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根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013-02-15 15:49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谬误培根逻辑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哲学研究

论培根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作为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始祖、现代生活精神的伟大先驱,近代归纳逻辑奠基人的培根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贯穿于他的主要著作《论说文集》、《新大西岛》、《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中,其中“四假象”说展示了培根本人哲学思维最深刻的一面。该文从培根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入手,阐述培根的哲学思想,从而认识到培根的哲学思想对当时解放人的思想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影响而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

朗西斯·培根;哲学思想;唯物主义;四假象说;地位

一、培根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鼻祖,近代归纳逻辑的奠基人,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是历史的必然。

(一)培根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弗朗西斯·培根,生活在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初,是近代英国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处在西欧封建社会逐步瓦解,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快速成长的时期。从社会现状来看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想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自然科学,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经院哲学”的统治不重视科学研究,只注重神学,罗马天主教的思想垄断,将一切进步思想无情的迫害和扼杀,用无聊而繁琐的方法证明宗教教条,使得培根对此非常反感从而极力的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并对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开始进行独立思考。资本主义的兴起提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文化思潮的对抗,为人文主义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培根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当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言人,大力提倡尊重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造,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培根一生致力于对经院哲学和旧的宗教神学的批判,他的著名哲学思想——“四假象说”的提出,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形成条件,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培根的哲学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这一思想突出表现在培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上,他开创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二)培根哲学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叶,西欧哲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阶段,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当时西欧各国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的变革与发展对哲学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六到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自然科学的繁荣又深刻的影响了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步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力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生理学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与十七世纪初发展的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再到英国化学家确定了化学元素概念,在数学方面把几何学运用于力学,解开代数的多次方程,最终被确立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丰富了哲学的内容,克服了古代哲学的朴素性。有力的抨击了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

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哲学,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主要任务是与封建宗教神学作斗争。在历史观方面继承并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出发点,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对反封建,反神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同时期的西欧哲学由于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差异,使这个时期的哲学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的景象,这也为培根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背景。

二、培根哲学倾向和基本哲学思想

培根奠定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在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的过程中,培根揭露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并提出的“四假象说”渗透了他哲学的经验主义倾向。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运动而有规律的,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这些充分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

培根的基本哲学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培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认识论,培根论谬误产生的原因和培根的科学归纳法。

(一)培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培根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继承古代唯物主义和英国唯名论的传统,为了给科学的认识论开辟道路,培根在《论古人的智慧》、《论原则与本原》和《新工具》等著作中,大量论及本体论的问题,创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培根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反对把物质看作抽象的东西。他还强调物质是无限的,是永恒存在的,而且具有多样性。

培根根据物质的多样性提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中表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运动中的静止。而静止只是作为运动的一种形态,他称之为“休息的运动”。马克思生动的描述说:在培根那里,“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1]在培根的哲学中,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形形色色的,又是永恒运动、千变万化的。他肯定了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培根的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后的机械唯物主义。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会思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还是由数构成的;是由自然界的万物运动形成的还是上帝创造的;还是由具体的物质元素构成的还是由抽象的形式或理念构成的;人们一直没有确切的讨论结果。培根认为,自然界真正的存在就是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它们既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也不依赖于抽象的本质。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这些事物的运动规律。他认为“在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东西,虽然除掉个别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纯粹个体的活动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但在哲学里面,就是这种规律以及对于这种规律的研究发现和理解才构成了知识与活动的基础。”[2]培根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物质结构学说即原子论,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肯定物质就是许多微小分子的集合体,他称作“基本分子”。但他认为事物最小的单位不是原子,而应该是分子,所谓分子,是指光、重、热、冷、色、密度、体积等这些简单性质。培根将基本分子赋予质的规定性,说他们具有原始的“感性”和“欲望”,即物质的冷、热、轻、重、流体、固体,以至激情、抵抗、摆动等属性。因为培根认为,这些简单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且种类是有限的。他把一些简单的性质比作文字的字母,字母的数目虽然有限,但可以排列组合成无限多的文字。培根用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现实世界存在的无限多样的事物。

