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体系的构建

2013-02-15 15:49周向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开题结题研究性

周向东

(通化市教育学院,吉林通化134001)

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体系的构建

周向东

(通化市教育学院,吉林通化134001)

比较高中阶段,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困境。构建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系对于研究性学习在初中阶段的实施成效具有促进意义。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目标应当诉诸于体验、态度和能力的养成;实施方式应当以活动设计为主、课题研究为辅;实施过程围绕选题、开题、证题和结题四大环节展开;实施评估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研究性学习;体验;活动设计;监管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中学必修课,严格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文件实施与执行。从2002年秋季开始,新课程在原有43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基础上,开始在5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试验。10年过去了,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共召开了十次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探索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看来,论述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文章较多,而关于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较少,初中研究性学习在各地开展并不均衡,实施起来还存在许多问题,还处在探索阶段。总之,初中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在认识层面、组织制度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特别是实践层面问题较多。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非学科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专职教师、没有操作的标准模式,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鉴于此,我们以为,建构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系对于研究性学习在初中阶段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目标诉诸于体验、态度和能力的养成

研究性学习不论是在高中开设,还是在初中开展,其目标、价值追求和所渗透的新的教育理念都相同。研究性学习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性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考虑学生与高中阶段学习的衔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逐步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学生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展开目标的定位。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其具体实施目标应当强调三大方面,即体验目标,包括参与与探究的活动体验,也包括合作与分享的人际体验;能力目标,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态度目标,包括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养成等。

二、实施方式以活动设计为主、课题研究为辅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而考虑到初中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认为活动设计应当是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实施方式,课题研究则是辅助性的实施方式。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它以解决某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的设计主题包括社会类,科技类和艺术类三大方面。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以课题研究的学习和以项目(活动)设计的学习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线,经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相辅相成,具有相同的理念、方向,都是一种积极的教学策略、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包括学会与人合作、自主决策、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等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三、实施过程围绕选题、开题、证题和结题四大环节展开

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围绕四大环节展开,及选题环节、开题环节、证题环节和结题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针对性的侧重点,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

(一)充分作好选题准备

首先,参与活动设计或课题研究的学生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特别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的价值。

其次,合理借鉴国内外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有经验。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选题的时候既要了解国内外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的成功例子,同时又要听取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介绍他们各自的成功的经验,确立研究课题。

最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提升选题的有效性。学校将课题清单公布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所选的课题,不受学科限制,可以是运用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几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教师可以作为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协作者,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共同确定研究主题。

(二)严格组织开题工作

研究课题确立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或开题报告。研究计划(方案)或开题报告大致包括:课题名称、相关课程、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研究拟创新之处、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成果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等。选定课题、拟定研究计划(方案)后,需要把课题组选定的课题以及课题计划(此处称为开题报告)拿出来和其他课题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接受其他课题组的同学、老师以及专家的质疑、评议和评审,采纳在评审、评议中得到的合理化建议,修正并进一步完善课题计划,提高可行性,这时就要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会由各研究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指导教师(组)和全班(年级)同学汇报。

(三)严谨论证所选题目的合理性

研究计划(方案)在开题报告会中获准通过后,即可按计划利用每周弹性课时时间和其他课外时间分头进行研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要运用基本的活动方法开展开放性的活动,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要经常讨论交流。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生成与本课题有关的新问题,或与原来设想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需要重新修订研究方案,使之更加完善。研究性学习强调活动过程,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问题。整个研性学习证题阶段中要做的几项工作是:1.对当前该课题研究前沿的了解。2.准备研究材料。3.准备好研究中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药品、表册等材料,以供实验、观察、调查中使用。采集、处理、分析资料。收集本课题所需要的和与本实验有关的资料,供实验、观察、调查中使用。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一是通过出版物(包括印刷品、影视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等)获得,包括该课题科技情报资料检索等;二是通过调查访问获得。4.进行观察、调查、实验,获取资料和数据。5.中期小结。课题实施一段时间后,各课题组要对研究工作进行小结,上交中期总结报告表(参考用表),并在班级或年级进行初步交流,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调整课题计划,改进研究方法。

(四)系统展开结题环节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环节主要涉及到结题报告的完成、研究成果的展示、学生的自我反思几方面。

1.结题报告的完成。各研究小组在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之后,在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前者详细叙述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后者则着重描述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研究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包含有:课题题目、研究报告摘要、正文(引言和论点的说明和总结)、参考资料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课题组所取得的成果要在班级或年级进行展示,成果表达的方式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的要求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与做好实物作品(包括模型、图片、照片、音像成品、多媒体软件等实物)等之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做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对于较优秀的研究成果(作品、论文),提交学校,学校根据情况,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评估、鉴定,并给与一定奖励。学校还将优秀的研究成果送交有关部门,参加评比,或交有关报刊,予以正式公开发表。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为有应用价值的成果,可依国家规定申报专利。

3.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我反思评价是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及完成后对自己的表现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这是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在交流展示后,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反思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的体验、感受、收获、教训及对下次研究工作中的自我要求或还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巩固研究学习的成果,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

四、实施评估应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初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是直接影响其实施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以为,研究性学习评价应当既包括对其基本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性评估,也包括针对某一类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反馈性评估。前者可以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即随时评估,随时整改,随时完善。后者主要依据终结性评估方式,即通过成果汇报和结题报告来做出适当评价。对于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的评估模式,我们认为首立良好的课程管理运行机制是首要任务。即学校教务处管理。学校要完成每年国家规定的课时,成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组。指导教师把自己胜任指导的课题、项目报到学校教务处,教务处统一将课题、项目公布给学生,学生兴趣研究小组自主选择课题、项目研究和课内外指导教师。学生的优秀课题研究、项目(活动)设计成果参加学校和上一级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学校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研究性学习督导评估体系,对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做好评估,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活动,教研科研要做好教师培训、教研指导工作,学校加强对教师校本培训同时对学生进行培训。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情况接受每年上一级督导评估检查,从而推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落实,保证完成课时计划,达到常态化的实施。

[1]顾明远.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元祥,吴伦敦.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综合实践活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仕泽,荣俊利.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导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颐心)

G652

A

1008—7974(2013)04—0133—03

2012—11—05

周向东(1956-)吉林通化人,通化市教育学院一级教师。

该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初中生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410。

猜你喜欢
开题结题研究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经验研究” 开题论证会举行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