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即翻译之根本
——对一些常用英语词汇汉译的分析

2013-02-15 15:49文永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多义性形容词译者

文永超

(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

外国语言研究

精确即翻译之根本
——对一些常用英语词汇汉译的分析

文永超

(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

多义性是大多数英语词汇的特点,意义的多重性决定了理解的高难度。合格的译者要精确理解词汇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结构意义、联想意义,更要重视其文化意义。词汇的多义性要求译者有科学的语境观,能够通过上下文确定多义词的准确含义,并用最恰当的目的语结构表达出来,真正做到翻译的“信”与“达”。文中以名词、形容词、连词的几个典型例子为分析对象,分析词汇的多义性与翻译的关系,并提出精确的对等语。

多义性;意义;理解;精确;翻译

翻译活动可以粗略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这是翻译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正确的理解原文是译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1]12好的译文取决于译者能否对原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体分析和语篇分析,而分析的终极目标是取得对意义的最佳理解和阐释。词汇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搭配意义、修辞意义、联想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等等,不同的语言中基本意义相似的词汇,可能在其他意义层面有所不同。另外,英语中大多数词汇都有多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这就对译者提出了准确理解的要求,以期对这些意义有完整的把握。翻译活动的实质是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又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要成功完成翻译任务,译者应当从多维度理解意义,既要重视词汇意义,也要注意文化意义。本文以名词、形容词、连词的一些典型例子为分析对象,探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的重要性。

一、名词

1.loneliness industry与“孤独产业”

译者如果不了解美国社会的新动向,很可能会机械地把a loneliness industry翻译成“一种孤独的工业”。殊不知,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既不指“工业”也不指“孤独”,它实际上是美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同父母一起居住,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孤寡老人,他们无人照顾,生活艰难,成了一大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政府下定决心建立一种为这些孤寡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名字就叫a loneliness industry。例如:

原文:The United States has spent lots of money to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

译文:美国已花很多钱建立了一种为孤寡老人服务的社会项目。

这种新词的出现,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直接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译者要理解这种新词,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内容。现今中国社会也遇到老龄化的问题,也有针对老年人的福利产业,英译时可以直接借用(borrowing)loneliness industry一词,无需再另起炉灶创造新词。还要注意的是,industry除了表示“工业”、“产业”的含义外,还有“勤奋”的含义,比如a man of great industry(吃苦耐劳的人)。

2.civil engineering与“文明工程”

civil的常见含义为“公民的;文明的”,所以很容易把civil engineering翻译为:公民工程或者文明工程。其实,civil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即“relating to the ordinary people or things in a country that are not part of military,government or religious organizations”,也就是“民间的”、“民用的”,civil engineering就是“民间工程(学)或者民用工程学”,其专业对应语为“土木工程”。“土木”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名词,意指建筑房屋等工事,如把大量建造房屋称作大兴土木。古代建房主要依靠泥土和木料,所以称土木工程。在国外土木工程一词是1750年设计建造艾德斯通灯塔的英国人J.斯米顿首先引用的,意即民用工程,以区别于当时的军事工程。至1828年,伦敦土木工程师学会的皇家特许状为土木工程下的定义为:“Civil Engineering是利用伟大的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的艺术……”,与中国土木工程的含义相近,故译作土木工程。[2]civil为抽象意义的形容词,而译作“土木”也体现了英语表达方式抽象、汉语具体的趋势。

3.mirror image与意义正反双重性

一般而言,一个词或者短语不会同时具备正反两层含义,但是有的特殊词汇的意义具备正反双重性,语言学把该现象称为反义同词现象(Ambivalent Word)。Mirror image就属于这类现象。该短语为名词修饰名词结构,译者一般能够根据mirror的含义联想到“反映出……”这个意义。比如:

例1:The report must be a mirror image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and a tool for reform of our cherished yet imperfect organization.

译文:报告中必须如实反映我们所珍视但却不完善的组织的各种长处和弱点,而且必须成为其促进改革的一个工具。

但是,该词还有相反的意义。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meparory English词典(以下简称LDCE)对该词的定义是Something that is either very similar to something or is the complete opposite of it,也就涵盖了正反两面。

例2:Early Reagon was a mirror image of early Carter.

