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急诊科治疗效果分析

2013-02-02 06:12王东方王静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致残率致死率突发性

王东方 王静静

突发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同时突发性脑出血也是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救治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突发性脑出血在急诊科的救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近年来本院急诊科在抢救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方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本院急诊科医生在治疗突发性脑出血方面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分析,做出相关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被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70例患者中,男 40例,女 30例;平均年龄(57.5±0.2)岁,平均体重(67.2±0.3)kg,平均身高(162.4±0.2)cm,患者平均发病时间为(16.4±1.3)min。70例患者都是高血压患者,其中因为与他人争吵而发生突发性脑出血病的38例,因为跌倒而发生突发性脑出血的15例,因为过度兴奋而发生突发性脑出血的17例。

1.2 方法

1.2.1 院前抢救 所有患者在发病后均未被家属、旁人搬动,本院急诊救护人员到场之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院前抢救。

1.2.2 急诊室抢救 当患者到达医院的时候,直接送到CT室优先进行颅脑的扫描,明确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给患者提供床边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详细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且由专人登记。如果患者的体温升高,则需要进行降温治疗,因为当体温降低之后,大脑的耗氧量会随之降低,对脑细胞的恢复有着促进的作用。对所有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1.2.3 其他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头痛甚至是视线突然模糊,则应该考虑患者出现高血压脑病的可能性,应该及时给予患者降压药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1.2.4 疗效评价 观察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访半年后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对比。

2 结果

70例患者中,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经过治疗之后痊愈,5例留有后遗症),3例患者因为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的患者均康复出院,对康复出院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患者的预后良好。

3 讨论

突发性脑出血最基本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致死率高、致残率高[2]。正是因为突发性脑出血的严重性,所以迅速的抢救治疗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有效地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诱发突发性脑出血的因素有很多,精神刺激占了其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其他的分别是过度劳累(尤其是脑力劳动过度)、寒冷气候、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对于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前期的抢救往往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对于突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一定要采取及时的CT扫描、心电图检查,床边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而在突发性脑出血的急性期,患者一般会伴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控制脑水肿、控制颅内压是处理突发性脑出血的必要措施。而提供氧气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控制患者血压等措施,也是抢救的主要方法。

本院急诊科医生在救治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方面,通过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等一系列措施,基本上保持了患者呼吸通畅、稳定患者血压、确保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宋春霞.对突发脑溢血患者实施的急救方案.医学信息,2011,24(4):1428-1429.

[2]王名龙.MEWS系统在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49-51.

猜你喜欢
致残率致死率突发性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