2.事物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培根从物质具有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事物是在多种形式下运动的。马克思指出,在培根的哲学中,“物质的原始形式是物质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质的力量,这些力量使物质获得个性,并造成各种特殊的差异”。[3]对于事物能否自己运动的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物体自身不能运动,要想运动,必须有外力的推动,第一推动力往往来自于上帝;另一种则认为物体能够自己运动,因为其自身包含着对立矛盾。培根继承了物质能动性的观点,认为任何物体或它的最小部分都处在绝对的运动中,这种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与运动不可分离的。培根认为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在《新工具》中,列举了19种运动形式,如反抗运动、连接运动、自由运动、连续运动、吸收运动、激情运动、欲望运动、摇摆运动、吸收运动等。在他列举的众多种运动形式中,除了位置移动的机械运动之外,还有一些非机械运动形式。例如,在讲到“刺激作用”时,说一个物体能够运用技巧和诡计要求被刺激的物体来适应自己的本质;当讲到“同化作用”时,他说一个物体能够强迫被同化的物体来就范于自己。他的思想是生动具体而朴素的,包含着辩证法思想。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4]培根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虽沿用了形式这一概念,却赋予了新的内涵。培根虽然用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始的概念,但他强调了形式的物质性。他认为不存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形式与物质是不能分离的。这是有别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概念的。他说:“当我讲到形式的时候,我所指的不是别的,正是支配和构成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性的规律和规定性,如各种物质中的热、光、重量和能够接受这些性质的东西。因此,热的形式和热的规律或光的规律乃是同一个东西。”[5]可见,培根所讲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事物所固有的运动发展变化规律。培根认为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这些形式又决定着事物的多样性。对于形式与性质的关系,培根说:“因为一种性质的形式就是这样,有了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性质就必然跟着出现。因此,当这个性质存在着的时候,这个性质总是存在的,同样,这种形式也是这样,如果被取走了,这个性质也就必然跟着消失。”[6]

(二)培根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通过培根的《新工具》一书,培根所提出的认识论应该是科学主义认识论。因为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复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哲学认识论研究。因此,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培根所提出的这种认识论将当时哲学的思维方向转到了认识问题的研究上来,开创出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1.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培根断言自然界的事物是个体性的,因此,对于这些事物的认识,只能从感觉经验,即从感官的原始知觉开始。而事物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呈现不同的状态。非生物与生物不同,植物与动物不同,非人类动物与人又存在着巨大差别。那么,这些差异是从何而来的呢?对此,培根认为:“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7]“由感官的知觉沿着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谨慎的道路达到理智的知觉,即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公理。”[8]马克思针对培根这一学说:“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9]在培根看来,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对科学的最好论证,是认识自然的起点,依此,培根对亚里士多德把原则或公理当作认识的出发点,用“各种范畴来形成世界”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理性派哲学”,他不以事物和对事物的感觉经验为依据,而以公理或原则为出发点。他说过“竟不曾有一个人认真从事于借一种布景井然程序径直从感官出发来替人类理解力开辟一条道路;而竟把一切不是委弃争论于传说的迷雾,就是委弃的漩涡,再不然就是委弃于机会的波动以及模糊、杂乱的经验的迷宫。”[10]那么,界定感觉经验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培根对经验这一概念作了有价值的分析。他认为,第一,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应该是被反复证明具有准确性的经验。第二,有丰富的,足量的作为一切科学知识基础的经验。第三,经验必须是全面的,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也是不独断的理性主义。

2.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培根认为认识自然不能仅仅依靠感觉经验,还要进行科学实验。因为有些东西是人们不常或不可能接触的,所以需要借助于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仅靠感觉是不够的。因此,他得出结论:“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11]通过科学实验既可以揭示自然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也可以验证认识的真理或谬误。因为感官表象是消极的被动的自发产生的,科学实验是人们能动的有意识的寻找出来的。培根在充分肯定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的同时,还看到了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认为感性认识是提供材料,理性的任务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和消化。在肯定实验是认识的基础之后,培根进一步认为,人的认识还必需依靠理性能力逐步上升到公理原则,从而揭示出事物的形式,即规律。他认为经验主义者如同蚂蚁,只收集资料,却不能消化吸收;理性主义者像蜜蜂,只能从自身的理智编制知识网。真正的哲学工作者应该像蜜蜂,收集大量准确的资料,并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消化这些资料,酿成蜂蜜。培根认为,必须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有学问的应该注重经验,以经验擅长的也应注重学问所教的方法,去获得正确的认识。所以哲学家们的任务也是这样,他们要将自己的心里和历史材料结合起来把他们变化过和消化过的东西放置在理解力之中。

(三)培根论谬误产生的原因

《逻辑学大辞典》中认为:谬误是“在认识论上指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认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泛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狭义是指违反思维规律的逻辑要求或逻辑规则而产生的逻辑错误,而主要指的是论证中的逻辑错误”。[12]