译文:里根刚上台时在做法上跟执政初期的卡特恰恰相反。

在例2中,译者取mirror image“相反”的含义,源于译者对背景知识的掌握。若脱离该句的语境意义,显然是无法准确取舍正面意义与反面意义的。从这个例子我们也能体会到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百科书般的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没有全面的知识,理解的准确度必然受影响。

二、形容词

1.Dog-eat-dog与“狗咬狗”

对dog-eat-dog的含义,LDCE英文解释为:When people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in a cruel and selfish way and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what they want;牛津高阶词典的解释为:(a case of)dog-eatdog,ruthless competition.从两个定义可以看出,该英文词的内涵意义强调“冷酷无情的竞争、自相残杀”,比如:

It’s a dog-eat-dog world out there.外面的世界充满冷酷无情的竞争。

It’s a dog-eat-dog business we are in.我们所从事的事业面临残忍的竞争。

《现代汉语词典》对狗咬狗的解释为:比喻坏人之间互相倾轧、争斗。常见结构为“狗咬狗、一嘴毛”,是说争斗的两方都不是好人,所争的事也不是正义的事,争来争去只能暴露双方的丑恶,只能是两败俱伤。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点:感情色彩不同,dog-eat-dog倾向中性,适用于所有人;狗咬狗是贬义词,用于坏人。上面第二个例句不可以翻译成“我们所从事的是狗咬狗的事业”。

应该注意的是,在汉语中,狗从来都被赋予了一层贬义的色彩,汉语中绝大多数含“狗”的成语或俗语都是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狗腿子”、“走狗”等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的朋友,常常被视为可爱的宠物。英语中很多含“狗”的成语或俗语都有褒义色彩,如: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3]144这种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不同应该引起译者们的注意,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例如:I amsick as a dog.不能译为“我病得像只狗”,因为汉语中几乎没人会称自己是狗;doggy bag不是装狗食的袋子,而是饭后打包的食品袋。

2.nice and与“既…又…”

常见词汇nice的意义,估计任何学习过英文的人都非常熟悉,所以对于This cloth feels nice and coarse这个句子,译者一般会毫不犹豫地翻译为“这种布料摸起来又舒服又粗糙”。但是转念又想,这样的译文好像不准确,因为按常理来讲,粗糙的布料不会让人觉得舒服。其实,此处的译者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理所当然地把nice和coarse当成两个由连词and连接的并列成分。其实nice and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副词短语,修饰后面的形容词或者副词,用于口语中,意为“非常”。比如:The bus is running nice and fast.(这辆公共汽车开得挺快。)Nice and easy!(放松!)但是如果此短语放在名词前面,中间的and要去掉。试比较:1)The weather is nice and warm.(天气非常暖和。)2)A nice hot drink(非常烫的饮料)。从这个例子看出,译者要积累大量的习语,丰富自己的词汇库,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3.funny与“有趣”

Funny与fun同源形容词,但并非近义词。Fun侧重褒义,意为“有趣的”;funny侧重贬义,主要用法如下:1)滑稽的,有趣的,逗人发笑的。如:Breaking your leg isn’t funny.(断腿可不是好玩的。)2)(用于口语)异常的,古怪的,难以解释的。如:The jacket looks a bit funny with these trousers.(这件外套跟这条裤子一起穿看上去有点怪。)There is something funny about this matter.(这件事有点蹊跷。)3)不舒服的,有病的。He told the doctor that he felt funny all over.(他告诉医生他浑身不舒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读者把fun与funny不加区别地作为近义词使用,没有掌握两者感情色彩上的区别。因此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者要多查阅英英词典,既要熟悉内涵意义,也要熟悉外延意义及情感意义。

4.some与“反讽”

some作为限定性形容词,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用在以下语境:Some friend you are/some help she was.该用法常用于口语,表达反讽,凸显一种失望或厌烦或者赞许的情绪。比如:You won’t lend me the money?Some friend you are!(你不愿借钱给我,你真够朋友!)然而,这种讽刺的语气在很多词典中没有标注出来,这是不合理的。《新英汉词典》就没有标出some的这个用法。该词典1494页对some的用法解释为:some(在美口、英俚中用来强调语气)很不错的、惊人的、了不起的。比如:1)That was some storm!那暴风雨可厉害呢!2)I call that some picture.我看那幅画不错。显然,这样的解释会让读者觉得这是个只含褒义的形容词,而忽略其贬义的感情色彩。比较完整的解释可以在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找到:1)used to express approval表达赞许,感情色彩为褒义。如:That was some game!(That was a very good/enjoyable game)那是一场非常棒的比赛!2)used to express disapproval,disappointment表达反对及失望的情绪,感情色彩为贬义。如:You have some nerve/a lot of nerve to say that.(你那样讲话胆子可够大);You don’t know how to get there?Some navigator you are!(You are not a good navigator)(你不知道如何去那里呀?你这个向导当得可真好!)

