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理念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2013-02-15 15:49崔淑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学习者核心职业

崔淑丽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自主学习理念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崔淑丽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通过对地方职业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核心能力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目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策略;探讨学校在深化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提升学生会学的能力、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随着中国加入W T O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社会对接受正规教育和岗位培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职业教育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正逐步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具体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往往造成适应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差,遭遇就业市场的冷遇。本文通过对相关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征及理论依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实施多种自主学习引导途径,探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以期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自觉培训自我的核心竞争实力之目的,改进教师“积极灌输讲”、学生“被动接受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善“导”,学生愿学、会学,乐学,善用,社会适应力强。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习者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为自身积极参与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提出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要比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更重要。上述三种学习理论都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依据现代学习理论的观点,自主学习益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上述教学改革精神,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改进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倡导和落实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1]。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教育学家对开发受教育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一个独立的学习者”[2]。如何使学生真正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地进行自我质疑、自我监控,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学习结果转移到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达到自己教自己、自己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已经成为摆在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生核心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1.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与类别

国际职业教育界提出了5种基本的职业能力观,强调个人的特性、工作需求、实际应用知识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学校在深化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需注重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核心竞争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有人称为“关键能力”,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等等[3]。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职业核心能力依据内涵和特点,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职业方法能力含“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2.学生核心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地方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情况,结合当前社会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察角度以及学生的自我认识,作者对豫南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专科学校3所高校的不同专业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分发了问卷调查表180份,回收130份。经统计,发现学生在当今自主学习理念下,培训自我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78.7%的学生对于毕业后是否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实力顺利就业表示没把握;61.3%的学生表示对专业的学习和认知是得益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同时对新型的团队合作和探究任务型教学表示出兴趣;60.9%的学生对自己将来是否会从事现学专业的职业持观望态度;43.3%的学生有认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打算。关于学校的自主学习中心和多媒体教室,有54.3%的学生不喜欢或者是从来没有上网学习,自学相关专业知识也是在需要提交课程论文时才会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收集。在英语师范和商务英语专业中,有15%的同学会经常自觉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有61.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信不足,对于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听说交流沟通能力缺乏信心;75.3%的学生很看重考试的成绩;56.5%的学生对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有信心。对于商务英语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强调的五种应用型核心能力,即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心,83.6%的学生认为自己面对专业要求仍存在较大压力;只有41.2%的学生相信能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我突破。

上述分析表明,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在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缺乏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为教育质量的费时低效。鉴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学习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探讨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是学校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1.帮助学生树立核心能力观,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职业核心能力观是指学习者个体针对从事和发展职业核心能力的态度和方法。由于各类职业所蕴含的专业技术作为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教师适当“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恰当的“问题”是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意味着唤醒或激发主体意识训练,掌握元认知策略,发挥其选择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主动、自控、自律、自信几个方面,以及民主、平等、合作、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能力,如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把师范技能作为自己的核心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把国际贸易实战技能作为自己的训练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能力观,益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教师需积极创设求学导学情境,通过演示课件、互动研讨、小组探究等,提出任务型话题,努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大胆探究、寻求新知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核心能力的过程。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引导自主学习

学习动机作为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推动并促使漫长的学习过程持续下去。动机一般可分为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持综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怀有浓厚的兴趣;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出于某种实际需要才进行学习,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资格或证书,像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或者是职业资格证书等,能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创造条件。经过对比学生的四、六级或考研成绩和最初的调查结果发现:在通过考试的学生中,越早设立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过关率越高。结果表明,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更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的欲望。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善用赞美之辞。即使批评学生时,也需从关 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教师的正确评价、适当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在教学中,需按照“多表扬、少批评、不打击”的原则评价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适当的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简单的外部动机向持久的内在动机转化。此外,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鼓舞斗志,激发学习动机,积极引导自主学习。

3.结合核心能力培训学习策略,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即“学生个体用来理解、学习或者记忆信息的特定方法或行为”。学生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个体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个体主体品质的磨练、发展与提高,其深远影响在于促进个体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

学生的核心能力培训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贯穿于学生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等整个学习的能力培养过程,也渗透在学生与教师、同伴,乃至与学校之外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之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状态与所需帮助做出判断,需要有适时适度指点的技巧,需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组织、协调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依据自身的水平制定学习方案。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有效的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并逐渐形成适合其自身认知风格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长期受英语课堂“灌输填鸭式”被动教学的影响,习惯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缺乏跨文化思考和对外国语言学习策略的知识。在相关的职业技能教育教学中,可针对职业和专业特色,对学生开设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案指导教学与培训的相关课程,如可以因校制宜,编制校本教材,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将学习策略融进技能训练任务,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多为学生提供情景化课堂训练。

4.优化自主学习环境,强化实践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为学生铸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当今“以学生为本”的社会形势下,以“乐学”、“会学”、“博学”、“善用”为指导目标,逐步完善以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其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条件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高效的硬件支持。近些年,国内各大院校纷纷成立多媒体网络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如地操作电脑等实验设备。在多功能的网络中心,学生既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浏览和观看外语报刊杂志及电影电视等。通过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与外国文化零距离接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换。

职业技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以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没有形成实践能力,就不会形成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如果把传统的教育模式比作”授人以鱼”,现代化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则更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训练,实现其自身终身能力的提高。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

[2]李正栓.美国外语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07).

[3]杨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4]何英.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5]邵艾群.英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6]崔淑丽.外语学习中的学生个体差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5).

[7]崔淑丽.二语习得与双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责任编辑:林凡)

G71

A

1008—7974(2013)04—0124—04

2013-03-20

崔淑丽(1973-)女,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硕导,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语言学、外国文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DIA110281)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英语教育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NAFLE0312003)的中期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者核心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