培根在他的著作中,则把谬误作为人类主观经验认识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思维混乱,作为方法论的工具以扫除人们认识道路上的障碍加以考察的。培根在《新工具》中,总体上把产生谬误的根源区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认识观念错误而产生的谬误;二是由于论证方法上的错误而产生的错误。

1.认识观念上的谬误

根据经院哲学和神学贬损科学和知识,提倡蒙昧主义的荒谬主张,培根毕生大力倡导科学、推崇知识。为了清除认识道路上的障碍,迎来科学的伟大复兴,培根分析了造成人们认识错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所谓假相(又译偶像、幻像)是指阻碍人们如实的反应客观世界,获得真理性认识的主体心理障碍。培根给出了“假相”的四种分类,即:“围困人们心灵的假相共有四类。第一类叫做种族的假相,第二类叫做洞穴的假相,第三类叫做市场的假相,第四类叫做剧场的假相。”

(1)“种族假相”,是指人们在认识外部事物的过程中把人类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混杂在一起,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培根指出,认为人的感觉是事物的尺度,是一种错误的论断。相反的,一切感觉,不论是感官的知觉还是心灵的知觉,都是以一个人的尺度为根据的,而不是以宇宙的尺度为根据。这就意味着人们对外部事物的感知,不是事物的自然标准,也不是感官的客观标准,而只是个人主管的、自我的标准。从而将人的活动的目的注入到事物的活动中,引出目的论,使事物人格化、拟人化。“种族假相”的基础就在于人的天性之中,就在于人类的种族之中。因而使人们普遍具有的。

(2)“洞穴假相”,是指个人所特有而非人类所那共有的一种偏见。如果说“种族假相”是一种集体假相,那么,“洞穴假相”则是一种个人假相。培根认为,由于个人偏见或者来自个人的天性,或者因所受教育、所读书籍、所处环境的不同,因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13]。这种假相是很多的,而且各式各样。因此,从洞穴中观察外界事物犹如坐井观天,不能如实反应事物的全貌。培根揭露了人类认识的死角,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黑洞”,并指出了人类认识时,常受原有经验认识局限而产生的必然偏见。

(3)“市场假相”,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他说明这种假象形成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人们通过言谈而结合的;而语词的意义是根据俗人的了解来确定的。因此如果语词选择的不好或不当,就会大大阻碍人的理解[14]。尽管人们相信他们的理智能够正确的使用、支配语言,但事实上语言同样对思维有反作用。并且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而使哲学和科学流于诡辩和无能为力。“它是一切陷于混乱,并且使人陷于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15]培根认为“市场假相”是最难以排除的、最麻烦的一种假相,它是通过语词和名称的各种联合而“爬进”我们理智中来的。培根认为,“市场假相”中语词所造成的混乱,是经院哲学和经院逻辑学几百年来毫无进展的原因之一。

(4)“剧场假相”,是指因盲目崇拜某个学术权威,轻信某个流行的哲学体系或哲学教条,以及错误的证明法则,从而在人心中形成的假相。在他看来,“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罢了。”[16]所以,他也把这种假相称为“体系的假相”。培根认为这不是“天赋”的,而是盲目顺从传统或时下流行的哲学和学科原理、体系或权威而引发的错误。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在科学上不能进步,是由于“崇拜古代,崇拜哲学中所谓伟大人物的权威”。对此,他明确的提出了“权威”不等于真理的著名论断:“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17]。在“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的分析中,培根强烈的抨击了宗教神学、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虚伪、教条和繁琐,揭示了人类认识道路上所犯错误的根源。它为培根进一步阐述其“解释自然的艺术”提供了必要条件。

培根“四假相”说的矛头直指经院哲学。因为经院哲学中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崇拜权威,任意臆造概念、术语的现象最为突出。培根从认识论角度,对错误认识产生的根源作了分析,提醒人们认识事物时不要被各种假相所迷惑。培根提出的“四假相”说,对于端正人们的思想认识、反对和清除认识上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论证错误导致的谬误

“四假相说”说明了人类在认识活动中常犯的四类主观错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是错误的运用四种论证的方法而产生的谬误。

(1)简单列举所产生的认识上的谬误

培根揭露了简单列举归纳法对前提考虑不周全,只要求前提的考察过程中没有发现反例,不考虑其他条件就得出一般性结论的弊病,认为根据简单列举得出的结论是不稳固的,是片面的,只要碰到一个与之矛盾的例证,便会发生摇摆不定。

培根对于简单列举所提出的批判是中肯的,因为简单列举只是根据一个个事例的枚举,对于这些事例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可靠性是仅仅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上的。

