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17-18]。相关研究显示,呼吸机感染患者持续使用抗生素超过7d,患者耐药菌呼吸道移植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19]。

4 抗生素治疗最佳时间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时间应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时间以及相关微生物的类型及种类制订最佳的治疗时间[20]。治疗时间过长会导致菌群生态失衡、住院的费用增加及抗生素毒性增加;治疗时间过短会导致治疗失败或导致患者病情复发[21]。对于呼吸机感染而累及肺多叶、或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在患者体内分离出不动杆菌时可采用14~24 d的治疗时间[22];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可采用为期7~10 d的短期治疗方案[23]。

5 小结

近年来随着耐药性多重菌的出现即致病菌的变迁,导致呼吸机感染抗生素治疗上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及趋向[24]。因此早期制订抗生素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呼吸机患者的病死率。对于一些多重耐药性的致病菌应采用低毒性及更大活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对呼吸机肺炎感染的治疗中应对临床耐药性进行检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致病菌株的产生。在ICU 高危病房中通过不断更换抗生素来降低致病菌对环境的选择压力,预防致病菌的传播。

[1]赵宏胜,冒海蕾,张彬.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及与机械通气时间关系分析[J].江苏医药,2005,31(9):548-549.

[2]胡系伟,姚婉贞.两种痰标本处理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J].贵州医药,2007,31(10):689-690.

[3]孙洪涛,王晨,朱宇清.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药敏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558-559.

[4]蔡少华,张进川,俞森洋,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325-326.

[5]李毅,冯强,刘树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及临床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1):128-129.

[6]郭秀东,严文康,赵萍.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5):688-689.

[7]许洁,马延斌,王功大.颅脑外伤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225-226.

[8]张焕新,李德亮,薛海荣.60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培养和药敏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5):478-479.

[9]王晓敏,赵津生.37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6):239-240.

[10]周庆瑜.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J].吉林医学,2011 年,32(20):584-585

[11]Hunter JD.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2006,9(5):302-303.

[12]KolIef MH.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9,5(8):210-211.

[13]MeduriGU,EstesRJ.The pathogene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Ⅱ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J].Intensive Care Medicine,1995,5(2):325-326.

[14]黄小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J].广西医学,2010,10(5):658-659.

[15]Chastre J,Fagon JY.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2,8(2):245-246.

[16]李笑宏,贾灵芝,曹小宁,等.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预防措施[J].山东医药,2007,41(3):540-541.

[17]卜春红,王燕,郑国立,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J].山东医药,2010,50(21):228-229.

[18]王丽莉,赵安成.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3):412-413.

[19]郭秀东,严文康,赵萍.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5):227-228.

[20]田丽红,申建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358-359.

[21]何礼贤,胡必杰.呼吸机相关肺炎内源性感染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2(2):587-588.

[22]卜宝英,孙德俊,杨敬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541-542.

[23]杜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华医学杂志,2010,5(2):217-218.

[24]Kollef M,Morroco L,Niederman M.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atterns among patientd with ventilator-asspciated pneumonia[J].Chest,2006,12(5):369-370.

猜你喜欢
致病菌性肺炎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