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013-02-15 11:49蒋兆恒陶国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生物群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蒋兆恒,陶国芳

(通化师范学院 历史与地理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关系及作用的学科,也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1]今天的地理学已经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机理探讨为主要目的,数学模型表达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科学.[2]目前地理学除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外,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更是知识再发展的必经途径.实践不仅关乎着地理学科的发展,也是当今地理科学专门性人才培养所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地理学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受学生学习时间和高校师资力量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每一样事物都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就极大的影响了高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

多媒体技术作为当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它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利用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有活动影像等特点,[3]打破了教师单纯依靠书本、黑板及少量挂图授课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学教学中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和不熟悉事物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并同地理学科内容有机结合,成为高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

1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1 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授课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将板书和所讲内容设计好,不必完全局限教材,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将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背景、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纳入进来,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有效地学习到新的知识.比如在介绍人地关系理论时,可以按照人地关系论思想脉络顺序,补充其代表人物的照片、师承关系、社会背景等相关内容,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其更好的理解人地关系论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1.2 将抽象的内容做到了具体化

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往往无法在其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和影像等多种方式将学生未接触过的、抽象的知识以比较具体而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过程.比如在生物地理学课程上,在讲解陆地生物群的相关知识时,学生总是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生境对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的影响.分析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生物群落的相关知识,具备了掌握和理解地带性生物群的分布模式的知识储备.只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因为对某生物群环境,如热带生物群中三种具体生物群的生境特点及其典型生物的基本特征没有直观感受,导致学生往往分不清热带生物群下的热带雨林生物群和热带季雨林生物群的具体区别.从而不能有效的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通过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学生对此产生了直观印象,马上就能够理解生境对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等的影响,进而掌握生物的分布及其分布规律.

1.3 弥补了高校经费紧张的问题

因地理学科属于交叉学科,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极其广泛,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野外社会实践能力.但现在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仅能保证完成一年一次的短期实习任务.不可能做到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让学生走到野外实地观察.而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通过声光影像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坐在教室中较为直观的观察和学习到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通过此种形式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知与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相比较为死板,但已经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在土壤地理学课程上,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土壤类型的相关知识,并在理论上能够很好的区分各土壤类型.但是在实际判读时,学生对于各种土壤类型的形态特征没有直观印象,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如土壤性状,土壤剖面)来对某一土壤类型中的各土类进行区分.通过结合多媒体的照片和影像资料讲解,大多数同学通过观察土壤剖面图像后都能较好的分辨各土壤类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2.1 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

传统教学形式表面看来比较单调,但其具有多媒体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传统教学形式中的板书,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教师一堂课中教学活动的知识框架和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贯通和掌握,也便于教师进行课后知识总结.地理课堂的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对于黑板的一种独特应用,教师的良好的板图板画演示能力在某些时候能更优于多媒体的表现能力,带给学生更清晰直白的知识体系和强有力的震撼力,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抽象性知识的处理要强于传统教学形式.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如果遇到比较抽象的内容就要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但要处理好多媒体、粉笔、普通教具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因材施法.而在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时,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构建新时期的和谐课堂.

2.2 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多媒体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使用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能给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但应注意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地理教学过程中是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有机补充.不能单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大量的堆砌各种图表、照片、影音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偏离了主体知识,把精力过多的放在“华而不实”的各种辅助性资料上,从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如在讲授世界宗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观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宗教的差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宗教景观的地域差异及原因等打下基础.但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多媒体所展示的资料只是教学活动的前置知识,对整个教学活动所起的是辅助作用,是为教学内容的完美展现埋下的伏笔.

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语言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升华的过程.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和满足求知欲的愉快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4].”在传统教学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的反馈和某些突发性论点与话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调整与结合,而不是按照多媒体课件的既定框架和思路机械地进行教学.如在人文地理学课堂上讲解旅游地理一章时,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的文化特征等知识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教师即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结合不同地域的同学的家乡来举例说明,使其感同身受,从而使学生参与进教学活动,调动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4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广博化、充实化,这是其对高校地理教学带来最直观的改变.但高校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出只掌握理论的书呆子型人才,而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研究,让学生从单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对知识渴求的探究者.如在土壤地理的教学中,在讲解完土壤类型后,为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土壤类型剖面来考核学生,学生通过综合分析从而辨别不同地区的土壤图片,加深理论知识的深化学习,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博化、充实化最终转变为实践化.

总之,多媒体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具有多种优点,但是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好多媒体教学的角色地位,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从实际出发,服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授课知识面,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为高校地理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度,杨勤业.20世纪的中国地理学[J].科学,2010,62(1).

[2]宋长青,冷疏影,史培军,等.地理研究特征与人才知识结构[R].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年会大会.

[3]孙伟民.谈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11).

[4]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2012(1).

猜你喜欢
生物群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探秘罗平生物群(四)
探秘罗平生物群
清江生物群——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秘密的新窗口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清江生物群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