(2)由盲目抽象而得出的概念所引起的谬误

错误的感觉导致人类在抽象概括并产生概念时,所产生的概念本身也是错误的。有错误概念必然导致谬误的出现。培根论述道:“文字所加于理解力的假象有两种,有些虽是存在着事物的名称,但却是含义混乱,定义不当,又是草率而不合规则地从实在方面抽得的。”[18]这种错误是混乱纠结,并且根深蒂固。人类感官所接触事物多少与其抽象获得错误概念的多少是成比例的。

(3)感觉的欺骗性、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谬误

培根说:“感官的印象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感官既不得用,又欺骗我们。”[19]这种感觉欺骗性就是论证所产生谬误的基本的前提。因此,感觉有时是靠不住的。感觉错误为培根的“一种比较正确的对自然的解释的只有靠恰当而适用的事例和实验”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准备条件。

(4)论证方法本身的错误

培根指出用以发现和证明的方法本身就是“先天”不足,更不能拿去作为论证的方法加以利用。培根认为,扫除认识道路上障碍,不止于对经院哲学、经院逻辑的批判,还必须对以上认识上的、论证方法上的谬误加以无情的揭露。

为避免谬误的出现,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彻底铲除假象,为理性扫除障碍。另一方面,排除错误的论证方法,创造出一种正确的“解释自然的方法”、科学发现的方法,即科学归纳法。培根对于谬误的分析,对当时的封建主义哲学,进行了沉重的抨击,对其起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为建立科学的归纳逻辑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培根的科学归纳法

文艺复兴后,欧洲的实验科学突飞猛进,对自然科学的再认识有了新的要求。他在确立自己的新方法之前,首先对被经院哲学歪曲了的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进行了批判,指出演绎法的三大根本缺陷,即推理的程序不科学;推理的大前提缺乏坚实的基础;推理的结果毫无实际效用。培根应时代要求,在批判经院逻辑歪曲使用三段论演绎法和批判简单枚举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建了“科学发现的方法”——科学归纳法,以解释自然。

1.培根的逻辑思想

培根在批判和继承旧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观察实验为主要特色的科学发现的方法——归纳逻辑。培根意义上的归纳逻辑是一种排除归纳逻辑,是古典归纳逻辑的形式之一。

培根指出归纳法与传统逻辑是根本对立的。有三个差异,即一是目的不同。演绎逻辑的目的是论证神学,服务于为统治阶级的诡辩,归纳逻辑的目的是探索规律,征服自然;二是论证的方法不同,演绎逻辑的方法是以命题为前提,由一般推出个别,或由特殊事物飞跃到一般,归纳逻辑则是以经验和特殊事物求::一是形成新概念;二是慎重上升概括为“第一性原理”或称为对“普遍命题”的谨慎概括。培根认为经院逻辑为我们提供的是粗糙而无原则的、由个别事物简单汇集的、缺乏严格界定和确定性的概念,这类概念不能正确反映事物原貌。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实验、判断后,才可以信赖并再次使用。概念本身的虚假,足以导致任何判断、推理的无效。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命题、推理提供更加严格的基础。

3.科学归纳法的步骤

培根的科学归纳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广泛搜集事实,作为归纳的基础。观察和实验,是归纳法搜集材料需要的工具。培根认为知识起源于感性世界,人们的一切认识都必须从感官和知觉起始,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当求助于感官,这是培根认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培根所主张的是一种从物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方法论。第二步,用合理的方法整理事实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有序的整理材料,培根提出了三表法。第一是“本质和具有表”又称“存在表”和“同一表”,列举许多具有同一性质的例证,如研究“热”的性质,就把太阳光线、摩擦生热、滚水等具有的热的性质列在同一表中。第二是,差异表,或称相似情形下的缺乏表,是由不具有所考察性质的事例组成。在引出这个方法之前,指出记录所有事例是无法穷尽的。缺乏所与性质的事例只应限于和具有或会所与性质的事物最相近似的事物,培根在这个意义上把这个事例表叫做“歧异表”,或叫作“近似物中的缺在表”。培根认为,必须给理智提供一些缺乏研究的现象的事例,因为如果所研究的现象不存在,那么所寻找的“法式”也就不存在。第三是,程度表,又称比较表,列举一些同一性质在不同状态下具有程度上的差异的例证,如不断移动在太阳光下的凸透镜的位置,则他所照射的不同物体的受热程度也会有差异。第三步,就是归纳。即在上述三个表的基础上,将那些反面的和不相干的例证或性质排除掉,并根据保留下来的明显的表露事物性质的例证,得出关于事物的本质或形式的结论。

