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与扶正法治疗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2013-03-06 03:21邢向荣殷东风邢玉庆潘玉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止痛药理气扶正

邢向荣 殷东风 高 宏 邢玉庆 潘玉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沈阳110032)

理气与扶正法治疗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邢向荣 殷东风 高 宏 邢玉庆 潘玉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沈阳110032)

目的 对比研究中医 “理气”法与 “扶正”法对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合并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对比两组方法的疼痛缓解程度、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应用中药及“三阶梯原则”止痛药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癌性疼痛缓解及患者一般状态评分方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均起到缓解作用,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②在伴随症状的改善方面,两组均能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各有侧重。理气抗癌组对身心症状改善明显 (P<0.05),扶正抗癌组对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明显 (P<0.05)。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汤药均佐加有止痛作用的中药,理气消积方以佐加制胆南星(占63.33%)为主,益气消积方以佐加四逆散(占66.67%)和元胡(占58.33%)为主;理气抗癌组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略少于扶正抗癌组。结论 “理气”法较 “扶正”法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效果显著,弱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也有一定扶助正气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理气;扶正;癌症疼痛;弱阿片类止痛药

癌症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由癌症本身或与癌症相关的因素所导致的疼痛。它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令人恐惧。[1]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是一个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并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致使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姑息治疗广泛被患者及家属认可,选择应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止痛的患者越来越多。我科应用中医 “理气”法治疗恶性肿瘤已经多年,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表明,在抗癌方面与 “扶正”法作用相似[2-6]。为了深入探讨 “理气”法在癌痛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理气消积方与益气消积方的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合并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有病理依据,男女不限;NRS疼痛评分≤6;所有患者均可以口服中药,随机入组,分为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任何原因导致的不能口服中药,试验期间服用阿片类止痛药者病例予以剔除。

共有60例患者入组,剔除入组后不能口服中药及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病例,共余54例,其中扶正抗癌组24例,理气抗癌组3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中药制备扶正抗癌组使用益气消积方(北沙参、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薏苡仁、半枝莲、莪术、白花蛇舌草、浙贝母、黄芪、半夏、陈皮、夏枯草、龟甲胶、阿胶等)加减,理气抗癌组使用理气消积方 (柴胡、黄芩、半夏、桂枝、太子参、龙骨、牡蛎、半枝莲、莪术、白花蛇舌草、山慈姑、薏苡仁、浙贝母等)加减,中药均由辽宁省中医院中药局提供,均在医院药局煎药。每付药常规煎出3袋,100ml/袋,1袋/次,日2次口服,共服用2周。

1.2.2“三阶梯原则”弱阿片类及辅助止痛药物主要有扑热息痛片、芬必得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片 (注射液)、曲马多缓释片、氨酚羟考酮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双膦酸盐 (帕米膦酸二钠、伊班膦酸、唑来膦酸),根据NRS疼痛评分选择合适的止痛药;若合并有骨转移,应用双膦酸盐。

1.3指标测定

1.3.1疼痛程度评分NCCN公布的癌症疼痛治疗指南中的数字评估法 (NRS),将疼痛程度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10段,0为无痛,1~3为轻度,4~6为中度,7~10为重度,10为能想象的最剧烈疼痛。

1.3.2中医症状变化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以《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评分标准为基本根据进行。

1.3.3患者一般状态评分(KPS评分)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态评分的变化。

1.3.4中药用药情况分析对益气消积方和理气消积方佐加有明确止痛作用中药品种及用量进行分析。

1.3.5“三阶梯原则”弱阿片类止痛药应用情况分析对 “三阶梯原则”弱阿片类止痛药的药物品种、用药例数进行分析。

1.4统计方法SPSS15.0统计学软件,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疗效评价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用NRS分级法评判,疼痛减轻程度及百分比=(A-B)/A×100%(A =用药前评分;B=用药后评分)。4度完全缓解:治疗后完全无痛(100%);3度明显缓解(减轻75%~99%);2度中度缓解(减轻50%~74%);1度轻度缓解(减轻25%~49%);0度未缓解(减轻<24%)。

2.2临床疗效

2.2.1疼痛缓解程度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下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NRS分级法)变化及有效率方面进行分析,见表2、表3。

表2 疼痛治疗前后评分

由表2可见,治疗前后扶正抗癌组与理气抗癌组疼痛评分上分别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扶正抗癌组与理气抗癌组疼痛评分上,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疼痛缓解程度 (n,%)

由表3可见,扶正抗癌组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67%;理气抗癌组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2伴随症状疗效评价

2.2.2.1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形体消瘦、乏力、口苦、口中粘腻、口干不欲饮、嗳气、反酸、呕吐、脘腹痞满、胃胀或胁胀、肠鸣、便秘、腹胀、腹泻、纳差,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消化系统症状评分

由表4可见,扶正抗癌组与理气抗癌组在消化系统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变化上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相比也有显著差异 (P<0.05)。

