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3-02-02 06:12张长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血流量生理盐水无菌

张长梅

随着我国老年糖尿病和血透患者的不断增加,动静脉内瘘失败增加,临床效果较差,不能保证透析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以其安全性高、手术难度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成为临床血液透析的首选方法。现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64例患者施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64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38.5岁;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4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时间7~100 d,平均时间54.5 d;左侧颈内静脉留置管20例,右侧颈内静脉留置管44例。

1.2 方法

1.2.1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方法 患者行Trendelenberg体位[1],头向左侧,将锁骨头、锁骨及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围城的三角形顶点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选择穿刺点。穿刺针头和体表成45°角,斜面向下,沿颈内动脉外缘向下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感觉回抽是否存在阻力,密切观察血液颜色,防止误入动脉。当抽出暗红色静脉血时,确认血流通畅,之后,左右固定刺针,右手出拔出注射器,将导丝插至上腔静脉。拔除穿刺针,于穿刺点出行0.5 cm切口,将导丝放入扩张管,扩开皮肤及组织,拔出扩张管,沿导丝放入留置导管,回血后,拔出导丝,抽出导管内空气,注入5 ml肝素生理盐水,缝针固定皮肤和导管,局部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固定导管,置管成功。

1.2.2 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对患者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患者多为有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宣讲穿刺重要性,讲解颈内静脉留置术中的穿刺方法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地心理暗示和心理护理,这是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关键。②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后护理:留置导管后要密切监测伤口情况,若发现伤口渗血,则要利用无菌纱布局部按压,并更换敷料,确保伤口清洁,同时,每次换药时要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感染迹象。③留置导管时的护理:在每次进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时,相关的医务人员要做好无菌准备,带口罩、帽子、手套,观察穿刺局部是否存在感染、出血、血肿及导管滑落等情况,使用碘伏消毒导管端口及导管出口处的皮肤。在透析期间,确保无菌敷料覆盖导管出口,避免导管出现扭曲、折叠和牵拉等情况。透析结束后使用碘伏消毒导管口,注入适量的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防止血液回流,消毒导管及其周围皮肤,包扎,固定。④并发症的护理[2]: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常会引起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针对各种并发症要给予科学护理。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可分为导管出口感染、血液扩散性感染及隧道感染。对于血液扩散性感染及隧道感染临床要给予2周抗生素治疗,治疗无效要选择拔管,对于导管口感染则加强局部换药,擦涂百多邦药膏,严格确保敷料无菌,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为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要遵守无菌操作,导管使用前、使用后均要给予无菌消毒,同时要避免导管口长期暴露,每次更换敷料时要避免刺激伤口,防止伤口刺激引起的全身及局部血液感染。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期间为预防血栓形成,要向动静脉管腔中推注生理盐水,在确定管壁无残留血液之后,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在较长的两次透析间隔时间要封管一次,避免透析间隔时间过长引起血栓。对于有高凝倾向的患者,透析期间要给予拜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对已经发生血栓的患者可给予尿激酶生理盐水溶解,将尿素酶液保留管腔一天,第二天抽回,溶栓效果良好。血流量不足多是由导管管尖贴壁、尖端移位及导管折弯等引起,患者血压过低,在透析开始时可引起管尖贴壁,此时应尽量避免透析设定超滤量过多,在透析开始时要将血流量调至目标量;对于导管折弯则要切开皮肤,进行重新定位。

2 结果

64例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期间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监测皮肤切口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不仅保证了血流量流速稳定,无导管脱落、感染等现象发生,同时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使用寿命,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临床恢复。

3 讨论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适用于各类人群,尤其是老年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掌握、方便灵活、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成为目前临时性血液通道的主要模式,临床应用极为广泛。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对64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留置导管前后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64例患者患者血流量稳定,无导管脱落、感染等不良现象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但不容忽视的是,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易引起感染、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临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关键,因此,血液透析整个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穿刺点及其周围导管无菌,最大程度上确保无菌,避免感染。

[1] 李素贞,赵显国,张培豪.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临床研究.医药论坛杂志,2008,1(1):47-48.

[2] 曾静.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护理.职业与健康,2010,26(2):2555.

[3] 云朝霞,许淑梅,陈静.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4):227.

猜你喜欢
血流量生理盐水无菌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自制生理盐水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抖腿是健康行为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