培根的三表法运用的是理性分析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培根的归纳法是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具体化和深刻化。归纳法的创立丰富了归纳逻辑的内容,结束了经院哲学长期利用演绎逻辑进行繁琐的神学论证和无聊争辩的历史。

三、培根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培根,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它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历史地位,他的哲学思想也有着稳定而持续的作用。我们认为就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而言,培根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流的思想家。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在思想上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着。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在学术上,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在那个时代,他是一位难得的引路人。

(一)培根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始祖,培根对传统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的批判,对于澄清当时人们思想的禁锢,解放人的思想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培根提倡面向自然,探索自然,反对思辨别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强调人们的认识不在于认识超感性的先验世界,而是应关注事物本身,对于科学精神在西方社会的盛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方法上,他特别反对亚里士多德用逻辑的范畴来规范客观世界,使自然屈从于逻辑。培根的四假相理论,通过对于谬误的分析,从理论上给予了传统哲学和经院哲学的空谈和诡辩,脱离自然,烦琐主义等错误方面给予了沉重打击,揭示了谬误产生的认识论据源。他主张打破“偶像”,产出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培根所倡导的科学归纳法,在逻辑的目的、性质、作用、规则、程序等方面所作的规定,赋予了归纳逻辑以重新的意义,为归纳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培根又被誉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的《新工具》对于开创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经验观察为方式的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的。他提出的“四假相说”解决了当时社会绝对信奉经院哲学和神学的错误的认识观点,找出并解决了人们在认识观点上产生的谬误,即崇拜权威,迷信古人;脱离自然,脱离实际;因循守旧,从众随俗;繁琐论证,形式主义。为认识的道路扫清了障碍,迎来了伟大的科学复兴。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客观把握,对于英国唯物主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促进作用。培根在反对形而上学的过程中首先粉碎了人类凭借神学在心中所建造的幻想和权威,让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其次,粉碎了演绎逻辑万能的神话,还哲学和科学以实证的、经验的归纳法。培根的《新工具》带给后人的是经验主义、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的理论温床,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培根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培根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他对经院哲学的宗教神学性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自然科学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在认识论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世界观。他所创立的实验法,所提倡的科学归纳法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论体系。培根在批判经院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归纳逻辑着眼于使逻辑成为科学发现的方法。使逻辑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中,科学方法日益丰富发展着归纳逻辑,归纳逻辑又反过来导引着科学研究的进步。他总是鼓励人们在实验中要“精勤观察”。他本人就是在做防腐试验中因伤寒而去世。培根在唤起人们重视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研究方面,为后人做出了表率。培根注重分析,他认为科学实验应既不专凭人的能力,也不只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中收集材料保存在头脑中,而是把材料置在理解力中,加以变化和消化。培根的归纳思路,为科学的发展指出了另一条道路,即对于研究对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3]《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38年版,第4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5页.

[5]《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38年版,第54页.

[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24页.

[7]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页.

[8]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6页.

[9]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5页.

[10]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6页.

[11]《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38年版,第17页.

[12]彭漪涟、马钦荣等编:《逻辑学大辞典》,2004年版,第116页.

[13]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0页.

[14]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0页,第31页.

[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51页.

[16]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1页.

[17]《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38年版,第32页.

[18]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1页.

[19]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4页.

[20]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9页.

[1]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杜志清.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英]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余丽嫦.培根及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十六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8][英]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英]弗兰西斯·培根.学术的进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10]马玉珂.西方逻辑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1]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3]马佩.逻辑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卞实)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Bacon and Its Historical Status

LIANG Jing-shi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As the 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famous philosopher,the founder of the British materialistic empiricism,the great pioneers of modern spiritual life,the founder of modern inductive logic,Baco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throughout his whole ideological system,throughout his major works Essays,The New Atlantis,The Academic Progress and New Tool,in which"doctrine of four idolas"showed the most profound aspect of Bacon's philosophical thought.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Bacon's philosophical thought,elaborated Bacon's philosophical thought,thus recognizing Bacon's philosophical though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on the liberation of the human mind and modern society.

Francis Bacon;philosophical thought;materialism;doctrine of four idolas;position

B502

A

1008—7974(2013)04—0071—07

2012-08-25

梁景时(1955-)祖籍山东蓬莱,现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谬误培根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创新的逻辑
汉字笔画理论谬误辨正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
百货们的囧事
谬误与真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