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现状分析

2013-02-15 15:49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现行专业化体制

杨 霞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吉林132013)

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现状分析

杨 霞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吉林132013)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上佳的教育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而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却存在着种种弊端,不但不能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师情绪,挫伤工作热情,产生消极影响。文中从对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状出发,提出改进这一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发展;区分度;定量定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教师的发展、专业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那么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对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呢?为此,我们针对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时间:2011.12——2012.10

参与问卷调查人数:990人次

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全市大中小学及中职院校教师,其中一线教师占86.3%,30岁以下的教师占57.1%,30——45岁之间的教师占39%,这些教师大多为本科学历,初、中级职称。

一、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现状

目前,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建立一套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建立这个体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教师的工作做出一个公正、合理、全面的评价。而且近些年来,大家已经习惯把这个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将其与评优评先挂钩。这样看来,在这个评价体制下产生的评价结果已经与教师的个人利益、自身发展密切相关了,正因为评价的结果对于教师而言意义重大,因此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关注。

不仅如此,对于校方而言,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建设,而教师的工作态度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这个评价结果的影响,体制健全,运用得当,对教师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给教师的工作、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工作态度。可见,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不仅对教师个人而言意义重大,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首先调查了教师对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教师对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表示很满意的只有99人,占总比例的9.9%,而基本满意的有622人,占70.7%,此外还有169人,表示不满意,所占比重达17%。这个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既然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如此重要,那么这个体制就必须是一套健全、完善的体制,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工作做出相对公正、全面的评价,其结果才能够令教师信服。然而这样的要求对于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来说却还不能够做到,评价体制本身还存在许多有异议的地方。

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发现教师对现行评价体制中存在的争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分度形同虚设

有67%的教师表示,现行的教师评价体制当中没有年龄段的区分,43.1%的教师表示,评价体制当中的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区分,只是形式上的,实际上并没有区分,更有25.8%的教师则表示根本就没有这种区分。由此可见,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对于教师的区分度比较模糊,界限不清,缺少长、中、短期的发展性培养。

2.评价方法过于简单

现行评价体制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互动情况(50.2%)或学生的测评情况(47.7%)以及教师参加教学评比的获奖情况(47.4%)来进行完成的,也有教师表示,民主测评情况(29.3%)和学生的成绩(26.6%)同样影响教师专业化评价的结果。而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又会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占51.4%)和教师专业发展(47%)以及评优评先(34.3%)的主要指标,这样看来,教师专业化的评价结果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结果的好坏优劣与教师本人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利害关系。那么如此重要的评价结果却只是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而取得,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否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呢?我们在问卷中发现,教师普遍认为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只适合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参考,如果非要以此作为评价教师的指标,则有可能会挫伤很大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

3.自身发展关注度高

61.4%的教师认为现代社会教师有必要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同时希望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专门的评价机构,70%教师认为有区分度,有阶段性和发展性,有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将有助于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教师专业化获得发展。可以看出,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机会,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自身,最终实现从一名年轻教师到一名教育家的转变。

总体来说,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作用主要是根据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判断其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从而作为对其进行奖惩、晋升职称以及是否聘任的主要依据。由于评价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自身利益,因此,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会在心理上抵制这种评价的进行,甚至在教师内部容易产生强烈的矛盾,产生不良情绪,这样一来,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评价的结果不但不能公正、全面地考查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反而有时还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发挥其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了。可以说,通过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结果,其消极影响是远远大于积极作用的,而这又与我们建立教师评价体制的初衷背道而驰。

另外,现行的教师评价体制只注重形式化或过于追求量化,用看似公平,实则僵硬的尺度来评价个性不同的教师,教师作为评价客体,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为这种尺度所羁绊,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采,当然也就缺乏了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激励、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可以说,现行的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是不完善的,它缺少了评价各要素的区分度,没能考虑到教师的差异,其评价结果也就不利于教师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教育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提升。

二、对现行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于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重要意义,我们已经无需再谈,那么鉴于目前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的现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呢?基于问卷的结果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定量、定性相结合,评价才能更合理

现行教师评价体制当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定量的方法,然而一个冰冷的数字并不能充分反映一个教师的实际情况,许多评价内容并不能通过数量关系予以清晰的展示,单一地使用定量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在问卷中,就有74%的教师明确表示只从量上评价教师工作,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运用定量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采用定性方法,比如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等,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给教师一个切合实际的评价。对于教师而言,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和未来,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因此,年轻教师不能一味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自身全面发展上有所规划,比如教育理论的研究,教学基本功的强化,教学理念的提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督促自己进步,促进学校发展。因此我们说,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定量评价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但定性方面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什么样的教师评价体制能够更加符合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2.有区分、有发展,评价才能更实际

正如人的一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样,教师的职业生涯也应该是一个逐步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一名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为人师,再到有经验的教师,最后成长为一名教育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既然教师的成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作为评价教师的评价体制当然也应该体现出这种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与发展。

因此,在教师评价体制中,我们应当注重区分性和发展性评价指标的运用。具体说来,所谓区分性指标是指要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甚至不同学科的教师区别对待,其评价的具体指标或标准应该有所区别,比如教龄在5年以下、教龄在5——10年之间以及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内容上就要有所差异,区别对待。只有这样,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才能有一个缓冲的机会,能够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和体验,才能在教学生涯的各个阶段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从而避免产生不知所措的虚无情绪。

发展性指标是指将教师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通过激励教师实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最终实现自身的整体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我们之所以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其结果并不只是判断一位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而更重要的意义是指明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评价体制当中,就应该确立发展性的评价指标,将教师的现状与以往状况相比较,教师自身通过纵向的比较,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从而给予自己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和别人的比较,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确立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周而复始,几年下来,教师就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与自我提升中成熟起来,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尊重个性和差异,评价才能更公正

不可否认,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即使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每位教师总是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每一位教师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也就各不相同,我们很难说出孰优孰劣,只能是各有千秋罢了,因为每一节课都是教师教学魅力的体现,而这种魅力就来源于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因此,我们所说的健全的评价体制,应该是一种多元性的评价体制,要注重评价教师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根据教师不同的思想、文化、身心发展的基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因材施评,因异施评,避免因为体制的限制而破坏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师的差异性和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的差异上,还体现在不同的教师在个人的发展目标上、发展的动力上以及个体的智能结构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评价体制当中,在教师个人具体的培养计划以及个人成长目标的制定上,我们也要尊重教师个体的这种差异性,毕竟体制是要为人服务的,只有适合教师自己的,才能是教师乐于接受的。事实上,近些年来,教育理论界也是越来越关注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并逐渐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资源来加以利用,这使得教育朝着更加个性化、更加重视人的差异潜能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只有在评价中兼顾了教师的差异问题,才能不抹煞教师的独特性,不破坏其创造性,不损害其积极性,才能起到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发展的作用。

[1]吴天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王俭.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自我评价[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

[3]陈啸.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6).

[4]黄尧.高校教师评价管理机制创新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责任编辑:颐心)

G651

A

1008—7974(2013)04—0128—03

2013—04—01

杨霞(1979-)女,吉林省通化市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教师。

猜你喜欢
现行专业化体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抓现行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被抓了现行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