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3-02-02 06:12酒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肘关节桡骨优良率

酒涛

微型钢板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比较

酒涛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对比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观察组术后优良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微型钢板;桡骨头切除术

桡骨头骨折以肘关节桡侧有肿胀压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肘关节无法正常活动,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多发生于青壮年,延迟治疗或治疗不当都会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Mason骨折分类适用于桡骨头骨折无合并损伤患者,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是 Mason骨折分类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为粉碎骨折,为了进一步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及桡骨头切除术治疗此类骨折的临床效果,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67±5.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坠落伤12例,跌伤8例,其中左右两侧各15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68±5.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坠落伤12例,跌伤9例,其中左右两侧分别有16例和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骨折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对照组进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应用气囊止血,并在患者肘后外侧做切口,将肱桡关节囊及部分旋后肌充分暴露出来,尽量避开桡神经深支,切除桡骨头后对切骨端进行修整,应用残端鼓膜覆盖骨残端粗糙面,修复关节囊[1]。

观察组进行微型钢板的内固定,同样进行臂丛麻醉及气囊止血,切口方法同对照组,在桡骨头骨折端暴露出来后清理血渣及骨片,骨折复位的同时保持关节面的平整,在细小指针辅助固定后进行微型钢板的螺钉固定,骨折复位后旋转检查复位效果,确定复位理想后缝合切口,清洁伤口后逐层关创,常规进行引流处理。

1.2.2术后处理 术后将骨折复位部位用石膏托固定,并在24 h后拔出引流条,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3周左右患者即可进行正常的关节屈伸运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力、前臂旋转力等指标。

1.4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患者肘关节恢复程度、疼痛及稳定度等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优:大于95分;良:80~94分;可:60~79分;差:小于60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术后随访1年,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其中优10例,良1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例,良13例,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46.7%,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肌力损失情况的比较 对患者术后的双侧肘关节屈伸力及前臂旋转力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应用Morrey公式计算屈伸力与旋转力,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肌力损失较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3 讨论

桡骨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通常由于间接外力导致,外力作用时肘部弯曲,外力沿纵方向传导,进而肘部过度外翻,桡骨头外侧与肱骨小头发生撞击,造成桡骨头骨折,为了方便桡骨头骨折的诊治,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四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属于粉碎性骨折,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桡骨头切除术即对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桡骨头部分或全部切除,桡骨头切除避免了前臂旋转时引起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摩擦,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桡骨头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2]。

本组研究中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其中优10例,良18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例,良13例,优良率为46.7%,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测力器和Morrey公式计算屈伸力与旋转力,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肌力损失较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桡骨头切除术患者肌力损失的原因可能是切除桡骨头时破坏了肱桡关节,桡骨头的承重作用丧失。微型钢板内固定尽可能的缩小了骨折块进行复位,较大骨折块的复位稳定小骨折块,微型钢板体态较薄,可以顺应骨折角度进行固定,最大限度的恢复桡骨头的原始形态,促进了骨折复位后关节功能的恢复[3]。

综上所述,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谭响.微型钢板在14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12,14(6):337.

[2] 曾坤青.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7(5):67.

[3] 杨昆.微型钢板螺钉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21例的临床体会.广西医学,2007,3(2):84.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肘关节桡骨优良率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