5.Passable与“一般”

Passable作为pass的变体词,使用频率比较高。LDCE对该词的解释是:(formal)fairly good,but not excellent“还可以的,但不优秀”。例如:1)The food was excellent and the wine was passable.(食物挺好的,但是酒很一般。)2)He can do a passable imitation of the maths teacher.(他模仿数学老师模仿得还可以。)在2010年上演的好莱坞大片《特工绍特》(Salt)中,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特工与其同事有这样两句对话中就出现了passable一词。具体的语境是:

——Salt:How’s his English?(他英语如何?)

——Colleague:Passable,not great.(还可以,但不是很好)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对话中很多人使用just so so来表达“还行”、“一般”这种评价。笔者查阅了多部英英大辞典,并没有找到这个习语。词典上标注的只有just so这个短语,用于对对方意见表示赞同,意为“正是如此,一点不错”,这与用于表示对人或者物进行评价的“一般,一般般”的意义相去甚远。因此,just so so不是“一般”的对等语,passable,fairly good,acceptable在语义上才是“一般”的近似结构。

三、连词

1.Otherwise与“否则”

《英语世界》2010年11期第22页有这样几句话:

I am not calling for the return of the cane.I don’t want to bring back the great British thrashing.It seems amazing that in our lifetimes otherwise humane teachers would roll up their sleeves,flex the Malacca and administer violent corporal punishment to the children they were supposed to be instructing.

原译文:我并非呼唤棍棒体罚的回归,我不想恢复旧时英国的鞭笞制度。否则,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仁慈的教师竟卷起衣袖,折弄着马六甲白藤,对本该循循善诱的孩子实施粗暴的体罚,未免太骇人听闻了。

分析:其实原文中的otherwise并不是“否则”的意思。如果作为此意讲,otherwise应该放在两个句子的中间,前后用逗号或者句号断开,如:

例1:They got two free tickets to Canada,otherwise they’d never have been able to afford to go.他们得到两张去加拿大的免费机票,否则他们会因为没钱而去不了。

例2:We were delayed at the airport.Otherwise we would have been here by lunch time.我们在机场耽搁了。否则我们在午饭前就到了。

但在本句中,otherwise前没有句号或逗号,这说明它修饰的不是某个分句,而是作为副词修饰其后的形容词humane,应该翻译为“原本”,也就是“原本仁慈的教师竟然卷起袖子对孩子体罚,未免太骇人听闻了。”同样是这篇文章中紧接着的一段中,再度出现这个用法,该译者就正确翻译了这种用法。

原文:My memory of an otherwise idyllic 1970s English prep school is that masters used virtually any weapon of discipline they could lay their hands on.

译文:在我的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预科学校本可以是田园式的,但那些老师却几乎可以用手边任何东西惩罚违纪行为。

我们还应该注意,otherwise经常出现在法律文本中,意为“另有……”。例如:

原文: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之外,免征关税。

译文:Exports manufactured b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re duty-free,unless otherwise regulated by the State.[4]73

2.before与否定意义的表达

before的语义一般涉及的是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肯定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表达否定的意义。此意义使用频率颇高,英汉翻译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例如:

例1:Now is the time for the industry to act before there is a major outcry.现在,趁公众还没有提出强烈抗议,工业界应该马上采取行动。

例2:I will die of hunger before I will turn to you for help.我宁可饿死也不会找你帮忙。

例3:I will see you dead before I accept your terms.见你的鬼去吧!我才不会接受你的条件呢。

例4:She went out before I realized what was happening.没等我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她就走出去了。

例5:But before we New Yorkers become too full of ourselves,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glance at dilapidated Kaifeng in central China.但是我们纽约人切莫得意忘形,还是看看华夏中原那座败落的开封城吧!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说过:“翻译就是翻译意义”。译文精确地再现原文的意义,既是翻译活动的第一要义,也是译者对作者的伦理责任。但是,英语词汇的多义性这一常态使得英文精确再现原文困难重重,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要被貌合神离的“假朋友”词汇误导,要充分掌握词汇的多维意义。只有这样,译文才能达到语义精确、语用恰当的效果。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DictAll词都[Z/OL].2013-3-16.http://www.dictall.com/indu50/ 38/5038737E748.htm

[3]文永超.文本类型理论与警示公示语的翻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4]张法连.法律文体翻译基本原则探究[J].中国翻译,2009(5).

(责任编辑:林凡)

H315.9

A

1008—7974(2013)04—00105—04

2013-03-20

文永超(1981-)四川安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多义性形容词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认识形容词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ETC收费系统多义性路径精确计费解决对策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