2.2.2.2身心症状疗效评价身心症状包括:失眠、少寐多梦、精神忧郁、五心烦热、心悸、神疲懒言,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身心症状评分

由表5可见,扶正抗癌组与理气抗癌组在身心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变化上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身心症状评分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

2.2.3 KPS评分KPS评分为肿瘤患者一般状态评分,分数越高,一般状态越好,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KPS评分

2.2.4应用药物情况根据患者入组时NRS疼痛评分情况,选择单用中药汤剂或合用“三阶梯原则”弱阿片类止痛药,两组应用中药汤剂及 “三阶梯原则”弱阿片类止痛药情况如下。

2.2.4.1应用中药汤剂情况中药中有明显止痛作用的有制胆南星、元胡、郁金、姜黄、四逆散 (白芍、柴胡、炙甘草、枳实)等,两组中均佐加上述中药的一种或几种,用量根据疼痛程度各有不同,两组加用上述中药情况见表7。

表7 应用止痛中药情况 (n)

由表7可见,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均应用了制胆南星、元胡、郁金、姜黄、四逆散,但应用例数各有不同。扶正抗癌组四逆散16例(占66.67%)、元胡14例(占58.33%)、制胆南星8例(占33.33%)、郁金4例(占16.67%)、姜黄2例(占8.33%);理气抗癌组制胆南星19例(占63.33%)、元胡6例(占20%)、四逆散5例(占16.67%)、姜黄3例(占10%)、郁金2例(占6.67%)。

2.2.4.2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NRS疼痛评分持续或间断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合并有骨转移者应用双膦酸盐,两组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情况见表8。

表8 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情况 (n)

由表8可见,扶正抗癌组氨酚羟考酮片5例 (占20.83%)、强痛定针剂3例(占12.5%)、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例(占8.33%)、可待因片1例(占4.17%)、双膦酸盐1例(占4.17%);理气抗癌组氨酚羟考酮片5例(占16.67%)、强痛定针剂5例(占16.67%)、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例(占6.67%)、强痛定片剂1例(占3.33%)。

3 讨论

引起癌痛的原因很多,其基本病机不外乎 “不通则痛”和 “不荣则痛”两种。实证者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致疼痛,常由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引起。虚证者气血阴阳虚损,功能失调,以致脏腑经脉失荣,而发生疼痛。[7]在对癌痛的认识上,许多学者都倾向于邪毒内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经脉壅阻,不通则痛,多认为与寒、热、湿、痰、气滞、血瘀有关,并以虚中夹实为主。[8]因此,治法上应从扶助正气、调理气机两方面入手。

癌痛患者临床上除疼痛症状外,常伴随有消化系统(如腹胀、乏力、便秘等)和身心症状 (如失眠、精神忧郁、五心烦热等),多表现为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基本形式的异常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由此可见,气机的异常对肿瘤患者的症状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殷东风教授在潜心研究 《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 “调理气机”法为核心治疗恶性肿瘤。多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理气机”法对胃癌、乳腺癌及晚期肿瘤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 “理气”法与 “扶正”法治疗轻中度癌痛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在癌性疼痛缓解及患者一般状态评分方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均起到缓解作用,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伴随症状的改善方面,两组均能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各有侧重。理气抗癌组对身心症状改善明显(P<0.05),扶正抗癌组对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明显(P<0.05)。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汤药均佐加有止痛作用的中药,理气消积方以佐加制胆南星(占63.33%)为主,益气消积方以佐加四逆散(占66.67%)和元胡(占58.33%)为主。并且理气抗癌组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略少于扶正抗癌组。

因此,“理气”法与 “扶正”法均能治疗轻中度癌痛和缓解临床症状。但是 “扶正”法下需佐加四逆散和元胡等具有理气疏肝之功效的中药,止痛效果明显,而 “理气”法本身就以理气疏肝为主。本研究表明,“理气”法以配伍合理、功效全面、药味精炼为著,略优于 “扶正”法。

4 小结

中医 “调理气机”法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轻中度癌性疼痛效果显著,弱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也有一定扶助正气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1]殷东风,张宁苏.实用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

[2]白淑红,殷东风.乳岩宁血清联合阿霉素干预乳腺癌HER-2癌基因的实验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7):491-493,496.

[3]周立江,殷东风.肺积宁方对C_(57)小鼠肺癌VEGF蛋白表达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6):1042-1045.

[4]邢向荣,殷东风.运用柴胡剂从肝论治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58-59.

[5]朱颖,殷东风.运用调理脾胃中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85-687.

[6]王歌,殷东风,高宏.殷东风运用中药饮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11:16.

[7]钟毅,周红,张卫萍,等.中医辨证论治癌痛54例[J].安徽中医临床实用杂志,2001,12:61.

[8]赵永杰,金昌凤.癌痛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0,1:3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05

:1672-2779(2013)-04-0010-03

王志华

2013-01-08)

猜你喜欢
止痛药理气扶正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止痛药使用六忌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